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政治笔记(全部按课上老师所教而做的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中必修二政治笔记(全部按课上老师所教而做的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a3168f915f804d2a16c10c

a、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b、主题:团结和民主

c、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三:适合国情 优势显著

1.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它绝不是西方宣传的所谓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与西方的多党制)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基本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3.新型民族关系:

a、时间:新中国成立后b、原因;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c、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a、含义: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b、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个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c、地位:首要原则

d、表现:少数民族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形式;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政治委员;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2)民族团结原则:

a、含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b、表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d、地位:重要原则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含义: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b、原因: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c、地位:根本原则

5.三项原则的关系:

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6.我们该如何巩固民族关系:

我们应该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 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第二框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内容: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权力)和人民政府(行政),依法行使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原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自治权

1)含义: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2)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3)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表现: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3.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