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湖北省武汉蔡甸区五校联考2019年语文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0份试卷合集)湖北省武汉蔡甸区五校联考2019年语文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5d411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1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24分)

1.(3分)A 2.(3分)B 3.(3分)C 4.(3分)C

5.示例一:一些行业急功近利,一些工程劳民伤财,一些人盲目跟风起哄难成大事。

示例二:一些人追求成功时缺少必不可少的耐心,一些人完成工作时缺少必要的精益求精,一些人认识自己时缺少正确的自我判断。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6.(3分)C 7.(3分)D 8.(3分)C 二、(8分)

9.(8分)①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 ②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③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 ④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⑤大漠风尘日色昏 ⑥江晚正愁予(余)

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如果10空全作,以前8空为准。 三、(12分)

10.(4分)用夸张凸显别里科夫的保守与荒谬,讽刺效果更加鲜明而强烈。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1.(4分)恶劣环境中的一些变化,让人们对环境的改善充满期待;然而长久以来的压制又带给人们恐

惧,不敢流露自巴的真实感情。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2.(4分)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的出现绝对不是个别情况,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别里科夫赖以生存的

专制环境还存在,别里科夫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就必然会不断涌现。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四、(6分) 13.(6分)

(1)分析,是指根据语境就“学”所指所作的推断或结合孔子相关认识而作的补充:明确,是指将

答题内容用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来呈现。 评分参考:分析,4分;明确,2分。

(2)描述,是指根据所提供的情节片段就桑提亚哥形象所作的描述,或结合《老人与海》整本书而作的补充:评价,是指将自己对形象的认识用鉴赏性的语言表达来呈现。 评分参考:描述,4分;评价,2分。 五、(15分)

14.(3分)B(“继”应为“使……存活下来”)

15.(3分)D(A项中的“之”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的“以”均为介词,凭借。C项中的“于”

均为介词,引进对象,向,对。D项中,前一个“其”为人称代词,他,他的;后一个“其”用在选择句中,表选择)

16.(3分)A(相率,相约一起;趋,奔向,投奔)

17.(3分)D(“索要更好的待遇,说明贤者也有缺点”于文无据) 18.(3分)

①明察慎取。明察人之贤愚忠奸,择贤去奸,知人善任。 ②推贤重举。重视“伯乐”在举荐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③赏罚有道。制度必须赏罚有道,依功论赏,以理责罚。 ④贤尽其才。倾力支持,让贤士真正有机会去施展才干。

评分参考: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六、(7分) 19.(3分)A

20.(4分)诗中说,相较于不畏强风暴雪、凌寒愈香的梅花,桃李只能“盗天和气”短暂开放;作者借

此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侵凌,坚守士人节操的内心追求。

评分参考:结合诗句内容(不必拘于引用原诗)分析,2分;作用效果,2分 七、(20分)

21.(4分)BE(答对一项,给2分)

22.(5分)传说中的神农曾经遍尝百草而造福后世。此处自嘲客观上反映了社会物质极为匮乏,人们生

存极为被动的事实;也反映出人们在艰难处境中乐观向上,主动应对的生存智慧。 评分参考:3点,第一点,1分;第二第三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 23.(4分)(略)

评分参考:这一段文字主要是叙述和描写,着力于其中任一方面都可以。在叙述和描写中,合理的角度上的鉴赏都可以。叙述中可以有语言风格、句式组织等角度;描写中可以有描写方法、选词炼句以及描写效果等角度。

24.(5分)本文内容关涉到草、木、虫、鱼等方面,呈现的是人在特定情境中与自然界一些事物之间的

联系。“草木虫鱼”,既是对文章选材内容的精练概括,也有指代人所面对的周遭世界的意味,以此为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界的深入联系作铺垫。 评分参考:5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八、(10分)(略) 九、(50分)(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国君如果想要治理好天下,从而能够流传下美好的声誉,一定要尊重贤能,礼待身份比自己低微的人士。朝中没有贤能之人,就好像鸿鹄没有翅膀,即使有飞翔到千里之外的愿望,也不能到达它想要去的地方。因此,游览江河湖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子,成就霸王之业的人要依靠贤能的人。吕尚被任用,天下人就预知到商将灭亡,周将统治天下:管夷吾、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预知齐、秦一定能称霸天下。(国君)成就霸王之业本来就需要贤才(辅佐),国家破亡本来也是因为有奸佞(作祟);夏桀任用干莘,商纣任用恶来,秦二世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任用了不适当的人却想要建立功绩,就好像在夏至这却想要夜晚(比白天)更长,对着天空射箭却还想射中水中的鱼一样。

国中没有贤明、优秀的臣子来辅佐,却还能凭借功绩来成就美名,使危乱的国家安定下来、让即将灭亡的国家存活下来,这种情况还未曾出现过。贤能的人在朝为官,天下豪杰就会相邀一起前来投奔。周公旦,他谦恭地对待的平民出身的士人有七十个之多,而后天下贤士都前来投奔;晏子所同衣共食的士人上百,而后天下的贤士也前来投奔;仲尼(致力于)提升品行修养,整理文献典籍,而后天下的贤士也前来投奔。虽然有贤士却不能够(正确地)对待他们,那么贤士怎么能对国君尽忠呢?千里马不会主动地从千里之外前来,(贤士)要等待伯乐出现之后才会到来。

卫君问田让:“寡人分封爵位时用尽千里之地,赏赐贤士时用尽国库里的丝绸布帛,可是贤士仍不前来,是什么原因呢?”田让回答说:“您的赏赐,(臣子)不能够凭借功绩获得;您的惩罚,(臣子)不能够依据情理去躲避;这就像拿起棍棒去呼唤狗,拉开弓去逗引鸡;虽然有香饵去引诱,它们却不会到来,原因就在于它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伤害是一定会出现的结果。”

齐桓公任命管仲治理国家,管仲回答说:“地位卑微的人不能不能驾驭身份尊贵的人。”桓公任命他为上卿,可是齐国并未管理好。桓公问:“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驾驭富有的人。”桓公把齐国一年的商业税收赏赐给他,可是齐国仍未管理好。桓公问:“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说:“(跟国君)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跟国君)关系亲密的人。”桓公于是尊奉他为叔父。齐国于是上下安定,(桓公)最终称霸天下。孔子说:“管仲这么贤明,如果不能得到这三方面的权势,也是不能辅佐他的国君身居尊位称霸天下的。”

子路问孔子:“怎么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在于尊崇贤士、轻视品行不好的人。”子路又问:“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尊崇贤士,轻视品行不好的人,他们最后却灭亡了,为什么呢?”(孔子)说:“范氏、中行氏尊崇贤士,却不能真正重用他们,轻视品行不好的人却不能罢黜他们;贤能的人了解到范氏、中行氏不愿意重用自己,就会心怀怨恨;品行不好的人因为范氏、中行氏轻视自己,就会仇恨他们。

贤能的人怨恨他们,不贤的人仇恨他们:怨恨他们的人和仇恨他们的人全都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范氏、中行氏就算不想面对失败的结局,怎么可能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