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的问题及措施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的问题及措施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376e8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d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所指观察记录,是运用描述性语言记录幼儿日常活动的行为发生过程并加以解读的一种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教育评价明确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评价必须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中采用自然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是评价的重要依据。不难发现,与过于强调量化的传统评价相比,更突出过程性、情景性评价。但基于笔者四年幼教实践经验及与一线教师接触发现:教师虽整日忙于写观察记录,其实质尚未有效发挥评价作用。对此,笔者产生研究观察记录的想法: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二、研究对象、方法 (一)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采取随机与目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山西省太原市分别选取四所幼儿园(公、私立各两所)。各园选取观察记录文本6本(每园小、中、大各2班)共24本。教师来自主、付班教师各1人。其中,所有文本内容统一要求于2011年第一学期。管理人员选自四所园的园长、教研主任各1人。 (二)研究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针对24本记录文本的观察时间、目的、地

点、对象、过程、分析、措施、效果分析8部分内容进行分析。 2. 访谈法。非结构性访谈,主要了解教师观察记录能力、管理者对观察记录的态度。

三、观察记录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观察记录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所指观察记录文本,是把所观察到的现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分析的书面资料。包括:观察时间、目的、地点、对象、过程、观察分析、措施、效果分析八部分。 1. 效果分析缺乏有效性。观察记录文本最后一项效果分析有别于观察分析,观察分析是针对记录内容作出的解释以便进一步提出改进教学或提高幼儿发展能力的措施。效果分析,主要诊断措施的落实情况,即针对记录文本中幼儿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措施后做的后续分析。24个文本有1位教师没写效果分析,23位教师所写内容过于简单、空洞、套话。

【案例1】“措施得当,效果明显”、“教育需不断深化,效果会更佳”、“今日略有进步,仍需继续努力”。 这样的效果分析过于形式化,缺乏实际意义。效果分析是针对采取教育措施后,揭示幼儿有无改进?有哪方面的变化?有无变化的原因?从而为后续教育提供改进建议。因此,教师需重新解读效果分析的实质。

2. 缺少后续观察设计。观察法强调,关注个体行为和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有目的地对现实生活中自然发生的事件进行

长期研究,把儿童作为一个真正的个体进行评估。[2]可见,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发展是连续的过程,观察不是一次完成的,需不断进行以便全面了解。但是,笔者在访谈中得知,“效果分析”结束后,本次观察记录也将终止,不再对幼儿行为做后续观察。 观察中发现的问题继续深入了解不仅使幼儿的学习、活动过程清晰地再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打破教师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不同幼儿的言行,避免因缺乏后续观察而导致对幼儿观察出现断层,不全面、教育实施不到位现象。蔡昱晓在《做好观察的几点思考》里提到,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缺乏递进性。这一观点与笔者接触幼儿教师发现的问题相吻合。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后续观察设计,以提高观察的连续性。 (二)幼儿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1. 记录解释缺乏教师间的交流。伽达默尔指出,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立存在视域的融合过程。视域融合意味着解释者与他人的视域相交融,在对话中超越自己有限的视界,而使对话双方在融合中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因而,意义被拓展、丰富。[3]然而,现实中,观察记录属于个人行为,记录解释缺乏多元主体交流。

【案例2】观察过程:小朋友上课都在认真听,只见多多伸了个懒腰,发出一阵怪叫,扰乱上课秩序。下课了,小朋友告他的状,他总是一脸不在乎,“不就是推了他一下嘛,怎么了?”老师鼓励他把字写好就可以得小红花,可他却说“无所谓”。

观察分析:多多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很调皮,所以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他不管干什么事,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于老师的教育常反问,摆出不服气的样子。

观察分析中,该教师给多多戴了一个“活泼好动,很调皮”的“帽子”。多多出现这一行为受多方因素影响――教学方法、活动内容的适宜性等。该教师仅从自己组织的活动分析多多的行为,做出主观、经验性的推断,尚未与其他教师交流确定该幼儿是否在其他活动也表现出类似现象,最后找出其存在的原因。 2. 教师缺乏与家长的沟通。(1)观察内容来源,忽视与家长交流获取信息。

【案例3】家长反映孩子在家特别活泼,而教师反映孩子在园不爱说话、害羞等现象。

现实中教师观察内容来源于幼儿一日活动的显著行为,教学方法,内容的使用效果等。家长的信息提供只是听听而已,尚未有效落实。这样导致家园双方对于孩子行为、心理的了解被局限于某一特定环境。如果把这种不一致性的信息,作为观察内容的重要来源,教师有目的地捕捉活动场景对其观察,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学策略,而且能提出家园合作的具体建议。

(2)“分析内容”缺乏家庭因素的考虑。24个文本共313篇,只有27篇涉及家庭因素,其余都是立足于教学的角度分析。 (三)幼儿园管理者对观察记录缺乏足够重视

管理的核心在于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工作,而幼儿园管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