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双月湾项目港池码头勘察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万科双月湾项目港池码头勘察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4b9aee81c758f5f61f67a6

万科双月湾项目港池码头详细勘察中间报告报告

潮州—汕尾断裂带红海湾段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离本场地均超过5.0Km,不会对场地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39.08m~-9.91m,层底埋深14.20m~40.35m,层底标高-41.08m~-14.21m。进行标贯试验14次,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4.2~13.0击,平均值7.9击,标准值为6.5击。

4-2粉质粘土:青灰、黄褐色,含有少量有机质,干强度高,韧性好,湿,可塑状,局部硬塑状。仅有9个孔揭露,ZK05, ZK08, ZK09, ZK10, ZK14, ZK15, ZK19, ZK20, ZK26,揭露层厚1.10m~4.90m,层顶埋深19.50m~40.50m,层顶标高-40.61m~-19.51m,层底埋深20.80m~41.60m,层底标高-41.71m~-20.81m。进行标贯试验1次,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为12.6击。 2.3.3第四系砂层(Qmc)

5-1粉细砂:灰白色、黄褐色,约含15~20%粘粒,级配一般,饱和,松散~稍密状。大部分钻孔有揭露,仅ZK01, ZK02, ZK03, ZK04, ZK05, ZK07, ZK09, ZK10, ZK11, ZK16缺失,揭露层厚1.04m~7.10m。层顶埋深0.00m~38.90m,层顶标高-39.31m~-0.01m。层底埋深1.4m~40.50m,层底标高-40.91m~-1.41m。进行标贯试验8次,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3.0~7.0击,平均值4.3击,标准值为3.3击。

5-2中粗砂:灰白色、黄褐色,约含20~30%粘粒,级配良好,饱和,稍密~中密状。所有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90m~15.90m。层顶埋深8.60m~41.60m,层顶标高-41.71m~-9.18m。层底埋深10.70m~43.50m,层底标高-43.88m~-10.96m。进行标贯试验15次,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7.90~11.90击,平均值11.0击,标准值为10.1击。

2.3.4第四系残积土层(Qel)

6-2砂质粘性土:黄褐色,由流纹斑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可辩认,含石英砾约25%,可塑~硬塑状。大部分钻孔有揭露,ZK05, ZK12, ZK13, ZK14, ZK15, ZK18, ZK19, ZK23, ZK24, ZK25, ZK27缺失该层,揭露层厚1.10m~7.60m,层顶埋深17.40m~

4

2.3地层岩性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内地层为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含淤泥质粉细砂层、淤泥质粘土层、粘土层、粉质粘土层、粉细砂层、中粗砂层,残积成因的砂质粘性土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流纹斑岩。各岩土层分布情况及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而下: 2.3.1第四系含淤泥质土层(Qmc)

3-1含淤泥质粉细砂:灰色、灰黑色,以粉细砂为主,夹粉质粘土透镜体,局部为粉土,或过渡为含淤泥质中粗砂,含有机质及贝壳,饱和,松散~稍密状。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且大部份分布在场地表面。含淤泥质粉细砂层与淤泥质粘土呈交替沉积,揭露层厚2.40m~13.70m,层顶埋深0.00m~20.30m,层顶标高-20.41m~0.23m,层底埋深8.10m~22.7m,层底标高-22.81m~-8.92m。进行标贯试验15次,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2.3~6.8击,平均值3.6击,标准值为3.0击。

3-3淤泥质粘土:灰色、灰黑色,局部含细中砂,含贝壳碎片及有机质,饱和,流塑,夹有软塑状粘性土。该层分布广泛,大部分钻孔均有揭露,ZK01, ZK02, ZK03, ZK04, ZK06, ZK14, ZK17, ZK22, ZK24缺失该层。揭露层厚0.80m~8.30m,层顶埋深8.80m~33.70m,层顶标高-33.99m~-8.95m,层底埋深13.10m~35.90m,层底标高-36.19m~-13.51m。进行标贯试验8次,剔除1个异常值,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1.5~4.8击,平均值2.9击,标准值为2.0击。 2.3.2第四系粘性土层(Qmc)

4-1粘土:黄色、灰褐色,局部含20%~30%中粗砂及砾砂,可塑状,局部软塑。全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层厚0.80m~11.20m,层顶埋深9.70m~38.20m,层顶标高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万科双月湾项目港池码头详细勘察中间报告报告

43.50m,层顶标高-43.73m~-18.28m,层底埋深20.20m~47.80m,层底标高-49.03m~-21.08m。进行标贯试验7次,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11.20~18.20击,平均值15.8击, 标准值为14.1击。 2.3.5侏罗系流纹斑岩(J)

东南侧场地内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流纹斑岩,覆盖大部分场地。本次勘察揭露全、强风化带,现将其特征分述如下:

8-1全风化流纹斑岩:褐黄色,岩芯呈土柱状,裂隙很发育,原岩结构可辩认,合金易钻进。大部分场地有揭露,仅ZK09, ZK10, ZK25缺失,揭露层厚为0.60m~11.80m。层顶埋深为38.90m~47.80m,层顶标高为-49.03~-39.76m。层底埋深为44.60m~52.70m,层底标高为-53.58~-44.75m。进行标贯试验12次,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32.50~40.30击,平均值36.8击,标准值为35.3击。

8-2强风化流纹斑岩:黄褐色,岩芯呈半岩半土夹碎块状,节理裂隙发育,原岩结构可辩认,合金可钻进。该层全场地均有揭露,层顶埋深为40.50m~52.70m,层顶标高为-53.58~-40.91m。进行标贯试验36次,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51.10~61.60击,平均值54.90击,标准值为53.60击。

揭露层厚2.40m~13.70m,层顶埋深0.00m~20.30m,层顶标高-20.41m~0.23m,层底埋深8.10m~22.7m,层底标高-22.81m~-8.92m。进行标贯试验15次,经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2.3~6.8击,平均值3.6击,标准值为3.0击。从整个场地大部分钻孔揭露看,该层淤泥质粉细砂与淤泥质粉质粘土、细中粗砂层成两到三个旋回交替沉积,粉质粘土层和细中砂层较薄。该层土层处于饱和状态,松散~稍密状态,含较多贝壳,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在荷载作用下仍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液化现象。

3.水文地质条件

为满足工程设计需要,为水深测量、疏浚施工、勘察性验潮以及转测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等需要而设立了临时验潮站,表2为验潮观测数据,观测时间为2010-6-22,地点为沙咀尾,验潮点高程为2.13米。

验潮观测数据 表2

时间 2010-6-22 7:00 2010-6-22 8:00 2010-6-22 9:00 2010-6-22 10:00 2010-6-22 11:00 2010-6-22 12:00 2010-6-22 13:00 2010-6-22 14:00 2010-6-22 15:00 2010-6-22 16:00 2010-6-22 17:00 2010-6-22 18:00 高差 2.32 2.27 2.13 1.85 1.74 1.90 1.90 1.90 1.90 1.90 1.99 2.13 水位 -0.19 -0.14 0.00 0.28 0.39 0.23 0.23 0.23 0.23 0.23 0.14 0.00 2.4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本次勘察进行了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及岩石点荷载试验,场地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见《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图号:惠州GD1020(A)-2);《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见(附表2)。

2.5特殊性岩土

场地特殊性岩土为3-1淤泥质粉细砂层。

淤泥质粉细砂:拟建场地普遍发育淤泥质粉细砂地层,该淤泥质粉细砂层较厚,

5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含水介质特征,地下水主要分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孔隙水:主要分布于3-1含淤泥质粉细砂层、5-1粉细砂层和5-2中粗砂层中,其中因中粗砂层上有隔水的淤泥质粘土层存在,而具有微承压性。通过现场钻探观测,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万科双月湾项目港池码头详细勘察中间报告报告

各地层的水头基本相等。孔隙水主要接受海水补给,以渗流方式向低处排泄。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中风化流纹斑岩节理裂隙内。强风化、中风化流纹斑岩节理裂隙不同程度发育,受其发育程度控制,其储水性和透水性呈弱~强等状态。该层地下水主要接受上部海水的渗流及海岸地下水侧向补及,水量丰富。

5. 地基基础方案

5.1浅基础主要力学参数

综合野外钻探编录、现场原位测试,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场地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变形模量E0等指标建议采用表3。

岩土层的主要力学参数建议值 表3

岩土名称 3-1含淤泥质粉细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130 170 60 110 220 160 220 230 350 700 压缩模量 Es(MPa) - - 2.5 3.5 8 - - 11 12 16 变形模量 E0(MPa) 13 16 2.5 3.5 17 19 30 23 65 110 凝聚力 C(KPa) 0 5 10 15 25 0 0 20 - - 内摩擦角 Φ(度) 24 26 10 10 23 28 32 26 - - 4. 抗震设计参数与地震反应分析

4.1地震基本烈度

利用同一场地的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提供的《万科双月湾项目一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地面脉动平均卓越周期为0.37秒。

3-2含淤泥质中粗砂 3-3淤泥质粘土 4-1粘土 4-2粉质粘土 5-1粉细砂 4.2场地土类型

利用同一场地的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提供的《万科双月湾项目一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有关规定判定: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Ⅲ类场地特征周期取0.45s。

5-2中粗砂 6-2砂质粘性土 8-1全风化流纹斑岩 8-2强风化流纹斑岩 若采用桩基础,根据《广东省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的有关规定,结合类似场地经验数据,各岩土层的桩基础岩土设计参数建议采用表4.

6

4.3软土震陷

利用同一场地的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提供的《万科双月湾项目一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场地地下揭示有淤泥质软土层,其剪切波速度较高,普遍达135~155m/s,因此,在Ⅶ度地震作用下,可以不考虑软土震陷问题。

4.4场地土液化判别

依据《万科双月湾项目港池码头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在遭受基本烈度为7度的地震作用时,本场地可能发生砂土液化现象。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万科双月湾项目港池码头详细勘察中间报告报告

桩基础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表4

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sa(kPa) 地层名称及 成因代号 预制桩 岩 土 状 态 混凝土 预制桩 3-1含淤泥质粉细砂 松散~稍密 3-2含淤泥质中粗砂 3-3淤泥质粘土 4-1粘土 4-2粉质粘土 5-1粉细砂 5-2中粗砂 6-2砂质粘性土 8-1全风化流纹斑岩 8-2强风化流纹斑岩 稍密 流塑~软塑 软塑~可塑 可塑~硬塑 稍密 稍密~中密 可塑~硬塑 14 18 10 16 38 23 55 40 75 120 钻、冲、 挖孔桩 12 16 8 14 31 18 45 32 60 100 桩入土深度 桩端阻力特征值 qpa(kPa) 钻、冲孔桩 桩入土深度 人工 挖孔桩 设计。

6.2根据同一场地的《万科双月湾项目一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地面脉动平均卓越周期为0.37秒;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6.3基础选型: 由于上部荷载较小,可采用小直径桩基础,要求穿越含淤泥质粉细砂及淤泥质粘土,以粘土或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L≤9 9<L≤16 16<L≤30 L>30 L≤15 L>15 1300 2800 1100 3000 4800 1800 3800 1500 4200 5500 2800 4300 1800 700 1100 900 1500 2010年11月25日

注:1.按上表数值计算的单桩承载力宜通过载荷试验校核; 2.采用上表建议值计算单桩承载力时,应进行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合算;

5.3地基处理建议及基础选型分析

本场地普遍存在淤泥质粉细砂层,淤泥质粘土层,及粉细砂层,工程性质较差,不宜做基础持力层。由于上部荷载较小,可采用小直径桩基础,要求穿越含淤泥质粉细砂、粉细砂及淤泥质粘土层,以粘土、粉质粘土、中粗砂、砂质粘性土。强风化岩为持力层。

6.结论与建议

6.1 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和钻探揭露:尚未发现有活动断裂在本场地经过。距本工程场地最近的主要断裂离本场地均超过5.0Km,不会对场地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场地软弱土层较厚,分布不均匀,存在可液化土层,应慎重处理砂土液化问题,做好基础

7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