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f2bf4caaea998fcc220e99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10)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样本

2.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

3.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 4.为了解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进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此处5000户是 样本5.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 产品等级 6.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工资收入 7.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8.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分层抽样 9.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10.某班级有100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消费水平,将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后,在前十名学生中随机抽出成绩为第3名的学生,后面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同学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系统抽样

11.在频数分布表中,某一小组中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称为频率

1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累积频率 13.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14.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15.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环形图 16.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 线图

17.当我们用图形描述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环形图

18.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

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39.19 19.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89

20.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为 3250元 21.为了解某行业12月份利润状况,随机抽取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65、23、54、45、39,那么这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45.2

22.某专业共8名同学,他们的统计课成绩分别为86、77、97、94、82、90、83、9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88

23.某班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5.5小时

1

24.对于左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6.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7.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但是标准差相等。那么 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小

28.已知某单位平均月收入为3500元,离散系数为0.2,那么他们月收入的标准差为700 29.一班学生的平均体重均为55千克,二班学生的平均体重为52千克,两个班级学生体重的标准差均为5千克。那么 二班学生体重的离散程度大 30.已知某单位平均月收入标准差为700元,离散系数为0.2,那么他们月收入的均值为3500 31. 正态分布中,?值越小,则 离散趋势越小

32.已知某单位职工平均每月工资为3000元,标准差为500元。如果职工的月收入是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月收入在2500元—3500元之间的职工人数大约占总体的68% 33.如果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值的标准分值为-1.5,这表明该数值比平均数低1.5个标准差 34.某班级学生期末英语考试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10分。如果已知这个班学生的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65-85之间的学生大约占全班学生的68%

35.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太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95%的数据

36.期中考试中,某班级学生统计学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分。如果学生的成绩是正太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2分-88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总体的95%

37.如果一组数据中某个数值的标准分值为1.8,这表明该数值比平均数高出1.8个标准差 38.某班级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5分。如果已知这个班学生的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7-87之间的学生大约占全班学生的68%

39.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68%的数据

40.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点估计

41.用样本统计量的值构造一个置信区间,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这种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42.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是

H0:?≥0.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1

43.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估计高达13%,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

H0:?≥0.1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13

44.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45.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有且只有一个成立

46.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值越大,那么检验的结果 越不显著 47.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值越小,那么检验的结果 越显著

48.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0%的置信区间以90%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49.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 50.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51.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判定系数 52.两个定类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使用?系数 53.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1.2

2

54.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1.32

55.如果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2,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

56.如果物价与销售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7,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统计显著性,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

57. 某项研究中欲分析受教育年限每增长一年,收入如何变化,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 回归 58.在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等于0,这表明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59.对消费的回归分析中,学历、年龄、户口、性别、收入都是因变量,其中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这表明 消费每增加1元,收入增加0.8元

60.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越高 61.回归平方和(SSR)反映y的总变差中由于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 62.对于线性回归,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残差平方和所占比例越大,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越小

63.对于线性回归,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例越大,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越大

64.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的比例越小,则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越低

65.方差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各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66.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67.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用方差分析年龄对收入的影响

68.从两个总体中各选取了6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为234,组内平方和为484,则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分别为234,48.4

69.从两个总体中共选取了8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为432,组内平方和为426,则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分别为432,71

70.在方差分析中,某一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称为组内误差

3

二、名词解释

1.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 P10

(1)离散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的变量值是间断的,可以一一列举的,这种变量称为离散变量。例如,某人兄弟姐妹数、结婚次数、工厂生产产品的数量等,其变量值的取值是0,1,2,3?。离散变量的取值是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是以整数位断开的,是有最小计量单位的。例如,某人的兄弟姐妹数,只能是1个、2个、3个等,而不能是1.3个、2.5个等。

(2)连续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的变量值是连续不断的,即可以取无数多个数值,这种变量称为连续变量。例如,年龄、温度、灯泡的寿命等,它们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连续变量

可以取无数多个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不可以一一列举的,而且,它们没有最小计量单位。例如,年龄可以是1岁整,也可以是1.2岁、1.45岁、2.544岁等。

2.总体与样本 P11

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个体的集合,个体则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 例如,要从某省所有育龄妇女

中抽取1000人进行调查进行调查,那么,该省所有育龄妇女就是研究总体,其中每一位育龄妇女就是个体,而抽取出的1000名育龄妇女就构成为了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3.抽样单位与抽样框 P11

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有时与构成总体的个体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例如对育龄妇女的调查,当直接抽取育龄妇女时,两

者是相同的;当我们从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取户时,以抽中的户中的育龄妇女作为样本时,抽样单位(户)与个体(育龄妇女)就不相同了。

抽样框是指一次直接抽样时样本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例如,从某校中抽取

200名学生进行就业观的调查,那么这所学校的所有学生的名单就是这次抽样的抽样框。但是,当我们先抽取班级,以抽中班级中的所有学生作为样本时,这所学校所有班级的名单就是这次抽样的抽样框。

4.普查与抽样调查 P12

(1)普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