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生_毕业论文范文-完整论文范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完整版)学生_毕业论文范文-完整论文范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c71e2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7

引 言

风俗,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人情、习惯等的总称。风俗习惯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整个民族所共有,在整个民族中流行,渗透在这个民族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风俗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各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

本文以新疆伊犁苏拉宫满族为例,因为苏拉宫的满族由于地处边疆与内地联系不便,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与成立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都较多地保留着满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现今苏拉宫满族的风俗习惯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本文通过对新疆伊犁苏拉宫乡满族风俗习惯现状的调查,探讨在新疆这个独特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下满族文化的传承和变迁。并对满族风俗习惯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为民族的和谐发展之路提供颇具现实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1.新疆苏拉宫满族概况

1.1新疆满族分布及概况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天山南北广袤的地域,古代曾有许多部落、民族在此流徒居住,繁衍生息。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生活在新疆各地的民族主要有13个世居民族,他们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满族、乌孜别克族等。迄今,随着解放后新疆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的需要,共有四十多个民族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生活着。

满族是中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新疆满族是在1644年清朝建立之后逐步进入新疆的。雍正时清军进驻巴里坤、哈密、吐鲁番。乾隆时,清军又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少数上层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府统辖天山南北。清军进驻之地兴建满城,允许官兵携家带眷,使满族人大量增加。这样,一个人口可观的满族群体遂加入了新疆各民族的行列。现代新疆的满族基本上是上述八旗兵的后裔。

新疆的满族人,集中于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哈密等地,主要与汉族混居。据2003年人口统计,新疆满族人口为2.39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12%。满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疆,占全疆满族总人口的83.69%。其中乌鲁木齐市最多,占39.27%。其次是伊犁地区,占14.79%。①此外,哈密地区、昌吉州、克拉玛依、巴州、塔城和石河子等均有分布。

1.2伊犁苏拉宫满族迁入及经济状况

“苏拉”是满语,意为“没有当兵的闲散人员”。“宫”为“工”的音变,是清代兵屯的基层编制。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清廷宣布“伊犁驻防满营八旗,今后不再议增员额”,苏拉人数因之大增。伊犁将军松筠为解军民供应难题,减轻当局的财政负担,于嘉庆七年(1802年)决定,在满营也兴办旗屯。除在慧远、慧宁两城附近先后设屯点14处、垦地6.4万亩外,又于当年4月将360名苏拉迁往今伊宁市皮里青河畔一个叫阿克托别的地方垦植,设一佐领统率,这就是今天的“苏拉宫”。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民国建立,满人社会地位大变,他们开始自谋生计,其中伊犁惠远城的满族人多迁往伊宁县潘金乡苏拉宫村务农,古城的满族则多迁往西北湾的官地种地和从事其他行业。苏拉宫全是满族人,后来,从南疆陆续迁来了维吾尔族农民,200多年来,满族和维吾尔族形成满、维吾尔族杂居的状况。

现在伊宁县潘津乡苏拉宫村除满族外有主要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满族住户有20户左右,满族人200余人占全村的70%。据调查现在留在苏拉宫村的满族人大多是30岁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他们除极少部分任公职外,大多数人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从事农业,还有少部分人经商。青年人从事的行业比较多,例如外出考学、务工等。伊宁县潘津乡苏拉宫村的满族人每户每年纯收入在1-2万左右。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他们的精神面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苏拉宫满族文化的传承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风俗习惯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生育、待客、文娱活动、节日、丧葬、禁忌等方面。风俗习惯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整个民族所共有,在整个民族中流行,渗透在这个民族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风俗习惯的形成也意味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感情的形成。风俗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各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

位于新疆的伊犁地区作为满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此地满族的风俗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为伊宁市潘金乡苏拉宫村的满族由于地处边疆与内地联系不便,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与成立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较多的满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被保留下来具有传承性和一定的代表性。

2.1礼仪禁忌的传承

满族社群活动行为以及集体意识的整合,在许多场合下都是通过丧葬礼俗来加以体现的。丧葬礼俗是满族集体性的活动。其本身就是一次社会聚合的机会,这种聚合在缺少多渠道交往的满族传统社会是十分必要的联系手段。现以苏拉宫满族一老者丧葬礼仪为例,因为丧礼能较为全面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