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18最新审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18最新审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49aae3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b

⑵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⑶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⑷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5、读读与背背:

⑴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⑵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作业。 1、写词语。 2、背诵日积月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我爱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让学生学会阅读,并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一、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给孩子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小柳树和小枣树。 2、揭示课题:小柳树和小枣树 二、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准确。

2、对照小树叶中的拼音把圈出的生字再读两遍,之后同桌同学在生字条里相互指认生字。 3、出示课件检测生字认记情况。

(1)带拼音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2)去掉拼音齐读, 4、开火车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三、朗读感悟。

1、认真地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2、集体交流。 3、评评小柳树。

(1)你能说出小柳树长什么样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春天到了,小柳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柳树确实长得太漂亮了,那么看着旁边一点儿也不好看的小枣树,它是怎么说的呢?

(4) 春天来了,小柳树发芽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5) 对比两次说的话,小柳树第二次说话时要比第一次显得更加骄傲得意(表情和语气)。 4、评评小枣树。

(1) 你能说出小枣树长什么样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 春天到了,小枣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 小枣树长得不好看,是不是就没一点用处,就什么也比不上小柳树呢?秋天不知不觉来临了,关注一下小枣树什么样了?读课文(板书:结果实)指导读有关句子。

(4) 小柳树会结果实吗?这下小枣树该好好嘲笑一下它了吧?到底有没有?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对话读了就明白了。

5、看到小枣树结了满树枣子,又受到人们的喜爱,小柳树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想象:如果你是小柳树,你觉得此时小枣树会说她什么?

2、小枣树没有这样说,看到小柳树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小枣树会怎样说呢?

五、总结。

小柳树和小枣树虽然不是人,但如果赋予它们人的言行和思想,那又是多么的奇妙。像这样有趣的文章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多读读。同学们,让我们都这上阅读吧!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全部教案

第四单元教案内容安排

8.彩色的梦????????????2课时 9.枫树上的喜鹊????????????2课时 10.沙滩上的童话????????????2课时 11.我是一只小虫子????????????2课时 语文园地四????????????4课时

8.《彩色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彩色的梦》是一篇童谣,写的是小朋友用五彩的画笔,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那么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梦”等10个新字。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3、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4、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力,突显个性,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

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梦”等10个新字。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一、创设情境,引入梦境

1、师:小朋友们好,你们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 2、学生讲自己做的梦。

3、师:我昨晚想着今天要给孩子们上课,也兴奋得睡不着,感觉自己也做了一个奇妙的梦。

我梦到自己仿佛有了魔力,我用脚尖轻轻一滑,大片的草坪绿了,到处的野花都红了,天空也蓝了,蓝得可爱,蓝得透明。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手拉着手唱着歌、跳着舞。在一座小屋的烟囱上,结出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般的太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师: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 生:神奇、甜美。

师:看来大家都做过梦,今天我们也要学学《彩色的梦》。 4、揭示课题《彩色的梦》。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完成以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