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一小 结题报告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孙吴一小 结题报告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48ca361ad02de80d4d840f2

生活世界之上。”

2、剥离儿童的生活基础

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成人往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旁观者,而非自由、能动的主体。儿童不能自由地选择,也不能自由地体验和感受生活,更不能自由地为“我”和“他”负责,这样的道德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现有的儿童道德教育课程试图从制度上规制道德知识,形成一个宏大的道德知识图象和道德知识秩序,但是作为缔造心灵秩序的外显“符号”,道德知识“格式化”的前提与儿童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是相背离的。强调致知,忽视本真生活经验和理智以外的其他生活时空,用“知识”来抽象和割裂“生活”,必然会导致对儿童“生活”的遗忘。 3、忽视传统道德文化资源

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是民族认同的根据。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传统道德文化酿成道德教育的“无根性”,是当前道德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仅对传统道德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而随意地抛弃传统道德,同时又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以致在迷失文化根源认同之后出现“被迫性”的现代性追随,导致当前道德教育的茫然。 4、儿童道德教育方法的异化

无论从理论或实践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至今仍然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儿童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儿童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科尔伯格所批判的,用刻板的灌输、管理与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早期经验对儿童个体的一生都具有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个体从学前儿童时期便对德育抱有成见,那么以后再对他施以这方面的教

5

育恐怕会愈见其难了。”审视当下儿童道德教育范式之弊,剔除其不合理的存在,是儿童道德教育新范式诞生的现实基础。

(二)儿童道德行为教育新范式的可能

1、儿童道德行为建设应以内化为目的,重在从养成抓起,从基本道德要求抓起。既然道德养成是道德内化的基础,道德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深化。这就告诉我们,儿童道德行为建设应重在基础建设,从基本道德规范、基本道德要求抓起,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而且,鉴于习惯具有很强的稳固性、长久性,少年儿童个体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真正使其道德成为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的统一,形成社会所要求的公民品德,还可能对其他未成年人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品质提高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进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社会文明成习,礼仪成俗,公民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2、儿童道德行为建设应认真研究和遵循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规律。既然道德养成是为了使得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素质,而通过道德内化又使得经过养成积淀的道德品质进一步固定和积累,这就启示我们,儿童道德行为建设应认真研究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研究良心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研究通过内省和自悟进行道德反思和内部关照的途径方法,并通过养成和内化相互作用机制的建设,引导未成年人由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发展、由道德行为方式向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由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向道德品质凝结发展,由他律向自律发展,以实现自我完善的内需目标,塑造高尚道德人格。

3、依照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原理和生成机制,整体推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建构和良好道德人格的完善。

6

既然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各自的起点和侧重点不同,道德内化重在“知”,道德养成重在“行”,而公民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必然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均衡发展、相互作用,这就启示我们,在儿童道德建设实践中,知行一定统一,两者不可偏废,既要抓紧道德教育又要抓好道德行为训练。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道德行为和习惯是道德形成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掌握了道德知识,增强了道德情感,磨炼了道德意志,还必须把它们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经常的锻炼和修养中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惯或制约中寻求”。行为习惯是一种不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律,是已经变成了个体自身需要的义务。只有由知到行、由行为到习惯,道德意识才能得到巩固,在行为整体中才能表现出稳定的特征和一贯的倾向,即凝结为道德品质,塑造成人格。因而,在儿童道德建设中,要自觉利用道德养成促进道德内化的约束规范机制、教育训练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以及道德内化促进道德养成的作用机制,以提高儿童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是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每一堂课的实践都是一次探索和研究。

2、问卷调查法。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指导,因此该课题的研究需要深入学生的实践,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3、文献查阅法。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以便于使研究更深入,更有力度。

7

4、案例分析法。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可能会影响研究的进度和方向,因此课题研究要善于抓住个案,抓住典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经验总结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集、学习近两年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文章,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从他人的经验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思路、方案或采取行动。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探索阶段(2013.5—2013.6)准备启动阶段、制订方案、学习有关的理论与专著、问卷调查、现状分析、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订好课题方案;收集的资料汇编、现状研究分析。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3.6—2013.9)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教案设计和课堂实践研究、构建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阶段性论文、教案设计、教学案例、研究课汇总。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0——2013.11)整理资料、研究成果汇总、结题报告、经验推广。

五、研究成果

教育训练机制就是通过各种教育训练方式的综合作用,使社会的道德要求真正对道德主体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和生活规则发挥作用,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稳定的行为模式和人格特质,从而使道德主体自觉地按照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律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养成稳定的习惯。

教育训练机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学校、家庭与社会应按照儿童道德行为建设的基本要求,统一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标准。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

8

教育训练儿童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对其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克服溺爱、放纵、体罚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真正成为道德训练机制的践行者。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对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起着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要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要在学校养成。”对儿童来说,在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应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及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进行养成教育和行为训练,在此基础上再提高标准要求。社会德育是家庭、学校和单位德育的延伸、补充和拓展,而且因其德育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导致社会德育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因此,道德养成要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营造和优化有利于道德主体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以使他们“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参考文献:

1.宗浩鸿著:《新世纪少先队工作百科全书》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年版。

2.吴剀著:《学校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操作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徐旭著:《世纪之初少先队工作新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张永著:《为了一切孩子》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