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高鸿业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高鸿业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4300ef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c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各章复习大纲: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GDP概念、核算方法、其他国民经济各相关概念及计算、

名义GDP和实际GDP、投资—储蓄恒等;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两(三)部

门经济收入的决定、各部门的乘数计算;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推导、斜率、移动、计

算等)、投资函数、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动机;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挤出效应、政策的

混合使用;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失业的相关概念、奥肯定律、

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与存款创造乘数;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及计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

求曲线的影响;

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效应、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应用; 第八章 开放经济:汇率、对外贸易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周期

第十章 宏观经济学理论演变: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的假设、主要观点

(其中第八-十章内容约占3-4%,以选择和判断为主)

第 1 页 共 28 页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1、测量一个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以及增长、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的计算遵循国土原则。

区分

最终产品和劳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不投入生产。

中间产品和劳务:是指作为其他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存在的产品和劳务。

【注:判断一件产品或劳务究竟是最终的还是中间的,取决于谁购买了它以及用于什么目的】

你 3、名义GDP与实际GDP

(1)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3)GDP折算指数=————,用来反映物价变动程度

4、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的计算遵循国民原则。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

名义GDP 实际GDP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生产法:又叫增值法,采用对每个生产过程新增价值加总的方法计算GDP。 2、支出法:GDP=C+I+G+(X-M) GDP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 注:(1)住宅购买不包括在消费支出内。 (2)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购买支出内 (3)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即折旧))+存货投资 3、收入法:GDP=税前工资+利息+税前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三、国民收入其他衡量指标及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折旧(当期资本耗费)之后的产值。 NDP=GDP-折旧

2、国民收入(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工资+利润+利息+租金

第 2 页 共 28 页

3、个人收入(PI):PI=NI-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转移支付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个人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 5、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GDP 税前工资 利息 税前利润 租金 间接税和 税前工资 利息 税前利润 租金 间接税和 NDP NI +政府补助金 税前工资 利息 税前利润 租金 PI +转移支付 税前工资 利息 税前利润 租金 -企业所得税和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 折旧

DPI +转移支付 税前工资 利息 税前利润 租金 -企业所得税和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 -个人所得税 企业转移支付 企业转移支付 四、储蓄投资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I=S,投资=储蓄

1、两部门经济是由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构成的经济。 2、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即Y=C+I;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即Y=C+S;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C+S,即I=S (二)三部门经济:I=S+(T-G),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1、政府经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主要是像企业和居民征税),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2、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即Y=C+S+T;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C+S+T,即I+G=S+T

(三)四部门经济:I=S+(T-G)+(M-X+Kr),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1、三部门经济加进国外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

2、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Y=C+I+G+(X-M);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本国对外国转移支付, 即Y=C+S+T+Kr;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X-M)=C+S+T+Kr, 即I+G+(X-M)=S+T+Kr

第 3 页 共 28 页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

1、含义:均衡产出即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2、均衡收入的决定条件:投资=储蓄

3、i=s 的含义: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回顾】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投资恒等式i=s,指的是实际发生的投资(包 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实际储蓄。

而i=s指的是均衡的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同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记为c=c(y)。这里c表示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

2、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ΔC表示消费增量,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c/△y

【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

a)图形上,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b)0

c)MPC递减规律:随着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

【平均消费倾向的特征】

a)A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b)APC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 c)APC>MPC,且随着收入的增加,APC逐渐趋近于MPC

(3)线性消费函数:c=ɑ+βyβy是随收入引致的消费。

第 4 页 共 28 页

其中,ɑ为必不可少的自主消费,β为MPC,y为可支配收入,c为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