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17课+原毁+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17课+原毁+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c02e8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d

原毁 导学案

整体探究

1.文章谈古之君子的态度时用的是“责己”、“待人”,而在谈“今之君子”时却作了一个颠倒,变为“责人”、“待己”,一字之差,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虽是一字之差,表现却恰好相反,同时也给论证提供了便利:只需点明其与古之君子的态度相悖即可。例如,对人的缺点,一个是“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一个是“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对人的优点,一个是“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个是“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等等。最后得出结论: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的实质是“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对自己比对普通人的要求还低,而对他人却拿圣人的标准来衡量。当然,这种人连对己也谈不上自尊,更何况他人了。行文至此,在充分摆事实、讲道理之后,突然用一评论句收束,简洁有力,而又见得跌宕有致,开合自如,诚非大手笔不能为之。

2.文章第三段对全文来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第三段揭示出人们的思想根源之所在,也挖掘出产生此种心理的内在机理。“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一句是根源所在。可以说本段是前两段的延伸和深化。

3.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其国家可几而理欤”,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在论述比较了古今君子的不同以及产生这种不同的根源之后,在结尾提出“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其实,这是作者写作的意图之所在,也是作者儒家入世理想的积极体现,即为国为民而忧时忧世的思想体现。

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待人也轻以约 约:简约 .

B.就其如舜者 就:仿效 .

C.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重:严格 .D.即其新不究其旧 究:探究 .【解析】 究:追究。

【答案】 D

2.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闻古之人有舜者 .则或咎其欲出者 .B.求其所以为舜者 ..所以游目骋怀 ..

C.后世无及焉 .

盘盘焉,囷囷焉 .

D.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解析】 A项,都是代词,……的人;B项,表原因/所用来……的(方式、礼节等);C项,第三人称代词,他/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项,语气词/通“于”,引出比较的对象。

【答案】 A

3.下列各项对文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是“古之君子”的表现特征,也是本段的中心论点。

B.文章以一向被古人尊为圣君或圣贤的舜和周公为例,这就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性,因为取的是楷模,是无可非议的典范。

C.于人“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这是对他人缺点的态度;而对他人的优点却唯恐其做了好事而得不到应有的利益。

D.本段通过对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正确态度的分析,阐述了本文的正题,第二段探求谤毁之源的对象是“今之君子”的态度,对本段起到了恰如其分的衬托作用。

【解析】 “阐述了本文的正题,第二段探求谤毁之源的对象是‘今之君子’的态度,对本段起到了恰如其分的衬托作用”错。第二段是本文的正题,此段对第二段起了一个衬托作用。

【答案】 D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懈怠;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喜欢做好事。

(2)那个人能够这样,就算得上是个好人了;能够擅长这个,这也就完全称得上是个有技能的人了。

活学活用

运用对比论证,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突出一个主题,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课后知能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几乎(jǐ) 惟懼(jù) ..懈怠(dài) 尧舜(yáo) ..B.通衢(qú) 应该(yìnɡ) ..诽谤(fěi) 懦弱(nuò) ..C.忌妒(jì) 惟妙惟肖(qiào) ..阐述(chǎn) 揣测(chuǎi) ..D.爱憎(zēnɡ) 廉洁(lián) ..称心(chèn) 苛刻(kē) ..

【解析】 A项,“几”读jī;B项,“应”读yīnɡ;C项,“肖”读xiào。 【答案】 D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周:全面 .B.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 病:缺点

C.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 图:考虑 .D.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众人:许多人 ..【解析】 众人:一般人。

【答案】 D

3.下列加点词的话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故人乐为善 .B.若乃卑轩洞开 .C.即其新不究其旧 .D.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

【解析】 A、C、D项,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是名词用作状语。 【答案】 B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B.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C.将有作于上者

D.能有是,则足为良人矣

【解析】 A、B、D项,都是判断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

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详,故人难于为善 详:详细 .B.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用:使用 .C.而以圣人望于人 望:要求 .D.必其人之与也 与:同党 .【解析】 用:才用,才能。

【答案】 B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之君子则不然 .②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 .B.①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 .②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 .

C.①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②而以圣人望于人 .

D.①是故事修而谤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