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拓展作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拓展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f7a6c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3a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拓展作业

9 劝 学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就是( ) A、省亲/反省强制/强词夺理塞翁失马/闭门塞听 ......B、彰显/屏障 ..C、偌大/诺言 ..

捕捉/弄巧成拙 ..

宁愿/息事宁人 ..

签订契约/锲而不舍 ..

间不容发/挑拨离间 ..

D、骐骥/希冀 槁暴/焚膏继晷 积水成渊/怨天尤人 ......

答案:C

解析:A项,分别读xǐng/xǐng,qiáng/qiǎng,sài/sè;B项,分别读

zhāng/zhàng,zhuō/zhuō,qì/qiè;C项,分别读ruò/nuò,nìng/níng,jiān/jiàn;D项,分别读jì/jì,gǎo/gāo,yuān/yuàn。

2下列句中加点的“焉”字,用法与其她三项不同的一项就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中的“焉”均为兼词,就是“于之,在这(那)里”的意思;D项中的“焉”就是语气助词。

3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组就是( )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句为宾语前置句,②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③句中的“马之千里者”与④句中的“庙堂之高”与例句中的“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一样,都就是定语后置句。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项就是( )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吾尝跂而望矣 ③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⑤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水为之,而寒于水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⑧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⑨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⑩蟹六跪而二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答案:B

解析:①②连词,表修饰;③④⑤⑥连词,表转折;⑦连词,表递进;⑧⑩连词,表并列;⑨连词,表承接。

二、阅读鉴赏(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劝学(节选)

①②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

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就是为芷,其渐之潃,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拓展作业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④

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就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

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荀子·劝学》)

注:①蒙鸠:即鹪鹩,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②苇苕(tiáo):芦苇的穗。③潃(xiǔ):臭泔水。④柱:折断的意思。⑤醯(xī)酸而蚋(ruì)聚焉:意思就是: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醯,醋;蚋,蚊类小虫。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 A、巢非不完也 完:完美。 .B、而临百仞之渊 临:面对。 .C、所渐者然也 渐:浸渍。 .

D、必象其德 象:象征。 .答案:D

解析:D项“象”的意思就是“符合,依随”。

6下列能分别体现“要注重环境的影响”与“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的一组就是( )(3分) A、 B、 C、 D、 答案:B

解析:A项,第②句不能体现“要注重自身的修养”;C项中第①句以及D项中第①句不能体现“要注重环境的影响”。

7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3分)

A、文章用“蒙鸠”系巢于芦苇之上,风至苇折卵破子死的比喻,说明人应该注意立身的方式。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组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环境的重要。 C、作者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寓于浅显的比喻之中,“醯酸而蚋聚”比喻人要善于选择良好的环境。 D、作者用“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来比喻事情的发生都就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 答案:C

解析:C项,“醯酸而蚋聚”不就是比喻“人要善于选择良好的环境”,而就是用来说明“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8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6分) (2)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4分)

答案:(1)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游必须接近品德兼优的人,用来防止沾染邪恶的东西以接近正确的思想。

(2)林木已经茂盛,斧斤就会随之而来砍伐;树木已经成荫,鸟雀就会群栖在上面。

解析:这两句话中翻译的重点就是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就”,接近;“邪僻”,代指邪恶的东西;“中正”,代指正确的思想;三个“而”字都就是顺承连词。

参考译文:南方有一种小鸟,名叫蒙鸠。它拾取羽毛做巢,又用鸟兽毛羽及草木细纤维密密编织,而系托在芦苇的穗上,大风一至,芦苇的穗被风吹折,卵都摔破,小鸟也都死了。这并非蒙鸠的巢筑得不坚固,而就是它所系的芦苇的穗使它这样。西方有种小草,名叫射干,茎长不过四寸,生于高山之上,面临百仞深渊,(瞧来高出一般林木)。不就是射干的茎能长得很高,就是茎所生长的地方使它这样高。蓬草生在麻地中,不用扶持,也能挺直;洁白的沙子混在黑泥里,也会跟它一起变黑。兰槐的根就是香芷,假若兰芷浸在臭泔水里,无论就是有地位的君子,还就是平民,一定会弃而远之,不肯佩带。这不就是兰芷的本质不美,而就是所浸渍的臭泔水使它这样。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游必须接近品德兼优的人,用来防止沾染邪恶的东西以接近正确的思想。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拓展作业

事物聚集成类,一定有开始的原因。荣辱的到来,一定符合她的品德行为。肉腐烂了,一定出虫;鱼枯干了,一定生蛀虫。松懈不谨慎,忘记自己应守的规范,灾祸就发生了。物太刚强,则自取摧折;物太柔弱,则自取束缚。邪秽在身,必将为怨怒所结。把木柴同样放置,火总就是向干燥处烧。一样平的地方,水总就是向潮湿处流。同类的草木生长在一起,同类的禽兽群居在一起,世间万物大都各从其类。所以箭靶的靶心张设,弓矢就会随之而射到上面;林木已经茂盛,斧斤就会随之而来砍伐;树木已经成荫,鸟雀就会群栖在上面;醋味变酸了,蚊类小虫就会争着聚集到里面。所以言语有时会招来祸患,行为有时会招致侮辱,君子要慎重选择立身行事之道啊! 三、表达交流(9分)

9“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抒发感慨,还可以迅速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请以鼓励“学习”为主旨,写一条“微博”发给您的朋友。要求主旨鲜明,句式整齐,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3分)

答案: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抓住美好时光,与知识偕行!

解析:微博的内容与形式比较自由,只要能围绕“学习”的中心,用劝导性的语句,符合修辞手法与字数的要求即可。

10(2013·浙江宁波高三二模)请瞧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浙江省连续4年对酒后驾驶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与打击,使得酒后驾驶事故逐年下降,但总量仍然很大,事故仍在频发,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仍然处于高位。据统计,2012年全省共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123 053起,醉酒驾驶12 403起;2012年全省酒后驾驶事故共导致99人死亡。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放在画面上方,以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形象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表现力;不超过15字。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答案:(1)始于杯具,终于悲剧,请不要酒驾。(2)广告创意:①形象直观又具有艺术夸张的表现方式使整个公益广告具有警示的力量,一辆车淹没在酒杯中,形象地揭示出了酒后驾车的严重后果;②构图简洁,却富有表现力,以触目惊心的画面告诫人们不要酒后驾车。

解析:广告语除要紧扣整治酒后驾车的主题外,还要注意形象生动,能给人以警醒。评价其创意要从构图要素与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