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中学百年校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靖西中学百年校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41e8f61f8c75fbfc77db297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县城出现了大字报,接着学校内学生也贴出了批判教师的大字报。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十六条?公布,应届毕业生停止办理毕业手续,学校也停止招生,学生停课闹?革命?,组织?红卫兵? 、?战斗队?,上北京大串连。

?唯成份论?的反动血统论出笼,教师被视为?臭老九?,学生中分成了所谓?红五类?、?黑五类? ,出身和成分不好的师生受到打击和排斥。学校出现了响应北大聂元梓?造反有理?的大字报。

1967年1月学校造反派夺了学校领导权,学校处于瘫痪状态,校长和大部分教师被批斗。6月,县?无产阶级革命大联合?(多数派)成立,另一对立的?造反大军?(少数派)也随之形成。之后学校多数派成立武装连,少数派搬到县城新生街和人民街南段一部分民房居住。驻靖解放军派员来校执行军管、军训。

1968年1月24日下午5时始至27日两派发生武斗,死亡28人,其中我校教师陈××、工人黎××、学生陈××和黄××被杀害。

1968年4月19日县革委批文成立校?革委会?,主任为覃明哲,副主任为刘日保、姚大群。紧接着是?复课闹革命?,进行斗、批、改。

?文革?期间,学校有教职工87人,其中工人11人,教学行政人员76人。被捏造罪名而挨批斗吊打共58人,占总人数55.5%,其中被杀害2人,被逼死3人,致残10人,致伤28人。这些人斗批改后被扣发工资,只付给生活费10-20元,为期长达11个月。

1968年底学校重新招生,但取消入学考试,实行推荐入学。新生入学按军队连排编制,不设班级,学制为两年。

1969年8月起,毕业生分期分批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1年学校恢复班级编制。1970年覃明哲调走,由刘学京接任主任兼党支书,黄国和任副主任。刘学京同志调走后,由甘必春同志接任革委会主任兼党支书(后任校长兼支书)。1970年到1972年,还有工宣队进驻学校。这期间,因县使用当时?五·七?中学校址办?五·七?大学,?五·七?中学并入靖西中学。学校规模扩大。

1974年前后推行辽宁朝阳农学院社来社去做法,学校实行开门办学,?请进来、走出去?,学校师生分期分批到七联农场、龙邦上坝锰矿场劳动锻炼,校内办起了?五七?工厂,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校办工厂主要对外维修拖拉机、水泵、电动机等,还生产铅球、

单双杠等体育器材和学校用的桌椅和铁架床等。此时校办厂还成功研制了低压多用机。

1976年粉碎?四人帮?,十年动乱结束,文化大革命及历次运动蒙屈受冤的教师开始得到了平反昭雪。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逐步恢复,学校教学教育日趋正常。

恢复高考制度之前,招生制度虽不正常,但进校学习的学生也不乏品学兼优者,如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张海洲等。

1977年甘必春调离后,县相继派邓志贤任党支书,刘学京任校长,岑丕琗任副校长。1979年秋,学校改名为靖西一中。时?中学生守则?颁布,教学秩序进一步好转。1980年刘学京调离,由岑丕琗担任校长。当时副校长是黄国和、莫仰增。莫、黄二位相继调离后,1982年由潘杰铭任副校长。

这一时期为拨乱反正时期,在校初、高中各12个班,共1200名学生。为了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学校主要做了五件事。

一是根据学生的文化素质编班,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的头几年,我校的升学率较低。1979年到1981年三年高考,我校每年高考各科均分和升学率仍排在全地区的居后位置。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83年高考各科均

分和升学率进入地区同类学校的前列,如快班学生韦昌全、赵英勇就考取了清华大学。1980年到1984年,我校每年高考录取情况如下:大专——1980年录取8人,1981年录取19人,1982年录取12人,1983年录取33人,1984年录取40人,中专——1980年录取52人,1981年录取58人,1982年录取32人,1983年录取59人,1984年录取72人。

二是整顿校风,转变学生思想。由于社会上各种坏风气的影响和各种犯罪分子的唆使,有的学生思想非常混乱,甚至出现违纪违法的行为。为了整顿校风、学风,转变学生思想,学校结合政府严打各种犯罪分子的政治活动,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纪、校纪教育,整顿了校风、学风,教育了全体学生,挽救了一批失足的青少年学生。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坚持原则,给予开除或纪律处分,从而使学校秩序稳定,教学走上正轨。

三是纠正学生的偏科思想。当时有相当多的学生对高考分文理科的情况不了解而产生偏科思想,理科学生轻文史,文科学生轻理化,知识结构不完整。为此,学校行政将扭转学生偏科思想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而使学生各科知识全面发展。并加强对图、音、体考生的指导,因此使每年高考都有学生考取体育、艺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