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与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花城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与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923889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6

热爱生活、展望美好的明天的情绪。

2、能初步具有吹奏简单的二声部乐曲的技能。 3、初步了解歌曲的常用体裁。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常用体裁 2、二声部乐曲的吹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播放作品《梦幻曲》(轻音乐),并问:童年时候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学生交流(音乐循环播放) (三)并简单介绍此曲

说明: (1) 选择轻音乐《梦幻曲》既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也为本课介绍体裁知识做准备。

(2) 优美、柔和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儿时的梦境,启发学生。 二、乐曲听赏

(一)介绍歌曲的常用体裁

(二)听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创作背景介绍(这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人举办的2006迎新春节目中也唱到了这首歌,可见这是一首多么经典的老歌)

2、听赏并说出此歌属于哪一类体裁风格,及为歌曲标上速度记号。 (三)做自我测评

1.说明: 这一活动既及时掌握了新知识,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音乐要素;用律动或华尔兹舞步的方式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真正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愉悦的情绪。

学唱《妈妈之歌》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这首歌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

三、引导学生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一)、常规练习

2:复习前课内容:听唱。

3: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新课学习:

1、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生:自由回答)

2、放歌曲,歌曲唱了什么内容?用什么速度演唱? 妈 妈 的 心 里 3、引 入四分休止符

(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板书“0”简单介绍: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练习: 1)念与拍: ХХ 0∣ХХ 0‖ 0 ХХ∣0 ХХ‖

2)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3)讨论: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

结论: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4)学生轻声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顿)

谈话: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 5、分段练唱再连起来唱 三)、欣赏《妈妈之歌》

1、导入:(听唱《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 2、初听(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3、介绍(师:这是一首云南纳西族民歌,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歌中以“阿哈巴

拉调”抒发对母亲恩情的歌腔。)

4、学生跟录音轻轻哼唱自已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母亲的深情。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8课 多彩的乡音(五)

学唱《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学会并背唱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3、 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4、 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饰、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 难点:本首歌曲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