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及防突培训教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一通三防及防突培训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5a273ab90d6c85ec3ac652

容器里。

5)存放爆破材料或装配起爆药卷的地点必须顶板完整、安全可靠,严禁乱仍雷管、炸药。

6)有条件时应有限采用安全性能高的电磁雷管。 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 二)拒爆

通电后雷管或药卷不发生爆炸的现象称为拒爆。 拒爆分为全网络不爆或单个雷管或炮眼内药卷不爆。 产生拒爆的原因

1)电源有问题。发爆破器发生故障或发爆器充电不足,发出的电流不足,使局部网络中的电流小于雷管的准爆电流。

2)电爆网路有问题,网路联接不合理,出现错连、漏连,网路中连接的雷管数超过了发爆器可能起爆的数目,网路中的裸露接头或破损处与外界导体、潮湿物体接触,造成漏电,雷管脚线的裸露接头相互接触造成网路中的雷管不爆。

3)爆破材料质量差,使用了不合格的雷管和炸药。如生锈的雷管或变质的炸药,以及在同意网路中使用了不同厂家生产的或同一厂家但不是同一批生产的雷管等。 4)装药操作不当。装药时,用炮棍送药用力过大,炸药被捣实,使其感度下降,因操作不当,雷管脚线被捣断或绝缘包皮被捣坏,造成短路或断路。 5)有水的炮眼未使用抗水型炸药,使炸药受潮变质。 预防拒爆的措施

1)经常检查发爆器具,保持良好性能,发爆器、爆破母线要执行专人使用专人保管。 2)实行雷管测试和炸药检查验收制度,不合格的不领取,不使用雷管箱内的旧雷管或不同批号的雷管。

3)按装药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装药。装药时要用木质或竹质炮棍,不能用金属物品代替。

4)做好爆破前的检查工作,尤其是对连接网路、发爆器和爆破母线作认真检查。 拒爆的处理方法

1)通电后全网路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发炮器上摘下,扭接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使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5min,使用延时电雷管时,至少等15min),才可沿着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2)处理拒爆时,必须在班组长的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因雷管桥丝折断或装有不导通的雷管时,可采用中间并联法进行处理,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的规定

1 A、由于联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联线起爆。

B、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C、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抽出原放臵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

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钻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炮眼。

D、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E、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 三)残爆和爆燃

残爆和爆燃是炮眼里的药卷未能正常传爆,部分炸药未能爆炸而形成的熄爆或快速燃烧的现象。

发生残爆和爆燃的原因

1)在装药时装了盖药和垫药,由于它们是在炮眼传爆方向的背面,所以往往不能起爆,即使起爆,盖药常常被抛到煤、岩堆中,或在燃烧中散落在煤岩堆上,垫药则被留在眼底。

2)装药时,炮眼内煤、岩粉未被清除,或因操作事物,致使炮眼内药卷受到阻隔或分离,影响了药卷间的传爆。

3)装药时,药卷被捣实,增加了药卷的密度,降低了爆轰的稳定性。 4)炸药质量不好或变质,及因炮眼被炸药受潮而失效。

5)雷管起爆能力不足,起爆后炸药达不到稳定爆轰,由于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爆轰中断,产生残爆或爆燃。

6)在深孔装药爆破中,由于管道效应而将爆轰方向末端药卷挤压死造成拒爆成为残爆。

预防残爆和爆燃的措施 1) 采取合理的装药方式。

2) 装药前必须将炮眼内的煤、岩粉清除干净。

3) 加强对炸药的检查的保管,不使用超期或变质的炸药。 4)装药时不要用炮棍捣实炸药。 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 四)缓爆

缓爆是指在通电后,炸药延迟一段时间(并非延期起爆的延期时间)才爆炸的现象。

缓爆时间可长达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如爆破人员误认为是放不响炮进入工作面检查,很容易造成伤亡事故。

缓爆的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炸药的爆炸反应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但由于起爆能量不足,炸药变质、装药过大或过小等原因,有的炮眼炸药被激发后不是立即起爆,而是先以较慢的速度燃烧,在热量和压力逐渐积聚升高到一定温度后,由燃烧转变为爆炸。 缓爆的预防措施

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必须再等到一定时间(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5min,使用

延期电雷管,至少等15min),才可沿线路检查原因,进行处理。

同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合格的炸药,起爆器充电要足,装药时按照规定装药即可预防缓爆事故的发生。

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 五)放空炮

炮眼内装药后,在爆破时未能对周围介质产生破坏作用,而是沿着炮眼口方向迸出的现象称为放空炮。 放空炮的主要原因

1)填充炮泥质量不好,如以煤块、煤岩粉和药卷纸等作填充材料或充填长度不合规定。致使炸药爆破后的爆破力克服不了炮眼最小抵抗线的阻力,而由炮眼口即阻力最小处冲出,造成放空炮。

2)炮眼的间距过大,炮眼方向与最小抵抗线方向重合,两者都会使爆破力由抵抗最弱点冲出,造成眼壁和炮眼口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空炮。 预防放空炮的办法

1)充填炮眼的炮泥质量及充填长度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炮眼的间距和孔深要合理,并根据煤、岩层硬度和炮眼的角度选择合适的装药量。 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 六)炮烟熏人

炮烟就是爆破后产生的烟尘,他既包含炸药产生的气体又包含炸药产生的煤岩粉尘。在炮烟浓度较大或长时间在含有炮烟的空气中工作,人体不仅会吸入较多的粉尘,而且还会受到炮烟中一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氰、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严重毒害,往往会发生炮烟熏人事故。 炮烟熏人事故的原因

1)所用炸药质量低劣,变质严重,炮眼封泥不符合要求,炸药爆破反应不完全,有毒气体产生量大。

2)使用炸药量过大,超过了通风能力,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吹散炮烟。,

3)通风管理差,工作面风量不足,炮烟不能及时排出,作业人员提前进入工作面。 4)掘进巷道长,炮烟长时间浮游在巷道里,使作业人员慢性中毒。

5)作业人员在回风巷内,距爆破地点较近,炮烟浓度大,人员未能及时撤离。 预防炮烟熏人的措施

1)不使用质量不合格或严重变质的炸药,并保证炮眼封泥的充填质量。 2) 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与通风能力相适应。

3)掘进工作面加强通风管理,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要适当,确保爆破后尽快排出炮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

4)爆破后,在爆破地点20m范围内要充分洒水,以便吸收溶解爆破产生的部分有毒有害气体和煤岩粉尘、掘进工作面要实施综合防尘。

5)爆破后要留有足够的通风时间,在被新鲜风流吹散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在进入工作面途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通过炮烟较浓的区段。 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 七)爆破崩人

1、爆破崩人的原因

1)爆破母线短,躲避处选择的不好,造成飞煤、飞石伤人。

2)爆破时未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爆破警戒的规定,误伤进入爆破区的人员。 3)处理瞎炮(拒爆)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程序和方法操作,致使瞎炮突响崩人。

4)通电后装药炮眼不响时,等候进入工作面的时间过短,或误认为是网路故障而以前进入,造成崩人。

5)未能防止杂散电流,造成突然爆炸而伤人,

6)爆破制度执行不严,工作混乱,往往发生在工作面有人工作时,另有他人用起爆器爆破,造成崩人。 预防爆破崩人的措施

1)按《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的规定,爆破母线要有足够的长度,躲避处的选择要能避开飞石、飞煤等袭击,掩护物要有足够的强度。 2)爆破时安全警戒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3)通电后装药炮眼不响时\\或两发以上放炮时,如果使用瞬发雷管,至少要等5min,如使用延期电雷管至少要等15min,方可沿线路检查,找出不响的原因,不能提前进入工作面,以免炮响崩人。

4)采取防止杂散电流的措施,避免因杂散电流造成突然爆炸崩人。 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 八)崩倒支架

1、爆破崩倒支架的原因

1)支架不符合质量、规格的标准,爆破前未经检查或检查后围认真加固。

2)爆破参数选择不当,炮眼布臵不合理,爆破后有大块煤矸抛掷方向偏离巷道中心线。

预防崩倒支架的措施

1)加强支架架设质量的管理,爆破前必须对不合格的支架进行加固,顶梁与柱腿要用背板插严实,角楔要打紧,相邻支架要用撑木撑紧或用拉条固定。

2)炮眼间距、角度、眼数中药量要符合爆破图表的要求,不合格的炮眼必须重打,否则不能装药爆破。 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

九)爆破引爆(燃)瓦斯和煤尘

1、爆破引爆(燃)瓦斯和煤尘的原因

瓦斯和煤尘在热能的作用下,容易从氧化转化为爆炸。炸药爆炸引爆(燃)瓦斯和煤尘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