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生物学蒙难简史(2012年6月21日修订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全息生物学蒙难简史(2012年6月21日修订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dcba24aaea998fcc220e03

全息生物学蒙难简史

(2012年6月21日修订版)

薛 圻 源

目 录

按 语.............................................................................. 2 第一章 雏燕奋飞变雄鹰,雁群不容乃独行 .............................................. 2 第二章 不谙韬晦酿后祸,学术孤儿宿命薄 .............................................. 5 第三章 阎王小鬼且联袂,官媒霸权助淫威 .............................................. 6 第四章 跨洋借刀施奸计,宦鬼密会欺天地 .............................................. 9 第五章 台前幕后合围剿,暗箭奇袭出头鸟 ............................................. 12 第六章 学僚奸猾装昏睡,学侩奸诈搅混水 ............................................. 15 第七章 小鬼邀功大鬼避,阎王现形谎升级 ............................................. 21 第八章 殇鹰横遭群鸡贬,无聊文痞吠学坛 ............................................. 26 第九章 群氓乘虚掀狂澜,众奸趁乱挺贼船 ............................................. 32 第十章 蠢徒愚史捧阎王,欲盖弥彰暴真相 ............................................. 41 结 语............................................................................. 44 附录一 张颖清全息生物学论著目录(摘要) ........................................... 47 附录二 邹承鲁给《中国科学报》的一封信 ............................................. 49 附录三 张颖清:全息生物学·驳邹承鲁院士·爱国主义与诺贝尔奖 ....................... 53 附录四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格瑞纳教授给邹承鲁的复函 ............................... 59 附录五 邹承鲁:关于张颖清问题的情况说明 ........................................... 60 附录六 关键是遵守科学共同体的规则——王志新院士访谈 ............................... 61 附录七 解华波:所谓“邹承鲁两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之真相 ......................... 62 附录八 陆栩平:从《科学时报》的语言霸权看中国学霸产生的社会基础 ................... 65 附录九 陶国鲗:何祚庥:谄师舞棍五十载,横扫梁家两代人 ............................. 68 附录十 本史涉及的主要文献一览表 ................................................... 69 作者声明........................................................................... 73

1

全息生物学蒙难简史

(2012年6月21日修订版)

薛 圻 源

按 语:纵观当今中国,多数人为生存、养家而疲于奔命,少数人为发财、升官而绞尽脑汁;被应试教育折腾得身心俱惫的亿万大中小学生苦读之余纷纷沉溺于网络世界以逃避现实;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几乎已成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普遍行为准则。在这样一个与文明文化渐行渐远的纯逐利社会,一桩骇人听闻的学术谋杀案引起的竟是嗜血一族一哄而上的落井下石和众多事不关己的学界人士令人心寒的麻木与冷漠。因此,这是一篇留给后来人阅读的历史,也许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会引人注目。届时,一批当年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将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本史既是一门新兴学科的蒙难史,也是现代中国科学的衰落史以及文化汉奸的祸国史。作为当前社会文明颓废的一个缩影,人们可以从中领略中国学界的乱象和众生相,可以认识什么是学阀,什么是小人,什么是伪君子,什么是投机者,什么是现代洋奴,什么是学术汉奸;还可以从中寻觅中国科学落后的真正原因。

=================================================================================

第一章 雏燕奋飞变雄鹰,雁群不容乃独行

20世纪80年代初,只上过电视大学的中国内蒙“下乡知青”张颖清,经过多年的观察与实践,独立发现了生物体从体细胞到整体之间普遍存在的多重中间结构层次及其潜在的全能特性并对其生物学机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生物体统一结构和功能单位——全息胚,开创了一门全新的前沿交叉学科——全息生物学。

如同一块开凿中的璞玉,初生的全息生物学理论外表上显得有些粗糙甚至“荒诞”,但对于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专业生物学者甚至有一定相关知识的非专业学者来说,只要以不带偏见的眼光并借助实践这面宝鉴去认真审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从而把握其理论内涵,理清其体系主线,最终都不难发现其隐现于粗糙外表之下的那枚珍奇而巨大的瑜核。幸运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全息生物学这块辉光初现的巨璞就被独具慧眼者所发现。1984年,37岁的张颖清被山东大学作为特殊人才引进,1985年,他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0年又被破格提升为教授;1990年国家人事

部批准张颖清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张颖清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内多所大学的相关专业先后开设了全息生物学课程。

2

全息胚学说揭示了生物体不同层次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性;对生物进化的途径、发育和分化、相关变异、获得性遗传、遗传势、交叉免疫、经络、肿瘤等重要问题以及许多看似并无关联的生物学现象和千奇百怪的生物体形态的形成机理从新的角度做出了统一的理论解释,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和观念性的改变。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之一汪德耀

〔注1-1〕

认为:“全息胚的发

现,以及全息胚学说的提出同细胞的发现以及细胞学说的提出有着相同的、重要的科学意义。如果说伟大的达尔文进化论打破了物种的种与种之间的绝对界限,是生物系统的进化论,那么全息胚学说就打破了生物个体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绝对界限,是生物个体的进化论。” 1988年,全国政协委员王贤才

〔注1-2〕

,宋鸿钊

〔注1-4〕

〔注1-3〕

在全

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804号提案指出:“对有

诺奖苗头的科研工作,应给予重点支持。像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的全息胚学说和应用该学说控

制癌瘤的观点,就是很有前途的学说。”

类似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全息生物学理论也是一个来源于观察与实践的系统理论,涉及植物学、动物学、中医经络学、农学、园艺学、生理学、遗传学、组织胚胎学、细胞学、生物进化论、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不可能在一篇字数受限的国际期刊学术论文中对其进行透彻的论证和说明。作为全息生物学理论主要分支之一的人体穴位分布全息律,其正确性已被大量针灸医师的临床实践所证实,并已成为支持全息胚学说的最有力证据,但由于涉及到人体经络和针灸理论,作为介绍和印证生物全息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们被所谓“科学共同体”及其“核心期刊”接受的时机远未成熟。因此,张颖清只能像达尔文那样,选择以长篇专著为主来推出他的理论,先后出版了《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1982)、《生物全息诊疗法》(1987)、《全息生物学》上册(1989)、《新生物观》(1991)、

《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1992)五部专著。其中《生物全息诊疗法》、《新生物观》和《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三本专著还出版了的英文版并被美国权威机构ISI出版的Current Contents:Life Sciences第36卷48期和第37卷3期分别摘要收录。《生物全息诊疗法》一书两次印刷共发行7.5万册,已被译成英、德、日等9种文字,被30多个国家的医生临床应用。许多人常年应用书中提供的全息诊疗方法进行自我保健,只要取穴准确,手法得当,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奇效。

张颖清还多次应邀在美国、英国、挪威、瑞典、俄罗斯、法国、新加坡、斯里兰卡、丹麦、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讲学。1983年9月、1984年11月、1985年12月和1987年6月,张颖清分别在中国集宁、呼和浩特、济南和福州主持召开了四次全息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当时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卫生部等部门和各应用国的支持下,张颖清又分别于1990、1992、1996年在新加坡、挪威和美国主持召开了三届全息生物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三届会议的论文目录均被国际上最具影响的三大检索工具之一《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 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院士

〔注1-5〕

、杨弘远院士,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胡熙明,诺贝尔会议成员费尔克曼教授,世界卫生组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