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说课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说课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40776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9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稿

黑河小学 李 龙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单元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的内容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在每一部分的内容中又有分支内容,其中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是重点内容。

二、知识的立体式整合:(本单元与以前旧知识和下一单元的联系)

1、横向整合

小数乘法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部分的知识是按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安排的。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究归纳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用小数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比较熟练计算小数乘法以后,引入连乘、乘加、乗减两步计算,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同时这一单元的内容又为小数除法提供验算方法,为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提供计算依据。

2、纵向整合

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教材由浅入深的进行安排。在二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安排了整数乘法的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四

年级下册安排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教学,使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且能对小数进行熟练的加减计算,尤其是小数点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为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也为求积的近似值提供了方法。在五年级下册安排了小数除法。教材这样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知识螺旋上升的特点。

基本的教学技巧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1/100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

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二、说教法

1、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教学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教学重点的突出与强化。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导入—探索—练习三步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分析小数乘法与整数运算乘法之间的联系。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学习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利用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定律经过推理验证的出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在教学中注重旧知识的迁移,注重知识的整合。

1、说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 启发与发现相结合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动手实践,在体验中交流中发现规律。 一、 说学法 1、

说本班学生的学情

本班共有16名学生,其中男生9人,女生7人。每次考试有8人能够达到优秀。6人能够达到及格。有2人徘徊在及格边缘。其中后面二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习惯差。基础薄弱,尤其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差,每次考试应用题都不分析提议随意下笔的分总停留在0分到

5分之间造成成绩低下。

2、说如何开展分层推进和分类教学。

1、 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分清层次,以动态的眼光确定学生层次,随时制宜学生的发展变化。

2、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对于后进生要求他们学号书本上的基本知识,能解答基本的、单一的具有模仿性的习题。

3、 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批阅作业,发挥优生的优势,建立帮扶小组。

4、 说学法指导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分析学生学情及学困原因,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简单知识做到吃透充分掌握。

3、 加强应用题教学,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方法,会找出题中的关键句和列出数量关系式。尽量避免程式练习,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知识素材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