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物理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物理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5c70c8f8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5

D.把垫着的小石头移近大石头,且用力的方向仍为竖直向下,即F1所示方向

【分析】使用杠杆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动=GL阻可得:F=,由此可知,

阻力相同,阻力臂越短、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找出什么情况下动力臂最长、阻力臂最短,即最有效的方法。

【解答】解:如图,用硬棒撬大石头,把垫着的小石头移近大石头,这时阻力臂最短; 沿F2的方向施加动力,动力臂为OA;沿F1的方向施加动力,动力臂为OB.由图可知沿F2的方向施加动力,动力臂最长。 ∵FL动=GL阻,

∴F=,

又∵撬同一块石头,阻力不变,

∴把垫着的小石头移近大石头(阻力臂最短),且用力的方向改为F2所示的方向(动力臂最长)时最省力、最有效。 故选:A。

【点评】画出杠杆示意图,分析出何时动力臂最长、何时阻力臂最短是本题的关键。 15.(2分)把质量为150克的物体,轻轻放进足够大的盛满水的容器中,后溢出70克水,则物体在水中将( ) A.漂浮

B.悬浮

C.沉在底部

D.无法判断

【分析】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和溢出水的质量(排开水的质量),根据重力公式G=mg得出小球重G球和排开水重G排的关系,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从而得出F浮与G

的关系,再判断物体的浮沉。

【解答】解:∵m球=150g,m排=m溢=70g, ∴m球>m排, ∵G=mg, ∴G球>G排, 又∵F浮=G排, ∴F浮<G球, ∴物体在水中下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关键看学生能否灵活利用浮力的计算公式,比较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16.(2分)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浮力的变化得出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深度的变化。浸没前,物体浸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没深度无关。

【解答】解: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浸入水中越深,它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浸没后,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先变小后不变。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也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17.(2分)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与铁块浸没于同一液体中,所受浮力最大的是( ) A.木块

B.铝块

C.铁块

D.一样大

【分析】已知体积相同,又都浸没在同一液体中,所以浮力相同。 【解答】解:由F浮=ρgV知,液体密度相同,体积相同,所以浮力相同。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浮力大小的计算,以及影响浮力的因素。

18.(2分)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其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浮力先不变,后变小且始终大于重力,直到最后静止时,浮力等于重力 D.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分析】根据公式F=ρgV排可知,当液体的密度不变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放手后乒乓球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判断整个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变化;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当乒乓球漂浮于水面时,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所以乒乓球静止以前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解答】解:根据F=ρgV排可知:

乒乓球开始上升到露出水面的过程中,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受到的浮力就不变;

乒乓球开始露出水面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减小。 当小球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小球的重力和受到浮力相等, 所以乒乓球静止以前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和利用浮力公式的灵活应用;能分析出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2分)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静止于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大小的情况是( )

A.甲最小

B.乙最小

C.丙最小

D.一样大

【分析】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球,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即可判断浮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而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甲=F乙=G.因为丙球下沉,所以F丙<G,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小的是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