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静物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色彩静物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2b473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9

无生的)也幻现为三维的“立体”而罗列其中,看这种绘画,如同我们看窗户外面一片景色 一般真实,或如清代邹一桂所说: “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西方美术术语中的“幻 象”(illussion)一词,就是指这种手法。为了写实逼真和显现“幻象” ,西方画家不仅孜孜不 倦地从事创作实践,还得依据自然科学原理而研究许多技法理论,即明暗投影,人体解剖, 色彩原理,焦点透视,空气远近法等等。另外,在 1 4~1 5 世纪,能粗能细,色彩丰富的油 画技法渐臻成熟,更促进了写实绘画的发展。从 1 5 世纪到 1 9 世纪约 5 00 年间,西方写实 绘画名家辈出,杰作如林,很光彩地在世界美术史中确立了地位。抽象绘画出现在本世纪之 初而与传统的写实绘画抗衡,这是一种“激变” 。但在“激变”之前却也有渐变或者缓冲的 过程,那是在 19 世纪后半期。那个时期中出现了印象派。从文艺复兴到那时的 400 多年间, 许多写实绘画的手法或课题, 在许多大师手中已经运用自如, 只剩下 “光色变化” 这个课题, 留待印象派画家去深入探索, 尽情发挥。 印象派其实是西方写实绘画追求视觉真实感之合乎 逻辑的发展,以艺术观而论,它仍然遵循着达-芬奇忠实摹绘自然的信念。但是印象派不重 视历史故事等文学题材, 着眼于表现光色变化而减弱了对于物像实体和细节的描绘, 笔触疏 朗而富于节奏感,这种画风使渐趋凝固的写实绘画体系出现了裂缝。 “后

印象派”的三位画 家(塞尚,凡.高,高更)出于印象派而一反印象派那种仍然忠实摹绘自然的客观态度,才真 正向现代绘画跨进了一大步。他们的绘画艺术介乎写实与抽象两极之间,自具独特的价值, 但也不妨说他们给本世纪的纯粹抽象绘画开辟了道路。 过去数百年中, 西方画家由于忠实摹绘物像, 并意图在二维平面上显现 “三维空间幻象” , 曾经利用光学器材“暗箱”(camera obscura)作为辅助工具。后来“暗箱”发展成为照相机, 在 19 世纪后半期已普遍使用。照相机摄取自然景象和显现\三维空间幻象\,易如反掌,尽 管不能完全取代写实绘画, 却也引起许多写实画家们不小的震动和反思。 西方写实绘画之所 以“盛极思变” ,多半也由于摄影术的挑战。 对于过去数百年西方写实绘画来说,现代的抽象绘画可以说处处“反其道而行之” 。例 如,写实绘画主张忠实摹绘自然物像,抽象绘画却摈弃对于自然物像的再现;写实绘画在二 维的平面上显现三维空间的“幻象” ,抽象绘画却决不考虑这个课题。在写实绘画作品中, 一般都有故事情节(西方评论家称之为“文学内容”),就是在印象派,后印象派,乃至野兽 派的作品中, 也可以看到风景, 静物, 人物肖像和生活场面, 在抽象绘画中这些却不见踪影。 抽象画家将写实绘画中那些重要因素褫夺殆尽,当然并非意图“改造”写实绘画,而是要另 起炉灶,别创新体。在抽象绘画作品中,起

主要作用的是“笔道道”(线),圈圈点点,色块, 几何形体等“形式因素” ,它们并非用于摹绘自然物像,而是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而唤起心 中审美情感的共鸣。画面是一个框架(一个有限的特定的空间),在这个框架中,几何形体的 种种不同结构, “笔道道”的势劲(force),圈圈点点的疏密,色调的冷暖,都造成种种韵律 感和情调,都寄托着画家的匠心,表现出情感的波动。在抽象绘画核心任务康定斯基的理论 著作中,常将音乐原理比拟抽象绘画,甚至认为绘画应该完全音乐化。他的主张未必完全合 理,但这种说法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绘画。 通过对 20 世纪部分艺术家、 艺术流派的了解, 并不是为了给出某一个好的或坏的评断。 就色彩的学习和训练而言, 印象派的创新在于追求对光的捕捉, 后印象派的出现便完全改观, 那种只忠实记录光影印象,缺乏内在情感而偏向客观,不具想象力,缺少叙事及文学性,同 时抛弃对永恒性事物主题的追求。所谓后印象派其实就是想超越并扬弃印象派,艺术并不 局限于光影,平涂色块取代光照射下的立体面,主观的又重新被重视。这又为表现主义、野 兽派开辟了道 路,想象力复活,超现实随之出现。构成的重现又引导日后立体派、抽象主 义、新的或更新造型的萌芽。 在这过程中艺术家对色彩表现的形式及内容, 是多方面的, 从色彩在平面上的表现到立 体、空间中的表达,从使用颜料到利用各种综合材料,

使其色彩能够赋予最大能量的视觉传

达, 从视觉的直觉重现到对色彩的感觉联想、 错觉甚至幻觉都有很好的表现。 汲取其中风采、 智略、机灵,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应用。 第二章

立体◆空间——色彩训练

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一个立体的空间环境里,去体验、感受色彩真实的全貌。寻 找色彩赋予我们视觉上的各种神奇的奥秘。 第二个章节主要是以某一立体物和空间环境作为包彩训练的主要切入点, 使学生进一步 理顺色彩在实际立体物及空间环境中的相互关系, 在对色彩多方面的实践训练中去感知、 发 现, 依据某个立体物或某一空间环境作为自己所要表现其色彩的作用和意义的媒体, 撕开平 面色彩画幅的表层,进入三维和多维的色彩缤纷的天地,施展学生们对色彩表现的欲望(课 时为 40 学时)。 其中, “立体、空间一一色彩训练”分为两部分:一,平面色彩绘画的立体转换,色彩 在立体物上的表达。二,色彩在空间环境中的表现,色彩与空间环境。训练的手法和形式也 是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