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课标修订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人教版新课标修订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486e0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b

精编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教材在编排上从记录数\三种颜色的纽扣的数量分别有多少、一共有多少\的结果引入 重视了读数、写数的意义和必要性

【在写数上

写数的方法在11~20各数的认识中学生已经有所体会 教材继续按同样的思路编排

具体地来说:10以内写数是一个数对应着一个数字;11~20各数的写数就不同了 这点陶老师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 即需要按位值制来写数--按位值制记数 就要认识数位

11~20各数的认识中初步认识\十位\个位\

写数就是把计数的结果(几个十几个一)按照数位用数字符号表示出来 教材就是这样体现写数这一过程的

100以内数的写数继续在此基础上教学\个位\十位\百位\】 因此

100以内读数、写数的编排与20以内写数的编排相同:把小棒数数的结果 先用计数器(是数位的具体化)表示出来 再对照数位写数

并通过33中两个3的对比 让学生体会位值的意义 教学时

可以有意识地与10以内读、写数 11~20以内读写数进行对比 从方法的角度予以体会

●在上面介绍的这部分内容中

教材还注意安排了许多丰富学生数数经验、培养学生数感的内容 并注意突出计数单位\十\

如主题图、P35第2题、P38第1题、P38第2题、P40第9、10题

●在实际教学时

和6~10的加减法中的\你知道吗\衔接 可以继续介绍埃及的象形数字 介绍到百

让学生通过与我们现在写数的对比 让学生体会到数位、位值制思想的好处

4.例4

例4教学数的顺序 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只是将发现规律的内容渗透在其中

并增加了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的内容 如第(3)小题和做一做

精编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但是

由于在第七单元才正式教学找规律的内容 这里并没有用\规律\这一名词 教学时需要注意一下

这也是修订教材编排的特点 在正式教学找规律之前或之后

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渗透或增加了许多找规律的内容 让学生有所发现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5.例5

例5教学数的大小比较 与实验教材相比

更体现了清晰的层次:借助直观用数的组成比较十位不同数;借助计数器按数位比较十位相同的两位数

同时适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比较的法则 这是较实验教材完善的一点

6.例6

例6教学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这是实验教材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根据《课标》精神安排的例题 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建立数感很有帮助 在修订的时候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些完善

如:修改情境图使之更符合实际;改变了数据

使之更利于学生判断;实验教材是红金鱼与黑金鱼比、黑金鱼与花金鱼比 不利于学生的表达和判断;修订教材则都是把红球、黄球和蓝球比 更易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与判断

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红球和黄球比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 (学生可以直接借助直观判断 也可以借助之前的比较直接推理 )给学生留出自由比较的空间

7.例7:问题解决

例7是我们新增加的问题解决的内容 在修订教材中

我们大大丰富了问题解决的内容

涉及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各个领域 这是我们在认数部分安排的解决问题

这个例题在强调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的同时

突出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利用数的组成(突出计数单位十) 实际操作(或画图)

当然学生可能还有其他方法

精编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比如10个10个地数数等 因此

从另一个方面看

问题解决的例题实际上可以看做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丰富学生数数经验的内容

P47练习十的第1、2、3题也都可以看做丰富学生的数数(5个5个的数、10个10个的数、3个3个的数、12个12个的数)经验的题目

(二)加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例8较实验教材相比

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原来是一图一加一减两个算式 现在用更实际的情境

借助一图四式呈现了4个有联系的算式 既与前面数的认识中的加减法的编排相统一(6~10的加减法、11~20各数认识中的加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

更好的体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又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实践与综合:摆一摆、想一想

这个实践活动安排的是一个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给定一定数量的圆片 让学生在数位表中去摆 看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也是实验教材P45的实践活动 经过实验

我们认为这个活动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数、体验位值制思想非常好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去发现规律、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简单的问题 因此

在修订教材中我们保留了这一实践活动

只不过在呈现的细节上进行了一些变化

(1)有了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的基础

利用记录表呈现摆2个、3个圆片的结果:提示学生按这样的形式记录 渗透了统计的内容;便于学生整理自己思考的结果 发现规律

(2)以两个\你发现了什么\明确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发现规律:摆的数的的个数与圆片的数量的关系(摆的数的个数正好比圆片的数量多1)

突出了教材对\找规律\内容的重视 当然

还包括了对于自己摆数的方法的反思--怎样摆才能不重不漏?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

这一实践活动在实验中 出现了不少好课

精编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相信老师们在教学中也有很多深刻的体会 这里不再赘述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变化及变化原因

1.将人民币的认识分为大面额、小面额两段认识 并大大简化简单计算的内容

之所以这样变化

首先是因为虽然人民币是生活中非常必要也常见的东西 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用的经验也很少(如买文具、买票等多是大人代劳了) 即使用也是用小面额的人民币(20元以下) 其次

是考虑到教学人民币的目的 我综合所查资料觉得

其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作为认数的丰富素材(如数的组成、据给出的写数;认识小数的意义等);二是作为理解计算(理解算理)的素材(这一点在日本教材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可能和日币的体系有关系:100、1000、10000面值的日元) 我国主要是小数的计算

因此我们分两段来认识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