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农村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40de62f3169a4517723a352

样的指挥棒下,也只能是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渗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判断一个学生的好与坏也只能是从学习的好坏来分辨了。

(2) 其次当今学校教育注重“说教”,很少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解决问题,正是这样,我们成年后,我们知识的大部分来自社会实际,而来自学校教育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显然当今的学校教育是失败的,学校对学生做了大部分的无用功。

(3)学校自身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片面、简单,学校教育往往重“治标”轻“治本”,重“堵塞”,轻“疏导”,未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未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不能有效地发挥学校的作用,也是一个原因。

3、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是活动课,而活动课往往是学生接受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的时间,或者对个别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的时间,这些参加活动的同学就会失去接受品德教育的机会,而辅导教师只注重对他们的特长训练,忽视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

4、内在不良心理因素的诱发也是造成当代中学生课外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1) 自我心理

以自我为中心,反对劝教和批评,无视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自卑心理

来源有二,一是成长环境的不利,如父母离异,单亲,父母无知、粗暴,家庭贫困等,二是对自身条件不满,如残疾,智力水平低,体弱多病等,自卑感往往伴随着羞耻感。

(3)逆反心理

如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父母和师长时时谴责、惩罚他们,时时压制他们,使学生遭受屈辱和挫折。正当、合理的要求亦得不到满足,则未成年人会本能地产生愤恨、仇视,反叛的心理,抗拒长辈,抗拒社会群体。

(4)模仿心理

受好奇心,好胜心,模仿心,从众心理等驱使,使道德观还不成熟的学生对什么都想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实践”一下,从而可能对某些不良行为也盲目模仿,进而成为一种难于摆脱的恶习。

(5)侥幸心理

有些青少年学生看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屡屡得手却未受到应有的惩罚,便铤而走险,明知故犯。

(6)炫耀心理

这是自卑心理的扭曲表现。之所以要炫耀自己的所有,是因为自己曾经没有。

(7)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对比自己优越的人和事的一种不满。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良影响

1、家庭教育方面

(1)重视学习成绩,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孩子回家家长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次考了多少分?”,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不让孩子参加课外阅读,不准参加文体活动,不让参加家务劳动,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2)教育方法单一,重言教,轻身教

一是发现孩子有不规行为,即打骂齐下,信奉“棒头出孝子”。

二是溺爱孩子,给钱给物,使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称王成霸的恶习。

三是放任不管,推向社会。随着社会发展,离婚率上升,离异父母子女增多,这些少年受到继父母冷落与歧视,个别的会被遗弃,使他们游荡街头,无家可归,失去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在坏人的教唆下,很可能走向歧途。

(3)对子女期望过高

不少家长观念陈旧,以家长的“思维方式”要求孩子达到规定目的,殊不知当孩子的能力,自身愿望达不到家长“定式”时,就反过来影响学习,行为上更出现偏差。

(4)重“物质投资”轻“精神投入”

相当一部分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营养健康,往往忽视孩子的精神健康,缺乏富有新意的,适应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的教育,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物质超前,心理滞后”的后果。

(5)过分依赖学校

许多家庭父母只顾外出打工挣钱,缺少对孩子的精心陪护,与孩子之间缺乏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教师和学校。

(6)家长的不配合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

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培养和教育孩子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家长不主动与学校沟通,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不闻不问,一年半载,不过问子女的成绩,更谈不上为了子女的教育主动找学校和教师交流意见。家长不关心在校子女的表现,不同学校配合,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这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2、社会的不良影响

(1)农村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在农村社会封建迷信、各种形式的赌博、以权谋私、弄虚做假、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对学生心灵的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加上青少年业余生活的贫乏、某些政策的消极影响等也易给他们的行为造成偏差。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不断干扰,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良好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

(2)上网成瘾

绝大多数中学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聊天、交友,很多学生上网无节制,甚至达到沉迷的地步,这些学生上课经常睡觉、迟到、早退、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逃学现象。

(3)传播媒介的失误

现在很多的影视渲染暴力、色情,有的似乎特别偏重于反社会新闻的报道,是制造不道德和罪恶的渊源。这些消极文化阻碍了青少年社会化的健康过程,导致青少年的价值观,审美观,功利观,荣辱观的变态。

(4)学生的不良交往

行为偏差学生之所以其行为恶性发展,与其不良交往息息相关,与其不良的校外生活密切相关。他们交往面越广,交往伙伴越复杂,交往伙伴的品质越坏,交往活动就越频繁,行为偏差乃至堕入犯罪泥坑也越迅速,陷入程度也越深。

(5)留守儿童问题极为突出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农村留守孩子越来越多,留守家庭成为当前农村的普遍现象,在这些家庭中,或是单亲监护型,或是祖辈监护型,或是亲朋监护型,家庭的教育功能不断被弱化,家长很少与学校沟通,这就造成他们在品行上、人格上、情感上以及人际交往上极大的缺陷。往往表现为性格孤僻、偏执、任性;情感冷漠、妒嫉心强,好计较个人得失,且有攻击性强的倾向;处事以自我为中心,纪律观念、集体观念淡薄。这些都给他们身心发展带来令人堪忧的负面影响

三、制定和研究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措施、方法

(一)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法

1、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评价机制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限制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因而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自然也会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2、强化课堂堂规,加强课堂管理制度

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有序地组织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增强对课堂常规的认同感。例如,上课要求学生必须把手放在桌子上,课桌上只能摆放与本节课有关的学习用书和用品,读书时必须把书拿在手上,看书时必须用笔在书上圈划等。这些都能有效制止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的发生。

教师应仔细、认真观察学生课堂的一举一动,讲课时应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做作业或布置学生自习时要经常巡视全班学生,当发现问题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不听课,看课外书或打瞌睡,其行为没有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给予信号、暗示制止、合理安排和课后谈话等,以利于转变其行为,不宜突然提问,因为没认真听课肯定回答不出来,只能使学生当众出丑会使得其反,更不宜当众指责,这样,既让学生恢复正常学习,又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有利于课堂管理。相反,对一些大声喧哗、捉弄同学、扮小丑和顶撞教师等显性不良行为,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的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但不可采取讽刺挖苦、威胁、体罚等手段,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的维护,不能让学生难堪,而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警觉性。当然,也可以灵活运用表扬手段鼓励正当行为。

3、 因材施教

首先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根据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大致将学生分为以下四个群体:A学习态度认真积极,理解力强,基础扎实,成绩较稳定;B学习态度较积极,有上进心,理解力较强,但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中上,有时欠稳定;C有一定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但基础和理解力一般,成绩中等,有时偏下;D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足,缺乏自信心,基础和理解力较差,成绩欠佳。

其次,确定教学的目标:对A类和B类学生,应注意扩大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加强其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C类学生,要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D类学生,要着重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其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其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贯彻因材施教:开展因材施教必须落实到教师的备课、授课、练习课、布置作业、测试及评讲、备考复习、课外辅导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