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育案例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07c76ba8956bec0875e32d

生7:我们还想研制一种“吸尘玻璃”,用这种玻璃做黑板,教室里既不会粉尘飞扬,又不会影响师生的健康。

发布会结束。(师生共同为他们鼓掌。)

师:同学们,现在新型玻璃厂要聘请我们当推销员,你怎样去推销。先分组准备。

师:谁先汇报。

学生们纷纷举手,争先展示,有的编几句广告词,有的讲述某一种玻璃的特点,最有趣的是两个同学的表演。

甲:(在墙根做哭状。)

乙:小丽,谁惹你了?

甲:没人惹我,我家被盗了。小偷把我们家偷了。

乙:怎么偷的?

甲:他把玻璃划破后,进屋偷走的。

乙:不要着急,我给你介绍一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

甲:这种玻璃真好,我赶紧告诉爸爸,快换上这种玻璃。

[评析]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从上面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到,教师从学生已经熟知的玻璃出发,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学生急于想知道新型玻璃,这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开产品发布会和聘请推销员的环节,更使同学激动不已,学生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主体性参与极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上述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合作性。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上面教学片断中,教师不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交流实践,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在大胆设想中培养创新个性 上述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谈自己的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想象,同时,对学生创新性人格塑造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上述教学过程中,通过召开发布会和聘请推销员的环节,把学生直接推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模拟市场竞争中,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一个学生也不能丢

[案例]

这堂课,毕老师讲《小猫种鱼》。讲课中,她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回答:“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十几个学生举起手来。一个叫赵玲玲的女生被叫起来回答说:“因为它看到农民伯伯把玉米种子种在地里。”毕老师又问:“还为什么?”一个叫王威的男孩被叫起来回答说:“因为它看到农民伯伯把花生种子种在地里,收获了很多花生,所以小猫也把小鱼种在地里。”毕老师又问:“那小猫到底为什么要种鱼”同学们举起手来,毕老师又叫起赵玲玲,赵玲玲回答说:“因为小猫想得到很多鱼。”毕老师又问:“谁还来说?”同学们举起手来,毕老师又叫起王威,王威回答说:“因为小猫想得到很多鱼。”……

[评析]

〖HT5”〗毕老师这段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只把教学注意力投在了两个学生身上,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既忘记了那些举了几次手的学生,更忘记了那些更多的没有举手的学生。毕老师这段教学调整的根本点,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由面向少数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应主要在如下两点上下功夫:(1)教育观念要先转变,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真正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提高每一个学生真正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2)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下,教学应以提高中、下学生为重点。不以提高中、下学生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将是一句空话。实现教学以提高中、下学生为重点,就要把中、下学生作为备课、教学直到

辅导的主要对象。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有两点担心。一是担心以中、下学生为重点,花不起有限的教学时间,怕完不成教学计划。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一个班的上、中、下学生作到心中有效,科学地制定每堂课提高中、下学生计划,每堂课切实提高两、三名中、下学生。二是担心以中、下学生为重点,会影响优秀生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实行层次化教学,真正实现“后进生有提高,中等生在进步,优秀生有发展”。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案例]

这是王老师的一堂语文课,教学内容是《倔强的小红军》。临下课前,王老师对这课书的学习做了如下小结:学了10个生字,学了7个生词;接着布置作业:把10个生字各写10遍,用7个生词各造一个句子;再接着,组织全班学生用“倔强”一词做造句练习。一个女生被叫起来,想了想说:“昨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条新裙子,今天上学我说什么也不想再穿旧裙子,妈妈说我倔强。”王老师听了,带头为她鼓掌。接着一个男生被叫起来,张口便说:“爸爸让我做完作业再看电视,我就不,爸爸说我倔强”。王老师听了,又带头鼓起掌来。再接着一个没举手的男生被叫起来,想了半天也造不出这个句子,最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老师,您让我用

?倔强?造句,我实在造不出来……”王老师听了说:“你这句话,造得不就挺好吗?”这男生一楞,同学们都笑

了……

[评析]

从这段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第一,王老师十分重视知识教学;第二,比较重视能力训练,但忽视基本技能培养,对第三位同学说的那句话的肯定,不仅是忽视基本技能培养的问题,而且有听任学习投机取巧之嫌;第三,对思想教育有所忽视,比如对前两位学生造句中所反映出的错误认识,缺少正面的思想教育……总的看,这段教学反映出一种“只为教知识而教”、“重智而轻德体美”的倾向。传统的“只为教知识而教”,不是错在教知识上,而是错在只教知识而忽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上。

对王老师这段教学的改进,自然不是取消对知识学习的小结,而应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作全面小结。特别是对一课书的学习小结,更应该这样要求。

谈到这个问题,不少老师思想上有两个“弯子”转不过来。一是认为考试还是在以考知识为主,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但社会性问题的解决又是从每一个人开始的,首先应从我们每一位教师开始。二是坚持全面发展能不能影响知识学习?首先要相信一条教育规律:各育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协同发展的,全面发展只能促进各育的发展。其次要相信一种事实: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各育都

是有很好发展的人。大家都知道特级教师魏书生,他所教过的学生都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就其中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一育来看,也都是得到了很好发展的学生。

巧解教学难点

[课例]

师:刚才我们通过屏幕亲眼看到了月食开始时月亮不断变化的景象,课文第4小节写的就是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认真读第4小节,读完后试一试能不能做黑板上这道填空题。

生:月食开始了,只见月亮已经不是圆的了,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眉毛),像(镰刀),象(弯弯的细钩)。一会儿,连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一面锣)。

师:(耐心听学生讲完,同时板书)刚才这位同学基本上把月亮的变化过程讲出来了,很不简单!不过,他说的是不是完全正确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的这部分内容读读看。

生:(读书)

师:教师还是请这位同学来回答。

生:我刚才说错了,应该是“接着,像镰刀,像眉毛”,我搞反了。

师:你知错就改,真是好样的!那么,为什么应该先说像“镰刀”,后说像“眉毛”呢?让我们再来亲眼看一看月食开始时的景象,同时想一想月亮是怎样一点儿一点儿变化的,并注意听讲解。老师相信,只要同学认真看了,听了,想了,就会明白课本中为什么先说月亮像“镰刀”,后说像“眉毛”的。

生:我知道原因了。我看到月亮开始很圆,后来越变越小,而镰刀比眉毛大,所以要先说像“镰刀”,后说像

“眉毛”。

师“你讲得精彩极了!是啊,课文中的这么多“像”,不但把月亮的样子写得很美,而且一个都不能随便交换位置,用词是多么准确呀!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4小节。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