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4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上课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4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上课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4654f7a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4课《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案

精品文档

班级: 姓名:

4.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事实性知识: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要字音、字形、词义。 程序性知识: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预习案

一、前置补偿

1、作家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现代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2、背景链接: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1962年,在他的领导下,又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物候观测网,进行系统的物候学研究。1963年出版《物候学》(竺可桢、宛敏渭合著),系统介绍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预告农事的方法等。本文即根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

3、知识链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果、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于物候现象。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翩然( ) 孕育( ) 农谚( ) 簌簌( ) 衰草连天( ) .....悬殊( ) 萌发( ) 短促( ) 连翘( ) 风雪载途( ) .....海棠( ) 纬度( ) 草长莺飞( )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 ):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②( ):风雪遍地。载,充满。 ③( ):每年都这样。是,这。

④( ):形容循环往复,转了一周又一周。

⑤(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后多用来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或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⑥( ):鸟儿叫,花儿香,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3、常识填空: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 说明文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三、预习新知

课前初读课文,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我的疑问: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探 究 案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2.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说明对象,说明顺序。

3.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学法指导】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 【自主探究】问题一:

1. 快速阅读课文,做读书摘要,填写课文提纲:

第一部分(1-3)用 的语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 )观测物候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第三部分( ) 。 第四部分( -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2.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 快速浏览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圈点勾画批注: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