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发学生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审计基础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发学生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c0053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f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 )。

A.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B.生产发展的需要 C.会计发展的需要 D.管理的现代化

3.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相同的地方,包括( )。

A.均为外部审计,独立性较强 B. 均需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C. 依靠收费维持生存 D. 按区域划分,承接业务

5.国家审计属于()。

A.任意审计 B.强制审计 C.专项审计 D.突击 7.逆查法应先从( )。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会计账簿 D.会计报表

9.( )是指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调查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A.函证 B.询问 C.分析程序 D.观察

11.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时,应同被审计单位签订()。

A.审计准则 B.审计业务约定书 C.审计通知书 D.审计报告

13. ( )对项目总体质量负责

A.项目负责人 B.主任会计师 C.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D.助理人员

15. 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对错误与舞弊的相关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未能查出重大错报是由于被审计单位舞弊造成的,则注册会计师对此不承担责任 B.注册会计师只要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与舞弊 C.及时防治和发现错误与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 D.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发现所审计会计报表中的所有错误和舞弊

17. 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业务时,不应考虑的内容是( )。

A. 评价客户的诚信情况 B. 评价是否具有执行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 C. 评价是否具有执行业务的必要时间和资源 D. 评价是否具能够遵守职业道德 E. 客户所在地政府机关的支持

19.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责任的陈述不恰当的是( )。 A.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以减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B.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C.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D.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21.甲公司将2009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08年度的财务报表,则其2009年度财务报表存在

错误的认定是( )。

A.存在 B.发生 C.计价 D.完整性

2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 )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A.真实性 B.合法性 C.彻底性 D.公正性 25.理解和应用“重要性”要站在()的视角去判断。

A.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B.财务报表使用者 C.注册会计师 D.被审计单位全体员工

27.在特定审计风险水平下,检查风险同重大错报风险之间的关系是()。

A.同向变动关系 B.反向变动关系 C.有时同向变动,有时反向变动 D.没有确切的关系

29.实物证据通常用来证明( )。

A.实物资产的所有权 B.实物资产的计价准确性 C.实物资产的存在 D.有关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31.审计人员通常对应收账款余额或银行存款余额进行测试时,最常用的程序是()。 A.检查文件或记录 B.函证 C.重新执行 D.观察

33.关于审计证据的论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据数量越多越好 B.证据要取证及时 C.证据要具有相关性 D.审计证据数量多少与证据证明力的强弱有关

35.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应该属于()。

A.委托单位 B.被审计单位 C.会计师事务所 D.编制工作底稿的审计人员

37.按照审计工作底稿相关准则的规定,对于审计档案,没有特殊情况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自( )起至少保存十年。

A.审计报告签发日 B.审计报告定稿日 C.财务报表公布日 D.后续审计中止日

39.下列各项中,( )的高低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呈反向变动关系。 A.总体规模 B. 可容忍误差 C. 预期总体误差 D.非抽样风险

41.注册会计师将统计抽样运用下列( )项目,属于变量抽样。 A.未经批准而赊销的金额 B. 赊销是否经过严格审批 C. 赊销但上是否均有主管人员的签字 D. 收款环节的职责分工是否合理

43.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认为必要,可以在()增加强调事项段,对重大事项加以说明。

A.引言段之后 B.意见段之前 C.意见段之后 D.审计报告附注中

45.注册会计师在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在( A)增加说明段,说明所持意见的理由。

A.意见段之前 B.意见段之后 C.引言段之前 D.引言段之后

47.某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

A.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B.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D.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2.审计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

A.独立性 B.合理性 C.权威性 D.客观性 E.合法性

4.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中最重要的是( )。 A.独立 B.保密 C.客观 D.公正

6.按审计内容分类,审计可分为( )。

A.财政财务审计 B.经济效益审计 C.经济责任审计 D.国家审计 E.内部审计

8.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审计可分为()。

A.民间审计 B.部分审计 C.报送审计 D.强制审计 E.就地审计

10.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与委托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首先应考虑()。 A.评价胜任能力 B.评价审计重要性

C.评价独立性 D.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治理层、管理层是否诚信 E.评价客观性 12. 会计师事务所的鉴证业务包括( )。

A.审计业务 B. 审阅业务 C. 验资 D. 审核业务

14.完整性认定主要与下列( )项目的低估有关。

A.应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应收利息 D.应收票据 E.应付票据 16.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

A.审计风险 B.独立性 C.重要性 D.绝对保证 E.客观性

18.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属于内部证据的有( )。

A.被审计单位提供的销售合同 B.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供应商开具的发票 C.被审计单位已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 D.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

20.下列有关审计可靠性的表述中,适当的有( )。

A.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证据更可靠 B.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C.获取的以文件、记录形式的证据比口头证据更可靠 D.从原件获取的证据比从复印件或传真获取的证据更可靠

22.下列审计工作底稿,属于支持审计报告的审计工作底稿有()。

A.审理意见书 B.审计差异调整表 C.试算平衡表 D.函证回函记录

24.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会降低审计效率的风险是( )。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 误拒风险 D.误受风险

26. 如果经过实质性程序后,注册会计师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不能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那么。注册会计师应发表( )。

A.无保留意见 B. 保留意见 C. 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三、判断题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是高度统一的,不存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因而不需要审计。( × )

2.国家审计属于外部审计。 ( √ )

3.检查记录或文件仅是对以纸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 × ) 4.通过询问可以从客户获得大量的证据,而且可以作为结论性证据。( × )

5. 审计失败是指在企业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发表了保留审计意见。( × )

6.甲公司于2009年12月31日向B公司发出商品100万元,2010年1月4日办妥托收手续,甲公司在发出商品时已确认收入。甲公司的做法违反了“完整性”认定。 ( × )

7.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同与交易相关的审计目标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总是应用于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后者总是应用于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如应付票据、盈余公积等。( × )

8.存在和完整性目标强调的是审计中关注的相反的两个方面:存在与潜在的金额高估有关,而完整性则与未记录的交易和金额低估有关。( √ )

9.实施对某公司2009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该以公司该年度的销售发票为起点,以检查是否存在高估主营业务收入。( × )

10.注册会计师若拟信赖内部控制,可以不进行实质性测试。(× )

11.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依照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错误或舞弊。(√ )

12.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识别和评估与财务无关的经营风险。( √ )

13.如果控制环境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在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时应当考虑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获取更具说服力的审计证据、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 )

14.审计重要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注册会计师不应当运用职业判断来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 × )

15. 为保证审计的连续性和审计结果的可比性,注册会计师在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次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应使用同样的重要性水平。( × )

16. 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要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实质性测试。( √ )

17.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审计人员所获取的每一个审计证据都要通过审计工作底稿加以记载,反之,每一张工作底稿都为证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提供了审计证据。( × )

18.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其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