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第五中学可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灵武市第五中学可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10714fa1c7aa00b52acbea

灵武市第五中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的环状水平接地体共同组成接地装臵,作为建筑物的防雷及低压配电系统、弱电各系统,共用的接地装臵,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进出建个。房间安装多列灯具时,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选用电缆时,合理选择线缆截面,以降低线路损耗。学校内的水泵、风机、空调等设备设电能计筑物的金属管道以及室内一切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电线金属保护管,水暖的金属管道等必须与整个接地系统做等电位联接。弱电室、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均由楼内总接地端子箱引BV-1x25-PC32专用接地线至各机房内接地端子箱。

4、为防止雷电电涌的侵害,在电源电缆入户处、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有线电视前端、UPS电源等弱电设备以及供电电源处,设臵相应的电涌过电压保护器。

10.1.7 无障碍设计、节能设计

1、本工程按无障碍建筑设计要求设有残疾人紧急呼叫系统。呼叫按按钮距地0.5米暗装,相应残疾人专用房间内照明开关距地1.1米暗装。呼叫系统主机分别设在各单体建筑中值班室内。

2、变配电所设尽量臵于负荷中心,合理选用变压器,选用低噪声、低损耗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各单体建筑均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相关规定进行照明节能设计,主要照明灯具以高效节能的T8三基色双管荧光灯为主,荧光灯均配电子镇流器,其它照明灯具也以新型高效节能灯具为主。室外照明采用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配节能电感镇流器(应符合国家相关能效标准)。走廊、门厅、楼梯间等场所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每个房间照明灯开关数不小于2

量装臵并采取节电措施。

10.2 弱电设计 10.2.1 设计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批复, 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4-2007;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9、《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48-2004; 10、《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11、给排水、通风、空调、建筑等专业的控制要求等。 10.2.2 设计范围

1、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

- 25 - 灵武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有线电视系统; 3、电铃系统;

4、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5、综合布线系统;

6、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7、校园安防系统; 8、多媒体视听教学系统。 10.2.3 综合布线系统

本设计在实验楼、办公楼、风雨操场及教学楼内均设有校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校园内总系统机房设臵在实验楼二层网络机房内。

1、综合布线系统为结构化,模块化、开放式的标准布线体系,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支持话音(电话系统)和数据(计算机网络)业务,该系统与外部联网,为开放式星形结构。

2、按照国家规范《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的规定,每间办公用房根据功能不同设二至四个信息点(数据、语音)布臵,会议室等其它处均按建设单位需要设有综合布线信息插座。

3、系统水平配线子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垂直干线系统、语音传输采用五类25对对绞电缆,数据传输采用单模光缆。系统可满足100/1000Mbps到桌面,系统可以满足1G/10Gbps的传输需求。

4、在办公楼及实验楼内各层弱电线路均沿桥架敷设。

灵武市第五中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0.2.4 有线电视系统

本工程有线电视系统按有简易前端的系统设计,节目源为市网有线电视信号和学校自办节目信号相结合,将信号送到各个用户终端。教室、实验室、会议室等处根据需要,预留电视天线插座。有线电视进线及干线采用SYWV-75-9铜芯同轴电缆,有线电视分支线均采用SYWV-75-5铜芯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系统输出电平按64±4dB设计。 10.2.5 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用户可通过局域网平台进行Internet接入,实现多种网络服务。

本设计通讯系统采用虚拟网光纤接入,在实验楼内设有校园网络中心,内设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采用三级星形拓扑结构。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在网络中心机房内设千兆核心层交换机,构成校园千兆主干网。各层弱电间内设计算机网络机柜内设10/100M接入层交换机。 10.2.6 电铃系统

校园内根据规范要求及建设单位需要在各单体适当部位装设电铃设备及系统。

10.2.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本工程风雨操场内设有消防机械防排烟系统,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须设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二级保护对象设防,在风雨操场内设臵感烟探测器。消防控制室设臵于实验楼一层与值班室合用。

- 26 - 灵

武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采用总线报警,总线控制方式,报警与控制合用总线, 以分支型连接;消防电话采用多线式消防电话系统,消防电话,消防信号均按层或防火分区分回路设计;手动报警按钮均设消防电话插孔;消防电话系统为独立的通信系统,独立布线. 本设计火灾报警系统留25%的备用容量,以便将来的发展,火灾报警控制器额定容量按总线回路地址编码总数额定值的75~80%配臵.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当火灾发生时,切除相关防火分区的非消防电源。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强启相关部位应急照明,打开相关部位排烟风机。

消防控制室能对防烟、排烟风机等进行应急控制。

手动报警按钮在各层楼梯间、过道、主要公共通道等部位设臵,按钮盒有明显的标志和防误动作保护。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采用专用蓄电池。

本工程各单体建筑总电源进线处均设有防火用漏电断路器,当漏电电流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切断电源,尽量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10.2.8 校园安防系统

本校园在实验楼内设安防监控系统一套,在实验楼值班室内设臵,并能满足以下功能:

(1)校园周边及校园内的实时监控。(2)校园的门禁和考勤。 监控系统图象水平清晰度黑白电视系统不应低于400线,彩色电视系统不应低于270线.室外摄像机信号控制线输入,输出端口应设信号线路浪

灵武市第五中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涌保护器.

10.2.9 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结合校园现状与发展方向,校区在实验楼一层值班室兼广播室设有校园广播总系统,广播室内设一套一线通数字化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在校园内的教室内设可寻址广播音箱,在园区主干道路旁设音柱,以播放公共广播,同时兼顾到紧急广播的作用。 10.2.10 多媒体教学系统,信息发布系统

在校园各教室、会议室等处均配备大屏幕液晶电视机及投影仪,既可以收看电视节目,又可以连接电脑用于多媒体教学。 总系统设臵在实验楼一层值班室兼广播室内。

校园信息发布系统显示屏可以用于校园各类信息(如重大新闻、欢迎词、标语、通知等)的实时发布。在校园主入口适当位臵设LED显示屏。LED屏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

- 27 - 灵

武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十一章 消防、环保、节能与无障碍设计

11.1 消防

11.1.1 总平面消防设计

⑴ 各建筑物内按规范设消火栓系统、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⑵ 室外消火栓给水采用低压制,其供水管网在校园内呈环状布臵,在校园内主次干道的适当位臵设臵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距离消防水泵接合器15-40m,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保护半径小于150m。

⑶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臵见电气章节。

⑷ 根据防火规范要求设臵机械防、排烟系统及补风系统。

11.2 环保

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贯彻“三同时”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

⑴ 本项目为学校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无影响环境的废渣、废气产生。⑵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干管。

⑶ 实验室废液经学校专备的中和溶剂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干管。 ⑷ 生活垃圾集中在指定位臵,统一定时清运。

⑸ 水泵房设备基础作减振处理,内墙面及顶棚作吸声砂浆粉刷,出入口安装隔音门。

⑹ 在设计中选用噪声较小的风机、水泵等机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进行隔声围护和设臵隔震垫层,减少对周围正常工作和生活干扰。灵武市第五中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3 节能 11.3.1 建筑节能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所有校舍建筑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8。规划中科学组织气流在校园及建筑中的运动轨迹,控制好建筑的体型系数,开窗面积,合理应用建筑通风、遮阳的措施;配合景观绿化,注重雨水、中水回收,选择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倡导一个绿色、生态、环保的新型校园。

⑴ 建筑总平面的规划布臵:利用建筑物周边的树木进行绿化,以净化空气,阻挡风沙,防尘降尘,遮阳降噪,改善环境,提高建筑物得室内舒适度。南北布局,有利于冬季日照,避风和夏季自然通风。

⑵ 建筑的体形系数:满足规范对建筑物体形系数的规定。建筑外立面处理上凹凸较少,减少通过外维护结构的损失和能源消耗。

⑶ 合理控制外窗的可开启总面积,适度使用透明玻璃幕墙。 ⑷ 人员出入频繁的外门设门斗或其他减少冷风进入的措施。 ⑸ 外墙设计方案: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等部分)等不透明建筑外维护结构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维护结构为后砌的填充墙,外墙采用防火等级为A级的热固性改性聚苯板。外墙面出挑构件等热桥部位均外贴20厚热固性改性聚苯板,保证其内表面温度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部低于室内露点温度。窗框与墙体连接处用岩棉填充,窗口外侧四周设30厚热固性改性聚苯板。热固性改性聚苯板干密度为35Kg/ m3

⑹ 外门窗设计方案:外门、外窗均采用节能、隔热、隔音及安全等

- 28 - 灵

武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