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4ca09a240c844769eaee76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第二学期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乘法 总课时数 6 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以及相应的口算,即口算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几十几乘几百。 教学 目标 2、使学生在思考、交流和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口算和估算。 教学 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分两段安排:先安排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安排例2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包括口算几百乘几十或几十几、几百几十乘几十)。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笔算和口算方法 2.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主课题渗透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掌握算理 通过探索练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笔算、口算、估算。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第二学期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升和毫升 1、认识升和毫升,会进行一些液体容量的测量。 教学 目标 2、把升和毫升作为计量单位单独设置单元,体会容量的含义,认识计量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换算。 总课时数 5 教学 重难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与毫升。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主要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教材中,都安排在体积计算之后。考虑到容量与容量单位在生活里经常出现,学生会经常接触,同时也和长度、质量的含义及计量单位一样,单独认识和学习是可行的,只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容量,通过容量的多少又可以认识容量单位。 本单元之后,还结合安排实践活动“美妙的杯琴”,让学生调整水杯里的水,制作“杯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具体实际体验容量和认识容量单位 2.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 3.重视估计容量多少,发展空间观念 4.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性,注意综合性 主课题渗透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

在探究合作中认识升和毫升并掌握他们之间的进率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第二学期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三单元 1、教学三角形及其特征。 教学 目标 2、掌握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的内角和。 3、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学内容(课题) 三角形 总课时数 5 教学 重难点 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指定的三角形和底边上的高。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过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内容分四段安排:第一段通过例1、例2形成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第二段通过例3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第三段通过例4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四段通过例5、例6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现实情景和实际操作认识三角形及其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 3.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探索、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 ◆计算出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和,并引发联想 4.亲身感知并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性 5.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主课题渗透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3

在探究合作中认识各种三角形并掌握他们的特征 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及其相应特征。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第二学期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混合运算 1、教学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并认识中括号。 教学 目标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春游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 重难点 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熟练的计算。 总课时数 6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整数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这是在四上学习了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基础上安排的,也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通过例1教学不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第二段通过例2教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第三段通过例3教学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材结合混合运算,安排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已有认识学习运算顺序 2.适当安排比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课题渗透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在探究合作中掌握算理 联系实际问题或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含有三步计算混合运算顺序。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4

第二学期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教学 目标 2、使学生认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理解它的本质属性 总课时数 2 3、让学生按要求依据头脑里的表象画图,并通过多种画法,进一步深化图形特点的认识,强化图形的直观印象,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测量和画法。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是在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包括直观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之后,主要以平行线的认识为基础学习的。掌握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这些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例1、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第二段例3、例4,认识梯形和梯形的特征。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图形及各部分名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重视实践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主课题渗透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在探究合作中认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并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