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下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毛概下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3a6717cc7931b765ce154c

28.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在本质上是( )。

A.防止国家政权侵犯人民自由的手段 B.各阶级分掌统治权

C.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内部职权分工 D.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正确选项】CD

29.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 )。

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D.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正确选项】ABCD

30.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和最高类型的民主,原因在于( )。

A.民主权利主体的空前广泛性 B.民主行使范围的空前普遍性 C.民主权利的空前真实性 D.民主与集中的内在统一性 【正确选项】ABCD

31.一个国家的主权和人权的正确关系是( )。

A.人权高于主权

B.人权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C.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

D.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正确选项】BCD 32.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具体包括( )。 A.自由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自由

【正确选项】BD

3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在线与网民进行了交流,最近有很多的政府官员,利用互联网跟百姓沟通,这种网络表达体现了( )。

A.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B.反腐倡廉的新通道 C.民主政治体系的新形式 D.密切干群关系的新方式 【正确选项】ABCD

三、分析论述题

1.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践,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

- 21 -

一。

【答案要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绝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2.下面是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材料 材料1: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只占13%,1995年为29%,而2009年已提高到46%。同时,在江苏、山东等地的地方人大代表选举中,已在探索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实践证明可行。

材料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材料3:

中国日报网消息: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10年3月14日上午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明确取消城乡差别,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根据修改前的选举法,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比1。目前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民代表的数量十分有限。

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修正案还对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比例作了相应的规定。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的实践,谈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实际,谈谈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谈谈你对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理解。 【答案要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这个制度受到破坏,人民当家作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状况明确提出了完善

- 22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措施: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这就为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明了方向。

(3)目前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出的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1

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原民建中央主席,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谈到我国政党制度,他深有体会地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海外有评论说中国的民主党派人士在政府任职多是“坐虚位”、“无实权”,成思危说,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中国的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在担任化工部副部长的时候,我对自己负责范围内的工作是完全有权作出决策的。作为全国人大常会副委员长,我负责证券法、农村金融的执法检查。我和中国共产党党籍的副委员长一样,也是独当一面的。” 材料2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共有18.7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其中,全国人大常委员副委员长6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5人。2人分别担任国务院科技部、卫生部部长。2007年有18人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国家机关部委领导职务副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内容不断充实,程序逐步规范。据统计,1990年至200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直接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就有287次,其中,党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或出席的就有85次。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向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建议2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如关于三峡工程、耕地保护、两岸“三通”、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材料1、材料2摘编自《光明日报》

(1)从“打橄榄球”和“唱大合唱”的形象比较中,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2)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答案要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

- 23 -

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我国政党制度本身的特质中蕴含着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第一,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我国国体相适应,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第二,我国政党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代表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我国的政党制度能够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有效地吸纳新兴社会阶层、整合各种政治力量,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加快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成就,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2)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积极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第一,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执政党的工作实行民主监督,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广泛开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建言献策。

第二,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第三,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要在实践中关注民生,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第四,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要发挥自身力量,为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起到积极作用。

4.下面是关于治国方略的论述 材料1:

孔子十分重视德治的作用。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2: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我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有自己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同时要充分发挥以德治国的重要作用。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摘自《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谈谈你对“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理解。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答案要点】(1)以德治国就是将德治作为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2)法治和德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把二者有机地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