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6年)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6年)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34ad85312b3169a551a4b8

第18课 玩 偶 教学目标:

情意:欣赏玩偶,感受它们的妙趣横生,体验玩偶带来的乐趣。 认知:学习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偶。 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创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材料本身的形状、色彩和性质,根据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玩偶形象。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播放木偶剧。

2.讨论: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它的颜色和表情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3.交流:学生说说看过以后的感受,谈谈自己以前看过的木偶剧

4.观看:教师带来一个箱子,学生猜里面是什么?从中取出玩偶范作,学生欣赏。 5.观察:这些都是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 6.欣赏讨论:

各种费旧材料适合做什么?如瓶子、纸盒适合做身体,毛巾小袜子等适合做玩偶的衣服。 7.教师示范:重点讲解制作方法和小技巧。 8.学生制作:

(1)明确作业设计要求: ① 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小玩偶。

② 巧利用妙材料的形状、色彩和性质,进行有趣的联想,为创作服务。 ③ 用做好的小玩偶来表演节目。 9.展评完善。

21

第19课 偶戏(一)

教学目标: 情意:

通过学习,了解偶戏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保护和继承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和责任感。 认知:欣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 技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并熟悉偶戏这门传统艺术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 教学过程:

1.通过影象资料的欣赏导入。 2.出示示范作品赏析: (1)提线偶 (2)杖头偶 (3)布袋偶 (4)皮影

让学生对偶戏产生探究的兴趣。

3.通过讨论分析自己带来的材料,学习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偶戏人物形象。 4.学生进行制作。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制作的偶戏人物,自编自导一出偶戏。

作业设计要求 1. 欣赏偶戏图片,根据所学知识,了解偶戏的种类。 2. 讨论、分析偶戏的种类和制作特点并动手制作一两个偶戏角色 6.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22

第20课 偶戏(二)

教学目标:

1.情意:组织进行偶戏表演,激发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认知:学习用各种方法创作偶戏中的角色。 3.技能:引导学生自编偶戏故事, 设计偶戏角色造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根据剧本的角色,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偶戏中的角色。 难点:在学会做布袋偶的基础上,怎样做提线偶人。 教学过程

1.欣赏提线偶戏资料;《三个和尚》动画片。 (1)找三个和尚的形象特点。 (2)环境特点

2.启发学生新编《三个和尚》的故事

(1)你能利用三个和尚的形象特点发挥想象力,新编一个故事吗? (2)讲故事并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表演提线纸偶。 3.分析制作方法和要点。 (1)为什么叫“提线纸偶”? (2)提线控制偶戏形象的哪些部位? 4.艺术实践

(1)学生设计制作三个和尚的形象。 (2)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要求 1. 写个小剧本,也可以挑选一个现成的童话剧本。根据剧本的角色制作戏偶。 2. 排演偶戏。用不同声音为角色配音。在排演中体验戏中人悲欢离合的情感。 3. 绘制偶戏演出的招贴画、戏票、说明书。 教后小记: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