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ade41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dd

课题 桃花源记 课型 自读课 课时 3课时 设计者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目标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体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会桃花源的“美”与桃源人的“乐”,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重点 难点 朗读课文;积累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体会桃花源的“奇”“乐”“美”,理解作者所寄寓社会理想 学 习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活动,激趣引思 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说说“他”是谁。 他从乱世红尘走来 追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 他向桃花深处 山的那边走去 将青山绿水 男耕女织化作一首诗 千年已过 桃花依旧 留给后人一个温暖而神秘的梦 二、检查预习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个性补改 1.晋太元中( ) 2.缘溪行( ) 3.便舍船( ) 4.豁然开朗( ) 5. 屋舍俨然( ) 6.阡陌( ) 7.黄发垂髫( ) 8.便要还家( ) 9.遂与外人间隔( ) 10.此中人语云( )11.不足为外人道( ) 12. 及郡下,诣太守( )13.刘子骥( ) (二)作家作品 1.本文作者( ),字 ( ),一名( ),自号 ( ), 浔阳柴桑人。( )时期伟大诗人,他曾做过小官,因1

“( )”,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谥号( ),后人称其为“( )先生”。他开创了( ) 诗体,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 诗人,代表作有《 》 《 》《 》等。本文选自《 》。 2.“记”是古代的( ),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 3.背景链接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陶渊明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和节奏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2.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疏通课文,把握以下原则和方法: 原则:“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方法: 五字歌诀:留、补、换、改、删(加字、换字、直译、意译、不译) 四、分类识记,知识归类 (一)重点实词 2

缘溪行: 鲜美: 落英: 缤纷: 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乃大惊: 具答之: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妻子: 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遂与外人: 间隔: 皆: 叹惋: 延至其家: 语云: 不足: 既出: 处处志之: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 即遣人: 便扶: 向路: 遂迷: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 问津: 津: (二)一词多义 1、为:捕鱼为业 ( )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2、其:复延至其家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欲穷其林( ) 3、并:并怡然自乐 (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遂:遂与外人间隔 ( );遂迷( ) 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 6、志:寻向所志( );处处志之( ) (三)古今异义词 3

1、交通: (古) (今) 2、妻子: (古) (今) 3、绝境: (古) (今) 4、无论: (古) ( 今) 5、鲜美: (古) (今) 6、不足: (古) (今) 7、外人: (古) (今) (四)词类活用 1.处处志之 2.复前行 3.渔人甚异之 (五)写出出自文中的成语并加以解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翻译语句) 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5.初极狭,才通人。 6.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