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比较_探究梅岭三章(选二)教学设计2北师大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比较_探究梅岭三章(选二)教学设计2北师大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6ff31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a

《梅岭三章(选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2、体会比喻、借代、引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3、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乐观主义信念。

4、了解诗歌语言的精练、押韵和节奏的特点。 学习重点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教学设计

1、课前,学生认真预习,扫清阅读障碍。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明白词、句的大意,培养自读能力。

2、根据教材特点,采用朗读教学法,强调诵读,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储备 1、时代背景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他便在赣粤区开展游击战。1936年4月,陈毅到梅山地区检查工作。10月,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在大庆遇上险情,马上转回梅山。回到梅山时遇到敌人搜山,便暂时隐蔽在一个山勒里。敌人纵火烧山,但天下大雨,火被淋熄,敌人搜捕直至天黑才撤走,半夜又反扑上山,还是一无所获。当时陈毅同志用刀在陡坡上的丛莽中开出一块很小的平地,躺在那里休息。后来敌人继续搜山,前后围搜达20余日才“解围”。 我们学的这三首诗就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 2、作者简介:

陈毅同志,1901年生于四川中部乐至县。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军长

1

征时,因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7年,被任命为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解放后,任上海市市长,后又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1月6日因病逝世。

陈毅同志酷爱文学,一生创作了大量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革命诗词,留有《陈毅诗词选集》,被尊为“元帅诗人”。生前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教学设想

本课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引导学生体会这组诗篇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旌旗”、“烽烟”、“自由花”、“取义成仁”等词在诗中特殊的含义,从中体会每首诗表现的思想内涵。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读准下列加横线的字音

丛莽( ) 旌旗( )应有 涯( )当纸钱( ) 阎罗 ( ) 烽烟 ( ) 血雨腥风( )捷报( ) 你觉得还有那些字需要掌握请写出来 2.朗读诗歌注重节奏。

以第一首诗为例,找出韵脚和朗读节奏。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韵脚用“△”符号,节奏用“︱”间隔)学生参照第一首诗的节奏,找出第二、第三首诗的朗读节奏。

2

3、 重点理解词语

旌旗 烽烟

血雨腥风 取义成仁 阎罗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2、了解诗歌语言的精练、押韵和节奏的特点。 3、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5分钟)

陈毅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戎马生涯的余暇,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其中不少是反映他坚毅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的革命理想的。《梅岭三章》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板书课题、作者)

1、找同学简介作者作品

2、学生到台前展示本课的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内容(15分钟)

1、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欣赏朗读,整体感知诗歌意境。 2、每组选一代表读生字,学生齐读预习导学1 3、朗读交流

(1)、请两到三名学生分小节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 (2)、选出四组进行小组朗读竞赛,同学做朗读点评。

(3)、全班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印象,熟读成诵,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找出所有押的韵) 4、 解题三章:三首

5、设疑讨论节奏、韵脚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这三首诗运用了绝句形式。绝句属旧体诗中的格律诗,在压韵上很讲究。三首诗的压韵分别是“uo ”、 “ian ”、“a”;韵脚分别是“何”、“多”、“罗”(第一首);“年”、“悬”、“钱”(第二首);“家”、“涯”、“花”(第三首)。七绝的朗读节奏可按意义划分,节奏是四字、三字各作一停顿。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3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三、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边读边讨论)(15分钟)

1、提问:这三首诗饱含着怎样的感情?朗读时,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把握 (小组讨论,做出结论)

明确:这三首诗,饱含着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诗歌的感情基调: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

2、齐读小序。提问:小序里表现诗人上述感情的句子是什么?小序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明确:“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表明诗人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小序交代诗作时间、地点和事件的缘起,以及诗作的时代背景,(板书:“小序——时代背景”) 3、男生朗读第一首诗。提问:诗中哪些诗句表现诗人上述感情?

明确:“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为革命,诗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尚嫌不够,他是死而不已,因为他到了阴曹地府,还要“招旧部”、“斩阎罗”。表现了诗人革命到底的英雄气概。

4、女生朗读第二首诗。提问:哪些诗句表现诗人上述感情?

明确:“此头须向国门悬”、“捷报飞来当纸钱”。用春秋时吴将伍子胥眼悬东门典故,意为诗人也像伍子胥一样死不瞑目。他寄望后来人多多努力,胜利的喜讯早日飞传。“飞”,轻捷、欢欣,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表现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齐读第三首诗。提问:哪些诗句表现诗人上述感情?

明确:“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可以说诗人对自己的死毫无遗憾,因为他坚信人间必定到处种植“自由花”,革命必定成功,人民大众必定解放,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由此表现了诗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四、再读课文,开展小组背诵竞赛,看哪组背得又快又好。(5分钟) 五、布置作业:背诵诗 六、板书设计

梅岭三章 陈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