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全部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全部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5feb13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f

由于p是真命题,且q也是真命题,所以p∧q是真命题, p∨q也是真命题.

(2)p∧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也可简写成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p∨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也可简写成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平分.

由于p是真命题,且q也是真命题,所以p∧q是真命题, p∨q也是真命题.

(3)p∧q:35是15的倍数且35是7的倍数. 也可简写成35是15的倍数且是7的倍数. p∨q: 35是15的倍数或35是7的倍数. 也可简写成35是15的倍数或是7的倍数.

由于p是假命题, q是真命题,所以p∧q是假命题, p∨q是真命题.

说明,在用"且"或"或"联结新命题时,如果简写,应注意保持命题的意思不变. 例2:选择适当的逻辑联结词“且”或“或”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2)2是素数且3是素数;(3)2≤2. 解略.

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2)是A的子集且是A的真子集;(3)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4)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略.

(四)、练习:P20 练习第1 , 2题

(五)、课堂总结:(1)掌握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p q P∧q P∨q 真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六)、作业:P20:习题1.3A组第1、2题 五、教后反思:

第六课时 1.3.2 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非”解决问题;(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本节课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中严密性品质的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难点: 1、正确理解命题 “¬P”真假的规定和判定.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 “¬P”.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三、教学过程: (一)、思考、分析

问题1:下列各组命题中的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 ①35能被5整除; ②35不能被5整除; (2) ①方程x+x+1=0有实数根。 ②方程x+x+1=0无实数根。 学生很容易看到,在每组命题中,命题②是命题①的否定。 (二)、归纳定义

1、定义: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定”。

2、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间的关系 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分析前面所举例子中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两个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的一般规律。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第(1)组命题中,命题①是真命题,而命题②是假命题。 第(2)组命题中,命题①是假命题,而命题②是真命题。

由此可以看出,既然命题¬P是命题P的否定,那么¬P与P不能同时为真命题,也不能同时为假命题,也就是说,

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p必是真命题;

2

2

3、命题的否定与么区别?

p ¬P 否命题的区别:让学生思考: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否命题有什

真 假 假 真 命题的否定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命题的否命题是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进行否定,因此在解题时应分请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例:如果命题p:5是15的约数,那么命题¬p:5不是15的约数; p的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5,则这个数不是15的约数。

显然,命题p为真命题,而命题p的否定¬p与否命题均为假命题。 (三)、例题分析

例1 写出下表中各给定语的否定语。

若给定语为 等于 大于 是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其否定语分别为 分析:“等于”的否定语是“不等于”;“大于”的否定语是“小于或者等于”;“是”的否定语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语是“不都是”;“至多有一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两个”;“至少有一个”的否定语是“一个都没有”。 例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p:y = sinx 是周期函数; (2)p:3<2;

(3)p: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

解析:(1)¬P:y = sinx不是周期函数;假命题;(2)¬P:3≥2;真命题;(3)¬P:空集不是集合A的子集;假命题。 (四)、练习巩固:P20 练习第3题

(五)、小结(1)正确理解命题 “¬P”真假的规定和判定.(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 “¬P”.

(六)、作业 P20:习题1.3A组第3题 五、教后反思:

第七课时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或且非

一、教学目标: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复合命题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及复合命题的构成。

教学难点: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前面我们学习了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形式等简单命题的基本框架。本节内容,我们将学习一些简单命题的组合,并学会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问题1: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不是,请你将它改为命题的形式 ①11>5 ②3是15的约数吗? ③0.7是整数 ④x>8 (二)、活动尝试

①是命题,且为真;②不是陈述句,不是命题,改为③是3是15的约数,则为真; ③是假命题 ④是陈述句的形式,但不能判断正确与否。改为x≥0,则为真;

例如,x<2,x-5=3,(x+y)(x-y)=0.这些语句中含有变量x或y,在没有给定这些变量的值之前,是无法确定语句真假的.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有的逻辑书也称之为条件命题)。我们不要在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上下功夫,因为这个工作过于复杂,只要能从正面的例子了解命题的概念就可以了。 (三)、师生探究

问题2:(1)6可以被2或3整除;(2)6是2的倍数且6是3的倍数;(3)2不是有理数;

上述三个命题前面的命题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比前面的命题复杂了,且(1)和(2)明显是由两个简单的命题组合成的新的比较复杂的命题。

命题(1)中的“或”与集合中并集的定义:A∪B={x|x∈A或x∈B}的“或”意义相同. 命题(2)中的“且”与集合中交集的定义:A∩B={x|x∈A且x∈B}的“且”意义相同. 命题(3)中的“非”显然是否定的意思,即“2不是有理数”是对命题2是有理数”进行否定而得出的新命题. (四)、抽象概括

1. 逻辑连接词:命题中的“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2

2. 复合命题的构成:简单命题: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