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系统简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信令系统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30d01614791711cc791727

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ignallingConnectionControlPart) TUP――电话用户部分(TelephoneUserPart) ISUP――ISDN用户部分(ISDNUserPart)

TCAP――事务能力应用部分(TransactionCapabilityApplicationPart)

OM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OperationandMaintenanceApplicationPart) MAP――移动应用部分(MobileApplicationPart)

INAP――智能网应用规程(IntelligentNetworkApplicationProtocol) MTP由低功能级向高功能级依次是:信令数据链路级(MTP1)、信令链路功能级(MTP2)、信令网功能级(MTP3)。MTP的功能是在各信令点之间正确无误地传送信令消息。SCCP完成MTP3的补充寻址功能,即与MTP3结合,共同提供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功能。

电话用户部分(TUP)处理电话网中的呼叫控制信令消息;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处理ISDN中的呼叫控制信令消息;移动应用部分(MAP)处理移动通信网中呼叫控制信令信息及非呼叫相关的信令信息,如漫游、位置更新等。

1.4七号信令信号单元格式

(1)填充信号单元(FISU)

F8CKLIFIBFSNBIBBSNF816261717

FISU由第三级产生并接收。当链路上没有其他信令单元传送时,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向对方发送FISU,以告知对方本端第二级运行正常。

?F

信号单元定界标志,一个八位组,码型为01111110,它既表示前一个单元的结束,也表示后一个单元的开始。

?CK

检错码,一到两个八位组,用以检测信号单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码。 ?LI

信号单元长度指示码。长度为6个比特,用以指示LI和CK之间(不包括它们自身)的八位位组数目。对MSU,LI>2,对LSSU,LI=1或2,对FISU,LI=0。当消息长度超过63时,长度指示位LI=63。

?FSN/FIB和BSN/BIB

信号单元序号和重发指示位,包括:

FSN:前向序号,表示本单元的发送序号。

BSN:后向序号,表示收到对方发来的最后一个信号单元的序号,向对方指示序号直至BSN的所有消息均已经正确无误的收到。

FIB:前向(重发)指示位,表示当前发送信号单元的标识,取值0或1,FIB位反转指示本端开始重发消息。

BIB:后向(重发)指示位,表示是否正确收到对方发来的信号单元,BIB反转指示对方从BSN+1号消息开始重发。

(2)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LSSU)

在正常情况下,链路上不会有LSSU,仅有FISU和MSU。当有LSSU时,说明链路状态不对。

F8CKSFLIFIBFSNBIBBSNF81616261717

?SF

由一个8bit组成,其中低3位为状态指示语,高5位为备用位,取值为0,该字段又称状态字段SF。状态指示语表示本信令点的第二功能级的工作状态。状态指示含义如下:

C B A 状态指示 0 0 0 SIO 失去定位 0 0 1 SIN 正常定位 0 1 0 SIE 紧急定位 0 1 1 SIOS 业务中断 1 0 0 SIPO 处理机故障 1 0 1 SIB 链路忙

当链路从未激活转为激活时,链路两端发送LSSU,完成初始定位过程。

当传输系统故障导致链路中断后,一旦传输系统恢复正常,链路两端的第二功能级自动进入紧急定位过程。两端以SIE代替SIN,验收周期比初始定位过程要短。

(3)消息信号单元(MSU)

F8CKSIFSIOLIFIBFSNBIBBSNF8168n n>28261717

?SIO

业务指示八位位组,只出现于MSU,用于指示消息类别和网络类型。

SIO分为两个子字段:低四比特的SI(业务指示语,指示消息类别)和高四比特的SSF(子业务字段,指示网络类型)。

子业务字段SSF业务指示语SID C B AD C B ASIO ?SIF

信令信息字段。包括用户实际发送的信息内容。它由两部分组成:路由标记和信号信息。后者由具体消息类型及业务类别决定,前者包括DPC(目的信令点编码)、OPC(源信令点编码)和CIC(电路选择码)或SLS(信令链路选择码)。

信令信息SLS/CICOPCDPC

在MTP3层产生的MSU中,有一类链路测试消息,它们是:信令链路测试消息SLTM和信令链路测试证实消息SLTA。当一端发送SLTM,另一端收到后,即回送SLTA作为响应。SLTM中含有一串测试码,另一端收到SLTM后将测试码放到SLTA中反送回发端。发端将SLTA中的测试码取出,与SLTM中的测试码相比较。如果相同,则说明第二级传输正确,如果不同,则说明第二级传输不正确。链路测试消息的发送过程如图 :

SPASLTMSLTASLTMSLTASPB

图 1-8 链路测试消息的发送

第二章 消息传递部分(MTP)

消息传递部分由三层构成,描述了信令点之间进行消息传递和与此传递相关的功能和过程以及与实现有关的接口和过程。

2.1 信令数据链路功能(MTP1)

信令数据链路级是No.7共路信令系统的第一级功能。第一级功能定义了信令数据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并规定与数据链路连接的方法,提供全双工的双向传输通道。信令数据链路是由一对传输方向相反和数据速率相同的数据信道组成,完成二进制比特流的透明传递。No.7信令系统最适合于数字通信网,信令数据链路通常是64Kbit/s的数字通道,常对应于PCM传输系统中的一个时隙,如在PCM30/32系统中,常选用TS16传递信令,也允许选择除第零个时隙的其它时隙传递。

作为第一级功能的信令数据链路要与数字程控交换机中的第二级功能相连接,可以通过数字交换网络或接口设备而接入,通过程控交换机中的数字交换网络接入的信令数据链路只能是数字的信令数据链路。在数字交换网络可以建立半固定通路,便于实现信令数据链路或信令终端(第二级)的自动分配。

2.2 信令链路功能级(MTP2)

信令链路功能作为第二级的信令链路控制,与第一级的信令数据链路共同保证在直联的两个信令点之间,提供可靠的传送信号消息的信令链路,即保证信令消息的传送质量满足规定的指标。

第二级完成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信令单元定界,信令单元定位,差错检测,差错校正,初始定位,信令链路差错率监视,流量控制,处理机故障控制。我们将对以上功能具体说明:

1、单元信号定界与定位

要从信令数据链路的比特流中识别出一个个的信号单元,应有一个标志码对每个信号单元的开始和结束进行标识。七号信令系统规定标志码采用固定编码01111110作为信号单元的开始和结束。在接收时,要检测标志码的出现;在发送时,要产生标志码。

为了信号单元能正确定界,必须保证在信号单元的其他部分不出现这种码型。我们采用“0”比特插入法。在发送端,对不包括标志码的信令单元进行检查,当消息信息中 出现了六个连“1”时,要执行插“0”操作,即在5个连“1”后插入“0”;在接收端,对检出标志码的信令单元进行检查,发现5个“1”比特存在,则执行删“0”操作,即将5个连“1”之后插入的“0”删除。

在正常情况下,信号单元长度有一定限制且为8比特的整数倍,而且在删0之前不应出现大于6个连1。若不符合以上情况,就认为失去定位,要舍弃所收到的信号单元,并由信号单元差错率监视过程进行统计。

2、差错检测

作用是判别信号单元中的比特流在传送过程中是否出错。

由于传输信道存在噪声,瞬断等干扰会使信令信息发生差错,为保证服务质量,必须采用差错控制措施。差错控制包括差错检测与差错校正两个方面。

为了要能对脉冲和瞬断干扰造成的突发性差错有较高的检错能力,采用CRC循环冗余的检错方法。通过附加冗余码元的方法,使传递的信息序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接受端则检验这种规律是否存在。

3、差错校验

作用是出现差错后重新获得正确的信号单元。No.7信令方式采用基本差错校正方法。 基本差错校正方法是一种非互控、肯定/否定证实,重发纠错的方法。

非互控方式是指发送方可以连续地发送消息信号单元,而不必等待上一信号单元的证实后才发送下一信号单元。非互控方式可以显著提高信号传递的速度。

肯定证实指示信令单元的正确接收,否定证实指示收到的信令单元有误而要求重发。证实由每个信号单元所带的序号实现:前向序号(FSN)、后向序号(BSN)、后向指示比特(BIB)和前向指示比特(FIB)。FSN完成信号单元的顺序控制,BSN完成肯定证实功能。远端将最新正确接收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