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九2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九2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abe00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c2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

明清城墙、古泉州史迹、济南泉城等在内的多处申遗热点正在积极申报。有人说数量庞大的世界遗产表明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可以增强公民对国家认同感。有人说扎堆申遗表明国人看到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有人认为申遗不过是领导的政绩工程,申遗需要花费巨额资金,申遗后门票涨价更让人担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 A. 噱(xué) B 统筹(chóu)急功近利 C 印象

2、B.变化,为事物被另外的事物取代。此处应该为转换。转换,是指改变,改换;从一种能量形式变成另一种能量形式。

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模拟试题)A.甲 第一个句号改问号。在我看来表示自问自答

4、D (A.“分享”的“空间”与“房屋和场地的出租”搭配不当。

B.成分残缺。“等”后面加“模式”.C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将“植入的”“改为“植入了”或去掉“这样”。)

5、奖杯的外形看起来是由多个爱心组成的一棵人形爱心树,奖杯上有无数大小不等的颗粒,它们体现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理念。用小爱汇聚大温暖。

6.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母校之荣,不在广告之荣,而在校友之荣。短片再好, 一中终究不是北大。希望不要纠结于短片,而应以校友之努力成就自己而为母校加持,至少不要让母校杰出校友的名单显得那么单薄。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给3分;能运用修辞方法,给1分;语言流畅有文采,给2分。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7.B B项不能成为“节俭是美德,但它是安身立命的一种辅助性美德,并不是基础性美德”的直接理由,因为原文中的意思是节俭脱胎于审慎和节制这两个品质母体。“只不过节俭的对象总是金钱和物质享受,其伦理意味和价值分量到底与精神上的自律还是有所不同”。 8.A A项的意思不完整,断章取义。原文中是说:“节俭作为一种美德是辅助性的、相对的,恣意挥霍是错误,克己过度也不好;空有节俭,全无其他品德修养,它也就失去了价值。” 9.俭而有度,合理消费。(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10.①比喻,把老八杂比成一截糜烂的盲肠,既突出了它的重要性,又突出了它的问题。(2分)②动作(细节)描写——穿、打、带着——表现老八杂人们虽然辛劳但很快乐的状态。(2分)

11.语言质朴直白,口语话(1分);表现出老八杂百姓对棚户区改造的不认可及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2分);为下文老八杂人们寻求丢丢帮助做铺垫,引出丢丢的出场(1分)。 12.①交代了老八杂的来历、位置和特点。②为下文故事设定了环境背景。③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每点2分)

13.①中国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②城市化的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利益的矛盾。

③城市棚户区改造困难重重,开发商过分逐利。(每点2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4.C(法:效法。)

15.B(B.均为连词,表目的。A.介词,表被动,被;介词,到。C.副词,表祈使;副词,表猜测。D.代词,代指“拘世以议”;介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6.A(杜挚反对变法,秦孝公采纳的是商鞅的建议。)

17.(1)(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百姓的方法。

【评分标准】关键词“虑”(分析)、“讨”(探讨)、“使民”(统治百姓)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受法度的约束;贤能的人变革礼制,而没有才能的人受礼制的束缚。

【评分标准】关键词“制”(受约束)、“更”(变革)、“不肖”(没有才能)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

18.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

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3分。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附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一】

秦孝公同大臣评议谋划治国之策,商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侧。(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百姓的方法。

秦孝公说:“继承君位不忘国家社稷,这是国君应当奉行的原则;实施法令制度必须显示出国君的权威,这是做臣子的行动原则。现在我想要通过变法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来教化百姓,却又害怕天下的人非议我。”

商鞅说:“我听说:‘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成功,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国君应当尽快决定变法的策略,一定不要顾虑天下人怎么议论您。何况具有高于普通人行为的人,本来就会被世俗社会所非议;有独一无二见识思考的人,一定会遭到民众的诋毁。俗语说:‘愚笨的人在办成事情之后还不明白,有智慧的人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能先预测到。百姓,不可以同他们讨论开始时的决策,却能够同他们一起欢庆最终的成果。’郭偃的法度曾说:‘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世俗,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礼制,是为了方便办事的。因此圣明的人如果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去效法旧有的法度;如果能够使百姓得到益处,就不必去遵循旧的礼制。” 秦孝公说:“好!”

甘龙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圣明的人不去改变百姓的旧习俗来施行教化,有智慧的人不改变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顺应百姓旧有的习俗来实施教化的人,不用很辛苦就能成就功业;根据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的人,官吏熟悉礼法,百姓也安乐。现在如果改变法度,不遵循秦国旧有的法制,要更改礼制来教化百姓,臣担心天下人要非议国君了,希望国君认真考虑这件事。”

商鞅说:“您所说的这些话,是世俗言论。平庸的人满足于旧的习俗,读死书的人局限在他们听说过的事情上。这两种人,只能用来安置在官位上守法,却不能同他们在旧有法度之外讨论变革法制的事。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礼制不相同却都能称王于天下,春秋五霸各自的法制不同,却能先后称霸诸侯。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受法度的约束;贤能的人变革礼制,而没有才能的人受礼制的束缚。受礼制束缚的人,不能够同他商讨国家大事,被旧法限制的人,不能同他讨论变法。国君不要迟疑不定了。” 杜挚说:“臣听说:‘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改变法度;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更换使用工具。’臣听说:‘效法古代法制没有什么过错,遵循旧的礼制不会有偏差。’请国君仔细思考这件事。” 商鞅说:“以前的朝代政教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个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重复,应当遵循哪一种礼制呢?伏羲、神农施行教化但不施行责罚,黄帝、尧、舜虽然施行责罚但却不过分,等到了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

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礼制。礼制和法度都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法制、命令都要顺应当时的社会事宜,兵器、铠甲、器具、装备的制造都要方便使用。所以臣说:‘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式,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代。’商汤、周武王称王于天下,并不是因为他们遵循古代法度才兴盛;商朝和夏朝的灭亡,也不是因为他们更改旧的礼制才覆亡的。既然如此,违反古制的人,不一定就应当遭责难,遵循旧的礼制的人,不一定值得赞许。国君不要迟疑了。”

秦孝公说:“好。我听说“从偏僻小巷走出来的人爱少见多怪,学识浅陋的人喜欢与人争论’。愚昧的人所讥笑的事,正是聪明人所感到悲哀的事;狂妄的人高兴的事,正是贤能的人所沮丧的事。那些拘泥于世俗偏见的议论言辞,我不再因它们而犹疑了。”于是就颁布了《垦草令》。

【参考译文二】

我读(戴名世)先生的文章,看到它的意境像太空的浮云,变化无痕;又像乘风飘飞的仙人,没有谁可以窥视他的行踪。我私下里曾把他比作古人,认为庄周的文章、李白的诗歌和他的文章差不多相似。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以下19—20题。(共8分) 19. 【答案】

(1)上阕的景物描写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

(2)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有时甚至以议论代替抒情,行文中又略见跌宕起伏,便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解析】共4分,写出手法得一份,手法分析两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20. 【答案】

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二句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 【解析】共4分。每点2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21-22题。(共6分)

21.知其不可而为之

22.(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孔子:无论世道好与坏,都应积极入世,担负变革社会重任,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2分)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学业考复习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