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b762e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8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69.0分)

1. 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

C. 亚里士多德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伽利略得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 2.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B.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 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时就做曲线运动 D. 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以为零 3.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指的是瞬时速度 A. 京沪高速铁路实验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 ,

,指的是平均速度 B. 沪宁高速公路限速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 ,指的是平均速度

D. 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 4.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也为零 B. 物体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5. 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

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9.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一起运动,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重力、弹力、摩擦力 C. 重力、弹力、向心力 A.

B. 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 D. 重力、摩擦力、向心力

B.

C.

10. 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在t时刻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 )

D. mgt

11. 小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脸。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重锤的质量一定是越大越好 B. 必须用秒表测出重锤下落的时间

C. 把秒表测得的时间代入 ,计算重锤的速度 D. 释放纸带前,手捏住纸带上端并使纸带处于竖直

12. 如图所示,AO、BO、CO是完全相同的绳子,并将钢梁水平吊起,若钢梁足够重

时,绳子AO先断,则( ) A. B. C.

D. 不论 为何值,AO总是先断

13.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赤道和纬度为45°的地面上随地球一起绕地轴做匀

速圆周运动,则甲、乙在上述过程中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 )

A. 记录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B. 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 描下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D. 描下O点位置及细绳套的方向,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6.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BC段运动最快 B. 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 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 D. 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

102N/m。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7. 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K=4×

2

为m1=2Kg、m2=4Kg.取g=10m/s,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 ) A. 5cm、10cm B. 10cm、5cm C. 15cm、10cm D. 10cm、15cm

8.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直至落地。已知桌面离地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

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小球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分别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A. , B. ,

C. mgh,

D. mgh,

A. 线速度 B. 周期 C. 向心力

D. 向心加速度

14. 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匀速上浮。

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测得红蜡块实际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若红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速度为7cm/s,则玻璃管水平运动的速度约为( )

A. B. C. D.

15. 有两颗地球同步卫星,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B. 线速度大小可以不同 C. 均有可能通过南京上空 D. 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16. 如图所示是小华在电梯内站在台秤上的示意图。电梯静止时,小华观察到台秤指在45刻度

处,某时刻小华看到台秤指在55刻度处,则关于这一时刻电梯的运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梯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B. 电梯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C. 电梯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第1页,共11页

D. 电梯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17. 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

A. 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B. 因为B点没有电场线,所以电荷在B点不受到静电力作用

C. 在仅受电场力时,同一点电荷放在B的加速度比放在A点时加速度小 D. 正电荷放在A点由静止释放,电场线就是它的运动轨迹

18. 如图所示,一束带电粒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的上方,磁针的S极向纸内偏转,这一带电粒子束可能是( ) A. 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 B. 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 C. 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D. 无法确定

19.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如图所示,把电子射线管(阴极

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可以观察到电子束偏转的方向是( )

A. 在 内,合外力对帆船做了1000J的功

B. 在 内,合外力对帆船做了250J的负功 C. 在 内,合外力对帆船不做功

D. 在 内,合外力始终对帆船做正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4. 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是500m,它的频率是______Hz。

25. 某线圈共200匝,1s时磁通量为0.5Wb,1.2s时增加为0.6Wb,则这段时间内线圈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为______。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6.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

x2、(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且间距x1、

x3、x4、x5、x6已量出分别为3.09cm、3.43cm、3.77cm、4.10cm、4.44cm、4.77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______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______kg。

A. 向下 B. 向上 C. 向左 D. 向右

20.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通以恒定电流,有一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平面,

在下列情况中线圈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导线中电流强度变大 B. 线框向右平动 C. 线框向下平动

D. 线框以ad边为轴转动

21. 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起源于荷兰,古代的荷兰,地势很低,所以开凿

了很多运河,人们普遍使用小帆船运输或捕鱼,到了13世纪,威尼斯开始定期举行帆船运动比赛,当时比赛船只没有统一的规格和级别,1900年第2届奥运会将帆。船运动开始列为比赛项目;帆船前进时,船员感觉岸上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河水 B. 河岸 C. 帆船 D. 天空

22. 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起源于荷兰,古代的荷兰,地势很低,

所以开凿了很多运河,人们普迪使用小帆船运输或捕鱼,到了13世纪,威尼斯开始定期举行帆船运动比赛,当时比赛船只没有统一的规格和级别,1900年第2届奥运会将帆船运动开始列为比赛项目;帆船加速前进时,风对帆船的推动力与水对帆船的阻力的关系是( ) A. 一对平衡力 B.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风对帆船的推动力小于水对帆船的阻力

D. 风对帆船的推动力大于水对帆船的阻力 23. 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起源于荷兰,古代的荷兰,地势很低,

所以开凿了很多运河,人们普迪使用小帆船运输或捕鱼,到了13世纪,威尼斯开始定期举行帆船运动比赛,当时比赛船只没有统一的规格和级别,1900年第2届奥运会将帆船运动开始列为比赛项目;在某次帆船运动比赛中,质量为500kg的帆船,在风力和水的阻力共同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

27.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一个F=10N水平恒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F作用4s后撤除。

2

(取g=10m/s)求:

(1)物体运动前4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多大? (2)F的平均功率多大?

(3)F撤除后,物体还能滑行多远?

第2页,共11页

28. 如图所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

传送带AB长度足够长,传送皮带轮以大小为υ=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包货物以υ0=12m/s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可将货物视为质点。 (1)求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多大?

(2)经过多长时间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

2

=0.6,(3)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再次滑回A端共用了多少时间?(g=10m/s,已知sin37°

cos37°=0.8)

29. 如图所示,质量m=50kg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河岸上A点紧握一根长L=5.0m的不可伸长的轻

绳,轻绳另一端系在距离水面高H=10.0m的O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C点是位于O点正下方水面上的一点,距离C点x=4.8m处的D点有一只救生圈,O、A、C、D各点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若运动员抓紧绳端点,从台阶上A点沿垂直于轻绳斜向下以一定初速度v0跃出,当摆到O点正

=0.6,cos37°=0.8,g=10m/s2)求: 下方的B点时松开手,最终恰能落在救生圈内.(sin37°

(1)运动员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vB;

(2)运动员从台阶上A点跃出时的动能Ek;

(3)若初速度v0不一定,且使运动员最终仍能落在救生圈内,则救生圈离C点距离x将随运动员离开A点时初速度v0的变化而变化.试在下面坐标系中粗略作出x-v0的图象,并标出图线与x轴的交点.

第3页,共11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A、列车的最高时速指的是在安全情况下所达到的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故A正确; B、高速公路限速是限制的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故B错误;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与枪口这一位置点对应,因此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

D、根据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是10s可知,可求得其平均速度为10m/s,而其冲刺速度不一定为10m/s。故D错误。 故选:A。

明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解答本题关键。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对应,而瞬间速度和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对应,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把握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即可判断生活中所说的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同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4.【答案】D

【解析】

解: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 B、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故B正确;

C、亚里士多德指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牛顿得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答案】B

【解析】

解:A、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A错误。

B、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物体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所以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以B正确。

C、物体受到变力的作用,如果力的方向和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的仍是直线运动,只不过是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在变化,所以C错误。

D、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物体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合外力不可能为零,所以D错误。 故选:B。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

本题关键是对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掌握了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本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3.【答案】A

【解析】

解:A、物体的速度为零,但物体的加速度的变化率可以不为零,即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但与物体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C错误;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即物体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

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式,只要理解了加速度的概念就能顺利解决。 5.【答案】D

【解析】

第4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