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eceb9c05087632311212a8

A 组成环 B 增环 C 减环

25.分布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五个自由度的定位,称为C、B。 A 不完全定位 B 过定位 C 欠定位

26.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是C、A。

A 基准不重合 B 基准位移误差 C 基准不重合与基准位移引起的 27.工艺系统原有误差包括C、B、A。

A 受力变形、磨损等 B 机床误差、夹具误差等,C 原理误差、测量误差等 28.分布曲线法能在A、B等几个方面分析加工误差。

A 判断工序能力、计算合格率和废品率;B 区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C 分析变值系统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29.B加工是一种容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 车削、铣削 B 磨削 C 钻削

30.加工箱体零件安装面上的定位销孔(Φ12H6)合适的加工方案是A。 A 钻 铰 B 钻 扩 铰 C 钻 拉

31.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C、B的形状精度有影响。 A、车削内、外圆,B、车削端平面,C、车削内、外螺纹

32.只有在B精度很高时,过定位才允许,且有利于增强工件的C。 A、设计基准面和定位元件,B、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C、刚度 33.偏心轮的偏心量取决于A和B偏心轮的直径与A有关。 A、自锁条件,B、工作行程,C、工作范围,D、夹紧力大小 34.齿轮内孔的要求为Φ25H7,此项要求为B。

A、加工精度,B、设计精度,C、尺寸精度,D、加工误差

35.误差的敏感方向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处于加工表面的A。 A、法线方向,B、切线方向,C、轴线方向

36.试选择下列零件主要表面最终工序合适的加工方法:

1)连杆小头铜套孔A;2)曲轴的曲柄销C;3)车床主轴的装轴承轴颈F;4)车床尾架壳体的长孔E;5)阀芯和阀体C、F;6)铝活塞的销孔A。

A、金刚镗,B、珩磨,C、超精加工,D、滚压,E、研磨,F、高精度低粗糙度磨削 37.机械加工中的振动,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试指出各种振动类型的能量特性:1)自由振动B;2)受迫振动A;3)自激振动C。

A、在外界周期性干扰力持续作用下的持续振动;B、只有初始干扰力的作用,振动中再也没有能量输入,故为衰减振动;C、维持振动的交变力是振动系统在自身运动中激发出来的,从而引起系统的持续振动。

38.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B方法来加工。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基准统一 39.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A。

A、机动时间,B、操作时间,C、单件时间

40.经济精度的含义是B。

A、在正常情况下获得的加工精度,B、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以合适的工时消耗所获得的加工精度,C、使用高精度设备所获得的加工精度

41.工件的定位是指C。

A、工件在机床上的位置不动,B、工件在机床上有完全确定的位置,C、工件在机床上占据一正确位置的过程

42.工件少于六个自由度的定位为D。

A、欠定位,B、过定位,C、不完全定位,D、三种情况(A、B、C)都可能出现

43.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与B有关。

A、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B、只与本工序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误差, C、定位元件与定位基准之间的制造误差

5

44.就夹紧机构的增力比大小而言,螺旋夹紧机构的增力比A,斜楔夹紧机构的增力比B,圆偏心夹紧机构的增力比C。

A、最大,B、最小,C、介于二者之间 45.工艺系统的静误差有C、A、B、G、H,工艺系统的动误差有D、E、F。

A、机床的几何精度,B、夹具、刀具的制造误差,C、工件的安装误差,D、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E、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F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G、加工原理误差,H、操作误差

46.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装夹加工薄壁套的内孔,卸下冷却到室温检测发现内孔有三棱形误差其原因是B引起的。

A、工件热变,B、夹紧力,C、工件残余应力,D、装夹偏心

47.在车床双顶尖上装夹加工光轴的外圆,检测发现有腰鼓形误差,应是B引起的。 A、机床几何误差,B、工件刚性较弱,C、机床的刚性较弱,D、工件的热变形

48.为改善机器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在满足机器正常工作性能的前提下,能采用优质、高产、低成本的方法制造,因此综合评定结构工艺性的要求是D。

A、便于达到图纸规定的加工要求,B、有利于减少加工、装配的劳动量,C、注意使机器和零件的结构与生产规模、生产条件相适应,D、注意全面评价毛坯、加工、装配和维修的整个工艺过程,E、注意结构便于实现自动化加工

49、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那一部分工序称为(B ) A、工步,B、安装,C、工位,D、走刀。

50、小批生产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一批小轴,此轴尺寸的获得,属于(D ) A、试切,B、调整,C、定尺寸刀具,D、产品图纸 51、(A)基准面仅是为加工的需要而设置的。 A、工艺,B、定位,C、测量,D、辅助。

52、部件的平均实测刚度与同体积金属块的刚度相比(B ) A.较大,B.甚小,C.基本相等,D.时大时小。

53、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持薄壁套筒上镗孔,镗后内孔常呈三角棱形误差,这是由(C )引起的。 A、拨动力,B、离心力,C、夹紧力,D、重力, 54、一般取( C )分布曲线的分散范围为±б. A.偏态B.等概率C.正态D.辛消生

55、(C、D )属于常值系统误差.

A.夹紧误差B.内应力引起变形C.刀具的热变形D.调整误差 56、(B )加工最小加工余量公式为Zbmin=2Rya,

A、平行磨平面,B、珩磨内孔,C、精磨外圆,D、精镗内孔, 57、误差复映系数(A )1。

A、小于,B、大于,C、小于,D、小于等于(?1)。

58、在传动元件误差相同的情况下,传动链(B )元件的制造与安装精度对机床的传动精度影响最大。 A、前端,B、末端,C、中部,D、管尾部。

59、(C )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A.毛坯误差的复映B.机床的热变形C.量具的制造误差D.刀具的磨损 60、(C )属于变值系统误差.

A.夹紧误差B.内应力引起变形C.刀具的热变形D.调整误差 61、( A )法装配组成环的公差必须相等 A.互换B.分组装配C.调整装配D.修配 62、下列方法不适合切割不锈钢的有( )

A、剪切 B、锯切 C、氧气切割 D、等离子弧

63、管子在弯曲时,出现断面变椭圆,外侧管壁减薄内侧起皱折等缺陷与管子(A )和相对管径有关。

A、相对弯曲半径 B、材料强度 C、温度 D、材料的韧性 64、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时个工件所(A )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6

A.连续,B.工位,C.间断,D.直接。

65、在(C、D )加工阶段应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A、粗,B、半精,C、精,D、光整。 66、导轨误差(A )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A.直接,B.间接,C.很少,D.不。

67、随着(A )的增加,误差复映现象逐渐减轻。

A、走刀量,B、切削速度,C、吃刀深度,D、走刀次数。

68、在传动元件误差相同的情况下,传动链(B )元件的制造与安装精度对机床的传动精度影响最大。 A、前端,B、末端,C、中部,D、管尾部。

69、(C )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A.毛坯误差的复映B.机床的热变形C.量具的制造误差D.刀具的磨损 70、对于薄钢板的矫形常用( A )矫形机矫形.

A.辊数多,辊距小 B.辊数多,辊间距大 C.辊数少,辊间距大 D.辊数少,辊间距小 71、(C)不限制工件自由度,只起到增加工件装夹刚度的作用。 A、自位支承,B、固定支承,C、辅助支承。 72、工件以内孔定位时,工件内孔表面为(B)。

A、定位基准,B、定位基面,C、限位基准,D、限位基面 73、为了减小定位误差;选用精基准时,尽量遵循(B )原则。 A、统一基准,B、基准重合,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

74、如果必须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 A)就应该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 A、余量均匀,B、尺寸精度,C、表面粗糙度,D、位置精度。

75、某轴上圆表面的中间工序尺寸ф30的公差为0.20,根据偏差“?体原则”,其偏差应标注为(B )

?0.050.02A.?30?0,B.?30?00.02,C.?30?0.1,D.?30?0.15。

76、机械加工中调整刀具及修整砂轮所需时间属于(B )时间。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服务时间,D、操作时间。 77、部件的平均实测刚度与同体积金属块的刚度相比(B ) A.较大,B.甚小,C.基本相等,D.时大时小。 78、工件在车床四爪卡盘上的的装夹为(C)方式。 A、直接装夹,B、找正装夹,C、直接找正装夹

79、在车床上加工一根光轴,加工后得到一锥形工件,靠近床头一侧直径较大,其主要原因是(B) A、工艺系统各部位刚度不等,B、车床主轴与顶尖连线和导轨不平行(水平面内), C、车刀的磨损,D、误差复映。

80、让机床在开车后空运转一段时间,在达到(C )后再进行加工,以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A.一定的温度B.一定的热变形C.接近热平衡D.润滑油分布均匀 81、(A )属于随机误差.

A.毛坯误差的复映B.机床的热变形C.量具的制造误差D.刀具的磨损 82、正确和装配尺寸链,其路线最短,环数最小.其好处是( B )

A.保证装配精度B.增大组成环公差C.提高互换性D.装配过程简便

83、(A )计算法是将一些组成环公差预先肯定下来,只将一个比较容易加工的组成环作为试凑对象. A.正B.反C.中间D.概率 84、对于不锈钢,易产生退火裂纹的钢材禁止使用( D )矫形. A.弯曲法B拉伸法C.用锤击打D.火焰加热矫形

85、超声波探伤时,在一定距离内所能发现的最小缺陷尺寸的能力叫做(B )。 A、精度 B、灵敏度 C、准确性 D、探伤指数 86、在插齿机上加工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时,其形状精度由(C )获得。

A、轨迹法,B、成形法,C、展成法,D、数据控法。

87、精度在IT9以上,表面粗糙度在Ra值0.2以下的表面,通常安排(D )加工阶段,其任务主要是降低

7

表面粗糙度。

A、粗,B、半精,C、精,D、光整。

88、为了减小定位误差;选用精基准时,尽量遵循(B)原则。

A、统一基准,B、基准重合,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

89、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则应以(B)表面粗为基准。 A、加工,B、不加工,C、较大,D、较精确。 90、(A )误差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或者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

A、原理,B、原始,C、机床,D、工艺系统静刚度。 91、高速的作用是使工件和(D )之间保证正确的相对位置。 A、刀刃,B、机床,C、夹具,D、刀具。 92、导轨误差(A )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A.直接,B.间接,C.很少,D.不。

93、随着(D )的增加,误差复映现象逐渐减轻。

A、走刀量,B、切削速度,C、吃刀深度,D、走刀次数。 94、(A)是提高接触刚度的一种办法。

A.设置辅助支承B.预加载荷C.加大零件厚度D.改进装夹方法

95、让机床在开车后空运转一段时间,在达到( C )后再进行加工,以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A.一定的温度B.一定的热变形C.接近热平衡D.润滑油分布均匀 96、(A、B )属于随机误差.

A.夹紧误差B.内应力引起变形C.刀具的热变形D.调整误差

97、对于钢板表面和管内壁的净化常采用( A、C )。 A.钢丝刷 B.手提砂轮打磨 C.喷砂 D.有机溶剂洗涤

98、 超声波探伤时,在一定距离内所能发现的最小缺陷尺寸的能力叫做(B)。

A、精度 B、灵敏度 C、准确性 D、探伤指数

99、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持薄壁套筒上镗孔,镗后内孔常呈三角棱形误差,这是由(C)引起的。 A、拨动力,B、离心力,C、夹紧力,D、重力。

100、在成批生产中,大型、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应采用(B)的原则来安排加工工序。

A、工序分散,B、机械式工序集中,C、管理式工序集中,

三、名词解释:

1、随机性误差

加工一批零件中,所产生的大小和方向不同且无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如毛坯的尺寸误差,定位、夹紧误差,残余应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2、划线

根据图纸要求,在毛坯或半成品上划出加工的界线,这种操作称为划线。 3、轨迹法

依靠刀尖的运动轨迹,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称刀尖轨迹法。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刀具和工件的相对成形运动,因而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成形运动的精度。 4、工艺规程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性质和相互位置关系,使之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如:毛坯的制造、机械加工等。 5、加工精度

指零件加工后实际的几何参数(尺寸、形状、相互位置)与理想零件的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愈高,加工精度愈高。 6、单件时间定额

单件工时定额是指为完成某一单件所有工序规定的时间限额。 7、工序

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场地,对一个或多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