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中小组评价建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生本教育中小组评价建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58d1532af90242a895e5d0

生本教育中小组评价建设“三部曲”

绥德县第二小学 崔 欢

“生本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的价值观,从学生这一生命实体的基本意义出发,高度尊重学生,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培养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最贴近“生本教育”的科目之一。而课堂中的评价带动是必不可少的。我校的“小组捆绑式评价”是把学生个体同小组捆绑为一体,将学生个人表现按小组进行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开发学生的合作潜能有着积极的作用。我结合理论思考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生本教育理念与小组捆绑式评价相结合的三大策略。

一、做好组建工作

(一)生本教育中合理分组是评价的前提。在分组时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之后再构建小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做到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分好以后,教师可按不同标准加以适当调配:如性别、性格、特长等等。

(二)“敬业”是小组长最基本的素质。小组长必须 “敬业”,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真正成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前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客观对待每

一位同学。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必须告诉小组长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组内的同学,不能只看别人短处,而要更多的看别人的长处,要学会“用己之长补他人之短”。除此之外,还要对小组长坚持进行培训, 努力形成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小组和班级氛围,这样的生本课堂必然会出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可喜局面。

二、做细评价细则

小组建立起来后就需要有科学的评价制度,紧紧围绕课堂表现、学习成绩、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分项逐条赋予一定的分值,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细则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集体完成,细则完善后,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在教室张榜公布,使小组捆绑评价有据可依,并且在实际运用中不断修改完善,导向鲜明、易于操作。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状态评价。这一评价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评价,由各任课教师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参照评分细则对各小组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在老师充分肯定后,课后让科代表填在评价表上,以减少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

(二)学习情况评价。我坚持通过班级各类学习竞赛、阶段性学习成果抽查,结合学校“红旗小组”评选活动等,将小组各成员的成绩进行累加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给成绩最优小组进行加分、积星;对成绩较好的小组赋予不同的分值,让激励面多一点。

(二)日常管理评价。是对课堂以外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等进行评价,主要由各方面负责人完成。具体做法是以《小组捆绑评价细则》为依据,就卫生情况、劳动表现、户外活动、体育锻炼,以个体的表现给小组加减分,让孩子们体会到什么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树立“组兴我荣”的团队意识。 三、做实过程评价。

为了把小组捆绑式评价做实做细,我坚持进行“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首先由班级记分员在记事本上负责“日日评”,将班级成员表现情况记录下来,给予他所在的小组赋分或惩罚性减分。班主任每周主持“周周评”工作,每周五开班会之前由班长进行汇总,最后由班主任根据成绩评选出本周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评选出“学习星”、“纪律星”、“卫生星”等,并让优秀小组长谈经验供大家学习借鉴。此外,配合学校德育处做好“月月评”工作,每月在每班评选出一个“最佳合作小组”。

总之,课堂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性,就能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生本教育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目标。“小组捆绑式评价”是一种有效而可操作的新型评价方式。孩子们对评价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不断增强,班级学习气氛也越来越热烈,而且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高德育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不断创新评价方式,生本课堂便会呈现出一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