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关系的两个问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浅谈师生关系的两个问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430a705a6c30c2259019e34

浅谈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摘要: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师生任何一方打破这种平等的状况,会影响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并带来一系列的恶果。现今师生关系中存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怕学生,二是:与前者相反的另一极端,学生惧怕教师。害怕是因为师生中有一方造成了双方的不平等,包括地位上、人格上的。只有师生双方都注意到,意识到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才能谈师生关系应是相互理解,和谐亲密的,才能谈师生关系是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才能避开对教学消极负面的影响。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搭建的前提。

关键词:平等 教育 双方 共同努力

正文:

一、背景

师生关系 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衡量教师与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如下特征:(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2)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谐亲密 (3)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认为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努力的结果。师生任何一方打破了这种平等的状况,就会影响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并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果。现今师生关系中存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怕学生,二是:与前者相反的另一极端,学生惧怕教师。

二、问题分析

(一)问题一:部分教师怕学生

部分被宠坏了的学生公然顶撞老师,在老师的面前“张牙舞爪”,以暴力的方式威胁老师,老师害怕生事,尊严和威信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2007年5月25日,北京某艺术职业学校一个地理课的教室里,一片混乱的景象,完全没有课堂应有的秩序,学生随意地吵闹。

更有一学生公然走上讲台,将老师的帽子摘下。从这事可以体现教师怕学生这一畸形的现象。以下的分析并不只是针对这一比较极端的例子,而是对部分教师怕学生这一问题的浅显的分析。

1、原因分析:(1)师生关系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造成者是学生,学生处于支配地位,而教师恰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某些学生的道德品质低下,处处顶撞老师,使老师陷入被动、甚至到了“不敢轻举妄动”的地步。

(2)师生双方都没有认清师生角色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师的社会职责没有履行好,教师的特定社会职责是承担为社会培养青一代的使命。一味害怕学生,放纵学生,则使这个状况更加不容乐观。而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有尊重教师的义务,则会反过来严重阻碍了教师职责的履行。

(3)社会对该问题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责任。以前学生捣蛋,教师可以惩罚,例如可以罚抄书、罚站。但如今任何对学生的惩罚都可能会受到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学生对老师的“告状”,无论是向校方,父母;老师都会有种害怕。

2、问题所造成的后果:(1)有违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目的具有个体性,关注个体的总体发展规格、综合素质要求。教师对学生感到胆怯,怎敢去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怎敢大胆应对学生顶撞、胁迫教师的行为。这个时候,即使是学生的德育出了问题,教师也是有心无力。而不制止问题,任其发展,只会越来越糟。

(2)学校对学生该起到重要的发展培养作用成为一纸空文,连德育都保证不了,再谈知识的学习,智育、情感、意志、性格的良性发展也是没意义的。

(二)问题二:学生怨恨、惧怕教师

存有教师对学生辱骂、体罚的现象,致使学生怨恨、惧怕教师。一些话语如“你是天生迟钝吗?”“你为什么都不会做?”产生了,这些尖酸嘲讽的话语,尽管含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的隔阂却在不经意中。教师对学生的辱骂、体罚,会激起学生的怨恨、惧怕心理、报复幻想,甚至是学生封闭心灵。②

1、原因分析:主要是师生关系的不平等,而这个不平等是有教师造成的。教师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有多种:(1)首先的一点是,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师生间的关系应是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包括在地位、人格等方面。师生应该互相尊重。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享有绝对的权力,学生必须服从于教师,这些教师就容易做出辱骂、体罚学生的不良行为,以使学生“听话”。这违反了教育原则当中的人道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教师本人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何尝不是呢?(2)教师僵化的个性观念。这有大环境下的因素,应试教育下要求学校达到一定的升学率,当学生成绩满足不了要求,诚然这会引起教师实施体罚的想法,同样学生出现顽劣、捣蛋的,也会使教师产生这种想法,教师则仗依“为学生好”的出发点,冲动地做出辱骂、体罚学生的行为。事后,教师抱着这个出发点,较轻易地宽恕了自己。(3)部分教师的素质不高,这主要是在师德修养上。表现在做不到一点: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4)部分教师不懂得教育艺术,其实教师本该懂得如何运用批评语;对待学生,既要敢于批评,更要善于批评,要讲究方法。不要做出错误的行为。

2、问题造成的后果:(1)伤害了学生的尊严和身心健康。

一个人如果长期被否定、被伤害,就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其自尊程度和自信水平就会随之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和自身要求也会下降,就会失去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不再积极主动地去把握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③

(2)师生间产生隔阂,师生的交流受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教师劳动的其中一个基本特点是示范性,这会对学生产生

不良的示范作用。

三、总结

师生间存有的两个问题,我们要善于去查找原因,针对原因去找解决方法,向着师生关系良性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师生间的不平等状况阻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并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只有师生双方都注意到了,意识到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才能谈师生关系应是相互理解,和谐亲密的,才能谈师生关系是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才能避开对教学消极负面的影响。平等是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教师的保证,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搭建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主要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尊师重教,爱护学生的社会氛围的支持。

参考文献: ①

吴志翔:《为老师声辩》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 ②

[美]海穆.基诺特:《师生沟通技巧》 许丽玉、许丽美译 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3.4 ③

《中国期刊》 蒋亚莉:《教师体罚学生引发的反思》 [J] 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7894(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