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0ac0fdf18583d04864592c

(8) 供水管网管道沿道路设置,管道应敷设在道路一侧路下,覆土厚度由外部荷载确定,一般不小于0.7m。

(9)供水管网距建筑物、树木水平间距不小于1.5m,与污水管平行设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m,其位置应高于污水管。给水管与污水管交叉时,给水管应从污水管上方穿过。

(10)供水管道应敷设在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如在基岩上,应铺设150mm砂垫层。 3.3 排水工程

3.3.1 整治原则

① 排水工程应以村庄建设规划为依据,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做到保护环境、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② 通过村庄排水工程整治,应逐步实现村庄排水的“雨污分流”体制。 ③ 污水处理达标后可排放或灌溉利用,雨水应就近排入沟渠、池塘、河流。 ④ 村庄污水处理包括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集中式是指村庄生活污水经统一处理后用于农灌等用途,适用于村庄污水集中处理的设施有:氧化沟、生物塘(稳定塘)、人工湿地、生活滤池等。污水利用集中式处理时,污水处理站的位置应选在村庄的下风下水方向,靠近受纳水体或农用灌溉区。

分散式是指各个农户以用三格式化粪池、双层沉淀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等设施处理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的污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但在农村排水处于合流制的排水体制下,可减少污水对水体的影响。

3.3.2 排水量 (1)污水量

污水量以村庄生活总用水量的70%计算。根据污水量确定污水管管径时,应充分考虑生活用水量总变化系数。在日生活污水量大于400m或5l/s时,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取2.3,在日生活污水量大于400m或5l/s时,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取2.0。污水排放要求选用预制混凝土管、陶土管、塑料管,最小直径不低于150mm。对于一般村庄污水排水管选用150~300mm,污水管道应按不满流计算。

(2)雨水量

① 雨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qψF

式中:Q——雨水流量(l/s);

q——暴雨强度(l/s.ha),详各地暴雨强度公式; ψ——综合径流系数; F——汇流面积(ha)。

综合径流系数ψ按村庄不渗水地面所占比例的高低确定,建议采用0.3~0.5。村庄建筑密集,院坝道路硬化率高,径流系数可在0.4~0.5间选择;村庄建筑密度一般,院坝硬化地面适中的村庄,可按0.35~0.4考虑;建筑密度不大,绿化较好,院坝硬化地面道路适中,可按0.3~0.35考虑。

3

3

② 云南省部分市县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计算,宜就近利用邻近市县已有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下表列出了云南省九个市县的暴雨强度公式。

云南省各市县暴雨强度公式 表3.3.1

市县名称 昆明 暴雨强度公式 700(1+0.775lgp) q= 0.496 t 317(1+0.95lgp) 丽江 q= 0.45 t 1534(1+1.035lgp) q= 0.762 (t+9. 86) 4342(1+0.96lgp) q= 0.09 t+139 3350(1+0.5lgp) q= 0.85 (t+10.5) 4008(1+0.667lgp) q= 0.08 t+129 2355(1+0.645lgp) q= 0.1570.806 (t+9.49) 995(1+1.15lgp) q= 0.58 t 977(1+0.641gp) q= 0.57 t 下关 腾冲 思茅 昭通 沾益 开远 广南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t——降雨历时(分钟),t=t1+mt2

t1——地面集水时间(分钟),村庄可统一按5分钟考虑; m——折减系数,暗管取m=2,明渠取m=1.2;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t2=L/60V,为计算管渠内水的流速(m/s),l

为计算管渠长度(m)。

p——设计重现期(年)。根据排水区域地形特点,一般选取范围为0.25、0.33、0.5、

1.0年。地势平坦(地形坡度小于1%),排水困难地区可选p=1.0年;村庄地

形坡度大于8%者,可选取p=0.25年;村庄地形坡度3~8%者,可取p=0.33年;地形坡度1~3%者,取p=0.5年;

③ 流速计算

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速度按下列计算:

V=1/ nRi(m/s) n——糙率;

R——水力半径R=A/P(m),A为管渠断面积m,P为管渠湿周m;

i——水力坡降,即计算管沟段高差与长度之比。

常见沟、渠、管糙率表 表3.3.2 序号 1 2 3 4 管渠类别 石棉水泥管、钢管 干槽 陶土管、铸铁管 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水泥砂浆抹面渠道 粗糙系数 n 0.012 0.012~0.014 0.013 0.013~0.014 序号 5 6 7 8 管渠类别 浆砌砖渠道 浆砌块石渠道 干砌块石渠道 土明沟(包括带草皮) 粗糙系数 n 0.015 0.017 0.020~0.025 0.025~0.030 2

2/31/2

3.3.3 排水管渠

(1)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应采用管道形式,通过整治逐步取消排污明渠。排径管材可根据当地实际,选用混凝土管、陶土管、塑料管等各种管材。

(2)村庄雨水排除可根据当地实际,采用明沟、暗沟或混凝土管道。

(3)污水管道铺设时,先定总干管,走向一般依据地形坡度铺设,满足污水重力自流要求。排污管道直径最小不小于150mm,最小坡度不小于0.3%。污水管道应按不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应按表3.3.3采用。

污水管最大设计充满度 表3.3.3

管径(mm) 150 200~300 350~450 (4)雨水管道应按满流计算,管径由计算确定。 (5)明渠超高不得小于0.2m,断面由计算确定。

(6)排水管道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为10m/s。排水明渠最大设计流速宜符合表3.3.4规定。

明渠最大设计流速 表3.3.4 明渠类别 粗砂或低塑性粉质粘土 最大设计流速(m/s) 0.8 最大设计充满度 0.50 0.55 0.65 粉质粘土 粘土 石灰岩或中砂岩 草皮护面 干砌块石 浆砌块石或浆砌砖 混凝土 1.0 1.2 4.0 1.6 2.0 3.0 4.0 注:本表适用于水深0.4~1.0m,当水深小于0.4m时,最大设计流速应乘以0.85的系数;水深大于1.0m且小于2.0m时,最大设计流速乘以1.25的系数;当水深大于等于2.0m时,最大设计流速乘以1.4m的系数。

(7)排水管渠最小设计流速:

① 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 ② 雨水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 ③ 明渠为0.4m/s。

(8)各种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宜采用管顶平接。管道转弯和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

(9)管道基础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对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或地基应采取加固措施,管道接口应采用柔性接口。

(10)管顶覆土厚度应不小于0.7m。 3.3.4 检查井

(1)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和坡度变化处、以及直线管段上一定距离处。

(2)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宜按表3.3.5采用。

污水、雨水检查井最大间距 表3.3.5 最大间距(m) 管径(mm) 污水管道 150 200~400 500~700 800~1000 25 30 50 70 雨水管道 30 40 60 80 0

(3)检查井宜采用铸铁或复合材料井盖,井底宜设流槽。接入同一检查井的支管数不宜超过3条,检查井做法参照《给排水标准图集》S2的做法。

3.3.5 跌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