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保险市场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4年保险市场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284692102de2bd9605889e

2013年财险市场回顾与2014年展望

本文作者:公司战略发展部 郑青松

回顾2013年,受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汽车市场加快发展、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等因素影响,财险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趋势。但同时受到竞争加剧、监管弱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行业盈利水平明显下滑。展望2014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财险市场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市场运行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

一、2013年财险市场发展回顾 (一)市场成长性分析 受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汽车市场加快发展、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等因素影响,今年财险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趋势。财险市场全年保费收入6481.2亿元,累计增速17.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2013年财险市场成长性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从宏观经济看,经济企稳回升,拉动商业非车险业务整体增速从低迷逐步出现复苏迹象。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企业投保积极性下降,对企财险、船货险等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业务造成较大影响。但是工程险上半年增速从去年的负增长迅速提升到同比增长28%,下半年仍然保持较快增速局面,反映出政府去年实施的微刺激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交通类基础设施投资形成明显拉动。随着我国宏观经济逐步出现积极变化,商业非车险业务在下半年呈现复苏迹象,企财险增速从6月底的4.4%稳步提升到12月底的5.1%。但是由于国际贸易形势尚未出现明显改观,船货险业务全年增速仍然低迷。

二是从汽车市场看,车市恢复性增长、社会风险保障意识增强拉动车均保费提升,带动车险业务增速明显提高。汽车市场在2013年摆脱了过去两年的低迷状态,在2014年出现恢复性增长,车市景气度明显回升,拉动车险保费年底累计增速达到17.9%,较2012年全年提高3.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尽管电网销渠道占比继续提升,但由于汽车消费结构升级、客户风险保障意识的持续增强,单保交强险车辆占比进一步下降,车均保费不断增加,也是拉动车险业务增速提升的重要原因。

三是从政策环境看,政府日益重视社会管理和保障民生,推动政策支持型业务继续快速增长。新一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通过扩大补贴险种、区域、加大补贴力度等方式加强保险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国务院发布《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指导意见》,要求加大金融保险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利用保险机制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良好政策环境推动农险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险业务加快发展,12月底,农险累计增速达到27.4%。《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各地根据区域现实情况相继出台政策进行招标试点,大病保险在全国逐步铺开,并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全面铺开,目前已有27个省份开展大病保险招投标,带动健康险专项业务快速发展,12月底健康险累计增速达到62.9%。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和发文,鼓励开展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责任险种,短期出口信用险试点放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四是从社会发展看,产品和渠道创新激活潜在保险需求,推动个人非车险业务较快增长。市场主体加强产品创新,推出家庭保险保障计划,同时大力拓宽银保、综拓、电网销渠道,家财险、意外险等个人业务增速明显提高。12月底,家财险、意外险累计增速分别为33%、19.3%。

五是从区域发展看,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梯度推进,中西部地区市场增速较快,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市场增速相对较慢。由于汽车市场进入较快发展阶段,交通类固定资产投资愿望强烈,以及中央对中西部政策性保险业务的扶持力度较大等原因,中西部市场增速较快,明显快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

(二)市场盈利性分析

受竞争加剧、自律弱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行业盈利仍处在下行通道。全年行业综合成本率超过99%,同比明显上升,其中车险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出现近4年来的首次承保亏损。今年财险市场综合成本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从竞争环境看,行业非理性竞争加剧。今年财险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在市场下行周期,各市场主体在平衡业务发展与经营效益之间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和策略调整。部分主要同业和中小保险公司实施激进的市场策略,行业非理性竞争加剧,承保费率持续走低,业务获取成本不断提高,车险零配件和工时费攀升,造成行业盈利能力下滑。

二是从监管环境看,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针对资产端对保险投资的监管和负债端对产品定价机制的监管两大重点,监管部门抓紧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定价机制、资金运营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2013年,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加紧研究推进,尚未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但同业为应对费率市场化时代的到来,积极争抢业务以期掌握主动权,客观上加剧了市场竞争。

三是从自律环境看,行业自律面临转型。今年,因保险行业自律行为被认为涉嫌达成垄断协议,一些地方的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机构受到反垄断调查。在这一新形势下,行业自律面临从监管主导向市场主体自发组织的自律转型,从传统的竞争结果自律向保险公司经营行为自律转变。在转型过程中,部分地方的行业自律出现真空,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加速侵蚀保险产业链,中介日益议价能力增强,抬高手续费率,推动零配件和工时费上涨,同时行业缺乏合力,非理性竞争加剧,对行业盈利造成不利影响。

四是从灾害事故看,今年我国自然灾害明显偏重。今年属于自然灾害严重年份,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灾害异常性特征显著,汛期呈现南旱北涝的灾害格局。8月的东北洪涝灾害和下半年频发的东南沿海的强台风袭击对财险业造成较大损失,企财、工程、农险等险种赔付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二、2014年财险市场发展展望

面向2014年,财险市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监管环境、业务和盈利结构、竞争模式都将逐步发生变化,并将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产生深刻影响。

(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财险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未来十年的改革描绘了宏伟蓝图,此轮改革在范围和力度上都是空前的,为财险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央持续重视保险对三农发展的支持作用和加强保险的社会管理作用,将推动政策支持型业务在2014年继续快速发展。第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预计2014年各级政府将进一步提高农险财政补贴比例、扩大补贴品种。2013年我国农险按承保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计算的标的渗透率在50%左右,远低于美国的80%以上,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农险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二,中央明确要求“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2014年各省进一步扩大大病保险试点范围,部分省份计划全面推开,将进一步深入推动大病保险发展,预计全行业市场增量保费将从2013年的60亿元扩大到100亿元左右。第三,中央明确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

设。从功能作用看,责任险是现代法治体系的重要支柱,对于现代损害赔偿制度和民事责任体系的有序运转不可或缺,法治中国建设必将全面推进责任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与美国相对比,我国的责任险业务保险深度只有0.04%,占财险行业保费的比例仅3.5%,远远低于美国的0.47%和13%,发展空间巨大,特别是与民生领域密切相关的公众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在2014年将因政策推动而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第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2014年可能会进一步放开短期出口信用险经营资格,并将出台政策推动国内贸易信用险业务发展。

(二)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保险需求进一步扩大

2014年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改革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城镇化红利、内需红利和改革开放红利等将进一步释放,保险业也将在服务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提升行业发展潜力。第一,宏观经济有望企稳回升,企财险、工程险等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险种的保源将扩大。在外贸形势回暖的预期下,船舶货运险有望逐步走出低谷。第二,汽车市场仍然处于景气周期,私家车需求依然强劲,商用车复苏趋势逐步巩固。尽管不少一二线城市已经或即将实施限购,但限购预期将继续推动汽车销量的提高,即便在实施限购之后,城市家庭购买需求升级换代,推动中高端车销量扩大,将推高平均车价,进而拉动车均保费的提升;城市居民保障意识不断增强,单保交强险占比下降,投保商业车险附加险品种数和保障额度进一步上升,也将拉高车均保费,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限购的影响。三四线城市是新一轮车市景气的主要拉动力量,由于居民购买力逐步提升、家庭用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三四线城市车险业务将持续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不到100辆,远低于发达国家500辆以上的水平,因此尽管由于汽车保有量增速下降导致车险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仍将较快发展。第三,国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提升,特别是大城市居民风险保障意识正在迅速增强,中高收入人群对家庭财产保障、自身权益保护和以及个人法律责任维护等日益重视,将促进家庭保险、个人意外健康险、个人责任险等业务的较快增长。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个人非车险业务发展严重滞后,有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三)监管机构市场化改革方向明确,将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4年,保险监管单位将深度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预计将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改革在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和准备之后,2014年很可能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预计车险责任范围将会扩大。如果允许部分保险主体开发自主条款,车险费率水平将受到影响,车险保费充足度进一步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将有效激发财险行业的产品服务创新,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影响深远。第二,交强险制度改革有利于减轻交强险长期大幅亏损的状态,科学衡量区域风险,奠定未来交强险健康发展的基础。第三,政策支持型保险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巨灾保险制度目前在一些地区已经进入试点阶段,2014年将体现出阶段性成效。农险方面进一步落实《农业保险条例》,加强市场主体和产品服务管理,可能会出现市场主体增加、扩大保险责任、简化理赔条件、提高理赔服务标准与降低费率并行的趋势,在建立农险大灾准备金的背景下,农险盈利水平可能会进一步下降。第四,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建设不断深化,这将有助于推动部分市场主体向专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第五,保险监管体系改革持续推进,保监会已经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改革的领导和统筹协调,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产品监管、公司治理监管、保险集团监管等方面将有明显突破。第六,保险资金运营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并显现效果,这将有助于

推动我国保险盈利结构向发达国家靠拢,在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提升投资收益率和收益稳定性的同时,也将对承保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资本市场向上,一些市场主体可能会出现现金流承保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将刺激市场竞争。

(四)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同业竞争模式逐步转变 第一,行业自律转型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在2013年的基础之上,部分地区传统的、监管主导的自律模式将逐步弱化,行业自律需要各市场主体自发组织实施,并将从竞争结果自律向竞争过程自律转型。但这一转型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行业自律转型过程中,各市场主体加大费用投入,降低承保费率的趋势很难迅速得到扭转。

第二,车险市场成为竞争焦点,盈利水平受影响最大。延续2013年的发展趋势,业务占比最大、费用投入最为敏感的车险业务将继续成为各市场主体的必争之地,主要表现为车行和中介销售费用投入进一步增加,零配件和工时费不断上涨,变相降低费率、突破新车自律的行为持续增加,车险业务销售费用率和折扣率下降并存,市场保单质量进一步下降。

第三,保源行政分割蔓延,市场竞争重点从传统业务向新兴业务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当前,地方政府为背景成立区域性保险公司方兴未艾。同时,保监会已经拟定《关于自保公司监管有关规定的通知》,允许盈利状况良好的大型工商企业成立自保公司。继电力系、金融系、央企系之后,地方系和自保公司成为未来保源行政分割的重点。在车险、财产险等传统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盈利水平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各市场主体的竞争重点向盈利水平较好的新兴业务倾斜,市场竞争加剧将逐步体现在各险种市场上。

(五)产业链竞争范围扩大,竞争层次逐步升级

延续2013年发展趋势,汽车产业链加速向保险产业链渗透。车商垄断新车保险客户资源的现状难以改变,在市场主体加大竞争力度的情况下,车商将继续推动手续费以及零配件价格、工时费上涨,蚕食车险利润。由经纪公司主导的招投标模式正在从企业大客户向政府业务、承运人责任险等分散性业务扩展,压低保险公司的议价能力。2014年,如果保险行业未能形成合力实施自律,汽车厂商、经销商及其他保险中介机构将继续侵蚀保险产业链。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向保险行业加速渗透,未来存在颠覆保险商业模式的可能。互联网企业凭借对大量客户资源和客户数据的掌握,正在不断探索新模式开展保险经营,未来将体现在客户精准营销、风险精准识别、成本优化等各个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每家传统市场主体都构成挑战。2014年,透过众安在线的经营,互联网企业在网络细分客户群营销上的策略将露出端倪。

(六)服务竞争日益成为重要竞争手段 在市场盈利水平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对优质客户的争夺更加激烈,体现在竞争手段上,将表现为价格竞争、费用竞争进一步向服务竞争转变,服务制胜理念成为行业共识。第一,各市场主体以理赔和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建立客户服务规范和客户服务标准,持续强化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第二,附加道路救援、代理年检、代驾等增值服务逐步普及,在标准化客户服务界面的基础上行业进一步构建差异化的客户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第三,利用新科技手段提升客户体验,在移动平台和应用程序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建设一体化、网络化的客户服务平台,打造互动式的客户体验,以增强客户黏性,提升客户服务。

(七)区域竞争重点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省份梯度推进

2014年,从各区域成长性看,由于政府投资力度较大和汽车销售向三四线城市转移,中西部省份市场增速总体将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沿海地区受汽车升级换代、车险产品渗透率较快提升、财政实力充足推进政策支持型业务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总体也将实现较快增长;中心城市由于汽车保有量增速较慢、政策支持型业务较少,增速相

对较慢。从各区域盈利性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自律和强监管格局被打破,市场竞争加剧,费用率将快速上升;而中西部地区大多仍处于较强的自律环境中,盈利性将好于全国平均。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盈利性,将吸引各市场主体投放更多的资源,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和市场同业竞争重点西进,中西部地区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