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缓和战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苏联缓和战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7ecf21952ea551811a6870f

得苏联在政治上被空前孤立了,缓和战略也随之破产,美苏关系降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最低点。而苏联在阿富汗的侵略不但给自己带了严重的影响,还对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带来了严重损害。其在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战争痛苦的同时,也给自己国内成千上万个军人家庭带来了不幸与痛苦,使苏共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在广大苏联人民心目中的威望与信任一落千丈,造成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并由此孕育着社会的严重动荡,政局危机加深。

总之,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都出现了重大失误,其中:对内,因“布拉格之春”事件使苏联国内对赫鲁晓夫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的改革产生了转变,结果苏联国内改革的日益走上保守,错过了苏联真正成为超级大国的最佳时机;对外,尤其是对美政策出现重大失误,肆意进行军备竞赛与对外扩张,致使“缓和”外交破产,经济困难的日益加重,政治危机的日益加深。这一切都为苏联日后的演变埋下了祸根。

从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苏俄和苏联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曾经出现过哪些重大转变?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原苏联70余年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大国的兴亡史。苏联兴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苏联70余年推行的战略有重大关系。

1、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的一切为了前线战略(1918—1920年)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地主和资本家以及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发动了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社会主义祖国处在危机之中”。摆在苏维埃面前的最主要任务是“武装保卫社会主义祖国”。采取的主要战略措施是成立以列宁为主席的“工农国防委员会”,把国家生活转入战时轨道,将“全国变为统一的军营”,“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经济战略的核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军事战略的基本任务是彻底歼灭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白匪军。

2、和平建设时期的高速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战略(1921—1941年) 国内战争结束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则成为苏联最重大的战略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苏联先后实行了两次战略性转变。一次是在列宁倡导和坚持下,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另一次是列宁逝世后,以高速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代替了“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以行政领导和国家统一计划为特征的经济体制由此建立,并且逐步形成了僵化模式。在此期间,苏联基本上奉行了和平外交方针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

3、卫国战争时期的防御、反攻和进攻战略(1941—1945年)

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的战略任务是举国迎敌,坚决粉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重大的战略决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大战爆发前,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的时间、主攻方向和采用的作战方法的判断失误,致使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损失;二是战争爆发后,最高决策当局并未因为战争初期遭受严重损失而惊慌失措,他们

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战略措施:(1)成立以斯大林为主席、拥有全权的特设最高国家机构——国防委员会,统一领导和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这场战争;(2)成立以斯大林为统帅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对武装力量实施战略领导并科学地指挥这场战争;(3)确立防御、反攻和进攻的战略方针,正确处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的关系,通过成功地实施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战争进程发生了根本转折。 4、斯大林晚期的积极防御战略(1945—1953年)

战后,苏联战略的基本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在战争中获得的大片领土和其他权益,保住苏联势力范围;把社会主义国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此期间,苏联在军事上奉行“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的战略方针。 5、赫鲁晓夫时期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战略(1955—1964年) 赫鲁晓夫执政以后,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的“三和”理论作为苏联内外政策的战略指导思想,认为在当时条件下,“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两种社会制度可以“和平共处”;认为苏联凭借其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完全可以同美国展开“和平竞赛”并最终能把美国赛垮;认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夺取政权,而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可以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6、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全球进攻战略(1964—1982年)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提出并推行全球进攻战略。全球进攻战略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在“勃列日涅夫主义”理论指导下对社会主义国家奉行霸权主义,对其进行严加控制和无理干涉,直至派兵镇压和武装入侵;二是在“经援”和“军援”的幌子下,极力向第三世界渗透扩张;三是对西方国家推行“缓和”政策,尽量避免同美国等国家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以养精蓄锐,为未来的决战作好准备;四是推行积极进攻的军事战略。强调“苏联的军事学说具有进攻性”、“苏联的军事战略将是坚决的、积极的、进攻的”。

7、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与新思维战略(1985—1991年)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革新方针。改革首先从经济改革开始,但由于改革的路子不对,既没有对几十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本身进行改革,也没有建立起适合苏联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改革不仅没有改变苏联经济的停滞现象,而且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在经济改革深入不下去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将改革的重点由经济领域转为政治领域。在政治改革中,将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舆论多元化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结果导致共产党丧失领导权,全国失控,出现大规模动乱和全面危机,最后是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奉行防御性军事战略,把“防止战争”作为军事战略的首要任务。

?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

1964年10月中央全会后,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的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期:60年代末是苏联继续推行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及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政策的时期,也是苏联进攻战略的准备阶段;整个70年代是苏联正式执行积极进攻战略,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并大肆对外扩张的时期,也就是苏联进攻战略的实施阶段;80年代,苏联战略收缩时期。

一、“和平共处”总路线的维持和“缓和”政策的推行

勃列日涅夫在其执政初期,其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对外政策,而是继续维持了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力图与西方缓和紧张局势和改善关系,尤其的与美国的关系,并争取解决欧洲边界、东西德国、柏林等多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苏联所受的西部威胁。于是勃列日涅夫上台不久,便宣布他将继续执行二十大、二十二大制定的对外政策,并认为“和平共处”这一路线“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苏联GCD和苏联政F对内对外政策的唯一的、不可动摇的路线”。

勃列日涅夫继续推行“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原因主要是:第一,当时的苏联经济与西方的差距不小,希望通过与西方的合作,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改造苏联经济,缩小与西方的经济差距。第二,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仅是证明了赫鲁晓夫“火箭战略”的非现实性,还说明了这时美苏之间军事力量的差距,

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对“火箭战略”的修改和前军事战略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平静的国际环境,避免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生冲突。

美国同样也不希望与苏联搞出什么问题来,毕竟苏美双方在核武方面的“恐怖平衡”,足以让任何头脑正常的人做出一个正常的决定。此时的美国本就有些自顾不暇,60年代中期之后的越南战争已让美国深陷而不能自拔,巨额的战争费用,经济危机的一再出现,美元危机频频发生,都使得美国同样希望与苏联改善一下关系,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在欧洲与苏联百万大军对峙可不是好玩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东西方关系开始出现一定改善。例如:苏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签订;苏联同西方的贸易额上升到等等。但在美国日益加强对越战争的时候,苏联也于1965年开始加强了对越南的支持和援助,而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苏美关系的改善;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事件更是让苏联上外交陷入困境。

1969年,勃列日涅夫为了摆脱“布拉格之春”事件给苏联外交带来的困境,初步提出了关于“欧洲缓和”的设想和主张。到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召开时,勃列日涅夫正式提出了6点“和平纲领”,并宣布要“把缓和摆在巩固和加强苏联?和平共处?外交的首位”。

在“缓和”政策正式确立之后,苏联利用当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淖、国内“新孤立Z義”思潮兴起及西方发生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有利于苏联机会,大搞“缓和”外交,不但顺利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问题,还成功组织召开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形成的“赫尔辛基精神”更是勃列日涅夫“缓和”外交取得的巅峰之作。

“缓和”政策实施的原因有:第一,苏联经济通过60年代的高速增长之后,由于粗放式的经济的影响,在70年代开始减速,苏联领导层认识到“效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