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c9690841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8

小学优秀教案

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1、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准备:

小黑版、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教材创设的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量角度。

2、小组活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30页的表格中。 3、汇报测量结果和得到的结论。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o。 4、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正好等于180o呢? 小组活动探索方法。 5、得出结论。 三、试一试: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o,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 四、练一练

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判断题中的三个三角形说的对吗? [板书设计]

小学优秀教案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 结论:

课 时: 第 5课时 课 题:三角形边的关系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3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兴趣。

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小学优秀教案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准备:

小黑版、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从邮局到杏云村那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 生:走路线a最近。因为……

师:在生活中人们都愿意走近路。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同学们都认为路线a最近,路线b加上路线c一定比路线a远。那么,是不是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活动:在填一填中画几个三角形,量出它们的边长,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书上有一个范例,可先讨论一下,再做。 2、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1题: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 第2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填一填: 结论:

小学优秀教案

课 时: 第6课时 课 题:四边形的分类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3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兴趣。

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