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回眸党的光辉历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共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回眸党的光辉历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9c90543c1ec5da50e2709c

一代天骄, 艰苦卓绝, 开疆引路。 看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回眸党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光明前景 这是一段段血火交织的岁月;这是一场场风雨砥砺的记忆。

从上海石库门和南湖“红船”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遍及南昌、武汉、瑞金、延安、西柏坡??从这里出发,共产党引领共和国走过整整一甲子。 88年过去,南湖烟雨依旧。在五星红旗的辉映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亘古未有的巨变,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之路上阔步迈进。 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验证了一个光辉的结论--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创造了中国的新生 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展现出光明璀璨的前景

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规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回眸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政权的三大历史性步伐

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独立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诞生。

“虽然这个共和国只存在了短短几年,但我们都相信,人民的政权是不会垮的。”今年96岁的老红军王定国说。

王定国的丈夫是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的谢觉哉。她回忆,即使是艰苦的长征中,年过五旬的谢觉哉也始终把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印章挂在脖子上。“他说,这是人民的‘印把子’,将来一定还会有用。”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65岁的谢觉哉担任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内务部长,和他那批从赣南闽西、从长征路上、从全国各个战场上征战而来的战友一起,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回眸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的艰辛历程,我们会记住三个地方:瑞金、延安、西柏坡。 瑞金:伟大的预演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三次“围剿”的炮声中宣告诞生。

这是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红色政权。

这是年仅10岁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国家政权的首次尝试——在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在创建独立武装4年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首次以行动向世界宣示:他们要建立一个属于人民的崭新政权。

“晚上,附近的人们都来了,大家纷纷走上街头,提灯游行,庆祝新生活的开始。”97岁的瑞金籍老红军刘家祁至今记得那一天的盛况。

重返革命圣地:上海井冈山延安西柏坡...

上海、井冈山、延安、西柏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之际,在新中国迎来60华诞前夕,在中国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的时刻,记者重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革命圣地,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执著的精神追求,它好比一面面越磨越亮的宝镜,屡经考验,历久弥新。

中国共产党以崭新形象展现在国际社会上

30年前,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一往无前地引领着中华民族踏上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也因之焕然一新。

进入新时期,我们党果断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工作重心的转移和自身定位的调整,深刻地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

正如英国主流媒体认为,在1978年以前,国际社会常常视中国共产党为强调“阶级斗争”重于国计民生的革命党,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哲学理解为“意识形态挂帅”。如今,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马来西亚媒体指出,中共在改革开放中将治国理政上升为党的战略,正在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在回顾中共领导改革开放30年历程时,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埃及民族民主党这两个长期执政的老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中共是一个以治国理政为首要目标的执政党,并不断地通过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促进国家的发展。

资料图片: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在美国期间,邓小平同卡特总统等美国领导人就

发展中美双边关系等问题举行了一系列会谈。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文化协定等一系列文件。这次访问对发展中美友好关系以及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是1979年2月2日,邓小平在休斯敦观看马术竞技表演时挥动牛仔帽,向观众致意。 新华社发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多元化深入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国力较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发展问题成为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当务之急。大多数政党都在根据时代潮流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以理性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0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9.75%,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个“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执政党形象,日益清晰而具体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

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593.1万名,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7倍;党的基层组织371.8万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倍。

各项数据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逐步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从党员的性别、民族和学历来看:全国现有女党员1596.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1.0%,而1949年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仅为11.9%;少数民族党员494.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5%,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比例为2.5%;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583.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4%,1949年时这一比例仅为0.3%。这些数据充分说明,60年来,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队伍自身的结构在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

从基层党组织的数据看:全国现有基层党委17.9万个,总支部22.9万个,支部331.0万个。全国263.4万户企业中,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59.8万户,其中59.5万户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