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考试题A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医学影像技术考试题A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a8c44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08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 10分)14.X线是高速运行的 撞击到物质原子内部,使原子核外轨道电1潜影 :胶片感光后在乳剂层中已构成了影像,只是由于构成影像的物质过于微小,子发生

肉眼看不到,我们把这种影像称为潜影 时而放射的一种能量。 2正像:在荧光图像上,荧光亮的部分,表示被检肢体吸收x线量少而透过的x线量多,荧光15.对比剂先被引入某一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内,经过吸收、代谢聚积于目标器官或

暗的部分,表示被检肢体吸收x线量多而透过的x线量少。把这种荧光图像的影像称 组织内,从而使其显影,称为 。 为正像 3实际焦点 : 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后在X线管阳极靶面上的撞击面积称之为实际焦点 4中心线: X线束中心部分的那一条X线称之为中心线 5胶片特性曲线:描绘相对曝光量的对数值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 20分) 1.普通x线检查技术分为 、 、 。 2.在x线摄影时,使用增感屏可吸收少量的高能量 ,转换成大量的低能量 ,使胶片 ,从而提高照片的密度。 3. 左前斜位,被检者身体 贴近暗盒,X线从身体 射入, 从 射出。 4.曝光前要求被检者完成的呼吸动作包括 、 、 、 、 、 。 5. 增感屏按荧光物质分类 、 。 6.胶片特征曲线由___,___,___及___组成。

7. 照片上银颗粒沉积越多,光线被吸收的越 ,照片密度越 。 8.踝关节前后位摄影时,中心线对准 垂直投照。 9.在 年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装置的问世后,使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 10.观察腕部舟骨最佳体位是 ,要求中心线对准 垂直暗盒射入。

11.随着管电压的降低,X线能量也降低,物质对X线的吸收方式逐渐变为

吸收减少, 吸收增加。

12.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为1.0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称

为 。

13. 乳剂层主要由 和 组成。

16.一张质量完好的X线片,应具

备 、 、

、 、 。

填空题答案: 1普通检查 特殊检查 造影检查

2x线光子 可见光 感光 3左前方 右后方 左前方 4平静呼吸不屏气 吸气后屏气 深吸气后屏气 深呼气后屏气 平静呼吸

下屏气 均匀连续呼吸 5钨酸钙增感屏 稀土增感屏 6足部,直线部,肩部,反转部 7多 低 8内外踝连线中点上方1cm 9 1972年 10腕部尺偏位、尺桡骨茎突连线中心 11康普顿--吴有训散射、光电效应

12增感率 13卤化银 明胶 14电子 跃迁 15.生理排泄法 16 适当的光学密度 良好的对比度与丰富的层次 尽量小的模糊度 正确

的几何投影 无技术操作性缺陷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 40分 1.对X线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X线的硬度大→频率高→穿透力强 B、X线的硬度大→波长长→穿透力强 C、X线的硬度大→频率高→穿透力弱 D、X线的硬度大→波长长→穿透力弱 2.铅当量的单位是 A、mmPb B、cmPb C、mPb D、dmPb 3.下列不属于X线机辅助装置的是 A、摄影床 B、诊视床 C、X线管 D、摄像机 4.软组织摄影用X线管阳极的靶面材料是 A、钨 B、铁 C、金 D、钼 5.管电压的单位是 A、V B、mV C、nV D、kV 6.立位滤线器主要用于 A、四肢摄影 B、胸部透视 C、胸部摄影 D、骨盆摄影 7.下列物质可作滤线栅内铅条间填充物的是 A、铁 B、铜 C、钼 D、铝 8.防止运动模糊最有效的方法是 A.应用过滤板 B应用滤线栅 C 应用增感屏 D短时间暴光 9.摄影中为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照体固定 B、选择适当的呼吸方法 C、缩短曝光时间 D、缩短焦-片距 10.影响X线照片影像清晰度的因素,不包括 A、影像放大率 B、胶片对比度 C、摄影管电压 D、是否用造影剂 答案1A2A3D4D5D6C7D8D9D10D

11.关于M=1十0.2 / F计算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A、0.2为模糊阈值,单位为mm B、M表示焦点允许放大率 C、F表示焦点尺寸 D、F以mm为单位 12 .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位出现模糊,原因可能是 A.摄影时暗盒移动 B摄影时间过长 C摄影时,肢体移动 D屏/片密着不良 13.导致X线照片运动模糊的因素,可暂时控制的是 A、呼吸 B、心脏搏动 C、胃肠蠕动 D、痉挛 14.一般人眼的模糊阈值是 A、0.2nm B、0.2μm C、0.2mm D、0.2cm 15. 抑制剂的作用是

A、稳定PH值 B、防止显影剂氧化 C、防止照片产生灰雾 D、促进乳剂膜收缩

E、提高胶片

16.影像放大率M=S/G=1+b / a中,表述错误的是 A、M为放大率 B、S为被照体尺寸 C、G为影像尺寸 D、b为焦-片距 17.为减小几何模糊对像质的影响,要求 A、被照体尽可能的贴近胶片 B、尽可能使用大焦点 C、尽可能使用小焦点 D、尽可能使用较大的焦—片距 18.高千伏摄影的优点是 A、可获得高对比的照片 B、缩短曝光时间,减少肢体移动模糊 C、X线量减少,有利于病人防护 D、改善骨组织密度不同所致的光学密度分布不均匀 19. 手侧位片,拇指显示为

A、轴位影像 B、正位影像 C、斜位影像 D、侧位影像 E、切线位影像 20.影响照片的清晰度主要因素 A管电压 B管电流量 C焦片距离 D焦点尺寸 答案11B12D13A14C15 C 16D17A18B19B20D 21. H=FXb/a中,错误的是 A、H表示半影大小 B、F表示焦点尺寸 C、b表示被照体-胶片距离 D、H=0.1mm 称为模糊阈值 22.膝关节侧位摄影,关节需屈曲

A、1050 B、1150 C、1250 D、1350

23.关于X线影像放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影像的放大率M=S/G B.焦~片距越大,影像放大就越大 C.X线摄影中焦点与胶片保持足够远的距离 D.心脏测量FFD要在200cm

24.影像的重叠效果和切线效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照片必然产生被照体影像的重叠 B.重叠效果是被照体组织影像的重叠 C.影像重叠现象可用切线投影方法解决 D.通过被照体局部边缘部分的X线称“切线” 25.根据公式H=F×b/ a,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H表示几何模糊的尺寸 B、F表示焦点尺寸 C、b表示焦—片距 D、a表示焦—肢距 26.下列疾患,不能由腹部平片诊断的是 A、胆囊阳性结石 B、肠梗阻 C、慢性胰腺炎 D、消化道穿孔 27. CT平扫无法显示的是 A、软组织 B、骨骼 C、脑白质 D、血液

28.关于X线摄影中影像放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摄影放大是必然的 B、取决于焦-物-片间的几何关系 C、放大可提高照片清晰度 D、放大可引起失真 29.减少放大的正确手段是 A、使用小焦点 B、缩小物-片距 C、增加照射量 D、垂直投射 30.关于控制X线影像变形的方法,正确的是: A、影像的失真受X线投影中几何条件的控制 B、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 C、被照体接近中心线,影像的位置变形最小DX线通过被检部位,垂直胶片,形状变形最小 答案21D22D23B24D25C26C27D28C29A30 A 31.减少和排除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 B、用金属后背盖的暗盒减少散射线 C、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减少散射线 D、选择高电压摄影的方法 32.肱骨穿胸侧位,适用的病变是

A、肱骨骨折 B、肱骨骨疣 C、肱骨骨髓炎 D、肱骨外科颈骨折 33.普通蓝敏X线片的盲色是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34.X线的波长长短与下列有关的量是

A管电流 B灯丝加热电压 C电源电压 D管电压 35.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要素,不包括哪一个:

3写出感光原理的基本反应式

AgX=Ag+ +X - X - +hv=X+e Ag++e=Ag 4说出散射线的减少与消除方法

选用遮线筒或遮光器;使用适当厚度的金属薄板;使用滤线栅 五论述题(10分)

显影液的组成成分有哪些?每种成分代表物质是什么?并论述保护剂的工作原理。

A.照片密度 B.照片的感度 C.照片的对比度 D.照片的锐利度 36.关于骨骼摄影条件的选择,错误的是: A.尽可能使用小焦点

B.管电压超过60kVp时,应使用滤线栅 C.胶片尺寸不宜过小,应包括软组织 D.急性骨髓炎应增加摄影条件

37.管电压在摄影条件选择中的意义,错误的是 A、电压代表着X线的穿透力 B、管电压控制着影像对比度

C、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小于照射量

D、高电压技术,照片对比度大 38.普通钨酸钙增感屏应匹配的胶片是

A、正色片 B、全色片 C、色盲片 D、彩色片 39.直接X线摄影影像属于

A、一维图像 B、二维图像 C、三维图像 D、彩色图像 40.下列中的哪些部位,不适合高电压摄影

A、纵隔 B、喉 C、胸骨 D、乳腺 答案31D32D33A34D35D36D37D38C39B40D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 20分) 1简述照片影像的形成?

穿过被检肢体后的X线作用于胶片产生不同程度的感光,经医学影像照片处理技术的处理,则在胶片上显示出物体内部结构的影像

2列举五种感光材料

感蓝胶片 感绿胶片 乳腺片 多幅相机成像胶片 激光相机成像胶片

(1)显影剂:米吐尔 对苯二酚 菲尼酮(2)保护剂:亚硫酸钠

(3)促进剂:氢氧化钠 碳酸钠 (4)抑制剂:溴化钾

(5)溶剂: 纯净度较高的水部位

保护剂的工作原理:1防止显影剂氧化

2防止照片污染,稳定显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