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文检索工具体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四章中文检索工具体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01dbd7b14e852458fb57d2

偏见等方面的倾向性较小。4、简明性:指语言精炼,文字流畅易懂。5、检索性:这是百科全书功能的主要标志,它与条目设置是否合理、条头标引是否规范、检索系统(包括条目编排、参见设置、索引编制)是否精当有关。6、装帧:指百科全书的开本、版式、印刷、纸张、装订的质量。

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有三部大型的综合性百科全书获得了普遍的赞誉,被人誉为世界著名百科全书ABC,它们分别是A:《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B:《新不列颠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科里尔百科全书》(Collier's Encyclopedia)。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几种世界著名的百科全书,之后在介绍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

1、《美国百科全书》

《美国百科全书》名为Encyclopedia Americana,简称EA,于1829~1833年问世,初版13卷,是美国出版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在英语百科中,其内容的权威性仅次于《不列颠百科全书》,为著名英语三大百科全书A、B、C中之A。《美国百科全书》经多次修订、补充,1912年曾以The Americana的书名发行,1918~1920年间,在编辑赖纳斯(G.E . Rines)的主持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补,扩充到目前的30卷,《美国百科全书》的篇幅此后基本上固定下来。以后,《美国百科全书》采用连续修订制来更新其内容,并从1923年起,每年出版《美国百科年鉴》(Americana Annual)一卷,作为全书的补编。

全书条目按字顺编排,主要读者是普通成年人至高级知识分子。《美国百科全书》在选收内容上的特点是:虽称“国际版”,但内容仍不免偏重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人物和地理资料;人物条目和科技内容条目篇幅较大;历史分世纪设条,给读者以全世界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世纪总览,提供完整的历史背景情况。

EA的编撰方针是使这部巨著的“数万个条目成为专家和一般读者之间的桥梁”(见EA序),即要求权威性,但在写法上又力争做到深入浅出,使青年学生能找到并读懂他要寻求的知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EA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文笔清新流畅,通俗易懂,使各类读者“不致因无专业基础而在阅读时感到困难”。 第二,强调客观性,国际性,在这方面它沿袭初版编者的方针,即“述而不作”(not to “write down” , but present facts and interpretations)。凡有争议的内容,并列反映不同观点的文献。但对于EA来说,完全做到这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尽管它宣称收录范围是世界性的,但地区范围仍偏重美国和加拿大,美国每一个州有15页的篇幅。

第三,内容范围偏重历史、地理和传记,约40%的条目是传记,20%是地理。收有许多在其它百科中找不到的美国古今人物。有历史意义的文献收录较丰富,如“美国宪法”、“独立宣言”、“奴隶解放宣言”、“华盛顿告别辞”等。

第四,每一世纪都是独立成篇的大条目。在各个世纪的词条内、从国际范围和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来叙述某一历史断面,给读者提供全面的背景资料,这一点是EA的独到之处。

EA采用中小条目编纂法。条目平均长度550词。但也有大条目,如“中国”长达100页,“第二次世界大战”近170页。每一大条目之首均有内容提要。全部条目按逐字排列法编排,如果标目完全一样,再按人-地-事物排列,如:

Bell, Alexander Graham (人名) Bell (城市名) Bell (钟)

条目后附有注音,释文后附有书目。注重专门术语和词汇的解释。索引是分析索引(内容索引)和条目篇名索引的结合,约35万条,用大小写的黑体字分别代表篇目名称和隐含

主题。索引条目中均标明插图(“illus.”)、地图(“map”)和术语(“Glossaries”)在全书的出处。

全书参照系统丰富,有段末参见、条末参见(see also)、随文参见(用q. v.或q. q. v表示“which see”)。

通观全书,易用性比《不列颠百科全书》突出,表现为大小条目结合,索引完备,文字简明易懂,可读性强。

2、《新不列颠百科全书》

《不列颠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Britannica)简称EB,被公认为全球最具权威的1768年始创于苏格兰爱丁堡,于1771年成书出版,已有230多年的历史。现在美国出版,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连续修订,享誉世界的权威性、学术性大型综合百科全书,为著名英语三大百科全书ABC中之B,二百年来,对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除英文版外,还有法、西、日、萄、希、中、韩等10多种文本出版。中文版已发行20多万套。1974年出版了第15版,更名为《新不列颠百科全书》,共32卷,其中包括2卷《索引》。这一版标志着这部百科全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形式相内容上都是全新的,沿用第14版约原文不到十分之一。编撰方法上有重大的“突破”,采用“三合一”的方法,即坚持以大条目的、传统的《百科详编》为主体,另加上一部试图弥补大条目不足的《百科简编》和为加强百科全书教育作用的《百科类目》,三个部分合而为一。分述如下:

(1)《百科简编》(Micropaedia) 过去共10卷,85年版起为12卷,副题为“便捷参考和索引”(Ready reference and index)正如其副题所示,《简编》既是一套简明百科全书,又是详编内容分析和简编以条目为单位的索引。它采用小条目主义编纂法,可独立使用,每个条目一般不超过750字,少数条目只有几十个字,有利于查检简单的事实资料。简编可作为全书的索引。

(2)《百科详编》(Macropaedia)是主体,过去共19卷,现为17卷,副题为“知识深义”(Knowledge in depth),共有4207个大条目(现归并为675个更大的条目),均由世界著名学者、专家撰写,对主要学科、重要人物、事件都有详尽的介绍和叙述。条目字数从750字到席数十页不等,个别条目长达100页以上。《详编》继承了“大条目主义”的传统,其学术权威性为西方世界所公认。条目的编制也有新的形式,如在页边加注“题引”或称“眉注”,起提示作用。

(3)《百科类目》(Propadia)副题为“知识纲要和不列颠百科指南”(Outline of knowledge and guide to the Britannica),1卷,实际上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框架,即该书的总体设计,在此成为指导读者入门的知识分类体系,《类目》将人类知识分为10大类,即物质与能、地球、地球上的生命、人类生命、人类社会、艺术、技术、宗教、人类历史、知识分科。

(4)《索引》应读者强烈要求,加编了2卷《索引》,共172400条。按主题、人名混排,指向475105处。

(5)《不列颠世界资料卷》系新设的单行本。由原有的《不列颠百科年鉴》(Britannica book of the year)和本卷组成。前者回顾前一年的世界大事以及若干对《详编》的修订条,后者含有时间性强的各种统计资料(过去分散在各卷)。

《不列颠百科全书》自1938年起出版《不列颠百科年鉴》(Britannica book of the year)。这部年鉴曾有过英美两个版本。1969年起另有《不列颠科学和未来年鉴》(Britannica year-book of science and the future),专为一般读者提供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成果。自1985年起,《年鉴》并入《不列颠世界资料卷》,尽量收录世界各国最新统计资料。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具有六大特性:

权威性:参加原15版书撰稿的4300多位专家、学者来自130多个国家,均为学术领域的权威人物,诺贝尔获得者一百余人先后为该书撰稿。中文版的译者的撰稿人均为中国学术界的著名人物。

全面性:每一条目的释文必须全面概括各该条目的完整涵义。全书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社会、戏剧等共200多个学科。

简洁性:所有释文必须简明扼要,字句精炼。

易查性:全书三种检索方式:全书正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按此顺序查找条目;条目中文标题和内容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条目中文标题笔画索引。只要会用《新华字典》,任何人都能很容易地找到要查阅的条目。

明确性:不允许有任何含混、模糊、摸棱两可之处。

国际性:本书四千多个撰写人中,除三分之一是美籍学者外,其余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科里尔百科全书》(Collier's Encyclopedia)

利尔百科全书(Collier' Encyclopedia)简称EC,为著名英语三大百科全书ABC中之C。

其历史较短,是美国科利尔出版公司1949年创编出版的,现出版者为美国纽约麦克米伦教育公司。共24卷,是二十世纪新编的大型英语综合性百科全书。内容主要是反映中学、大学及研究生课程内容,从人文科学到物理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 不仅可指导自学者学习,也可满足有关学科专业人员的知识深化的需求。科利尔是英国的著名出版家。该书的特点是:适用对象广泛;材料新颖及时;参考书目的编选为各家百科全书之冠;分析索引范围广泛。

其内容配合美国大学和中学全部课程,初版时曾取得当时一些著名图书馆学家的指导,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工具书专家肖尔斯。熟悉《科利尔》的中国读者并不多,但如果有些问题在《不列颠百科》和《美国百科》中查不到的话,不妨试试《科利尔百科》,也许有收获。Katz评论说,就实用性而言,公共图书馆员几乎把《科利尔百科》和《不列颠百科》视为同一级别的百科全书,而事实上,馆员们觉得对答复快速咨询问题,《科利尔百科》比《不列颠百科》查找起来更方便。

该书的方针是要使EC成为一部适合于非专业人员、青年学生、家庭使用和阅读的百科全书,条目设计针对学校的课程,在物理学、生命科学、地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深度和广度不如EB和EA。EC注重事实,理论性阐述较少。

全书2100万字,插图丰富,约1.7万幅,包括少量多层醋酸酯透明插页,可读性强。23000个条目根据字母相比(letter-by-letter)排列,其中,社会科学占20%、人文科学30%,科技15%,地理和地区研究35%,并着眼于普通人日常感兴趣的主题以及实用的现代题材。它虽属国际性百科全书,但东方的资料很少。在写作风格上,力求通俗、简练、可读性强。大中小条目结合,而以中小条目为主。重要的条目长达40~100页。

EC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书目的处理不同于其它百科。所有12500种参考书目被集中在最后一卷中,按主题排列,每个主题下再按文献深浅和难易顺序排列,并提供大量参见。有的书目之后还有简单的介绍,以利读者选择。《科利尔百科》的这一处理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同图书馆员、教师和有关专家协商后慎重决定的。书目作用有两个,第一,方便查找(ready reference);第二,有助于自学(self-education)。当一个使用者希望对某一学科或大主题有总体了解或研究时,他不得不查阅分散在各卷有关条目后的书目;如果集中编排,不仅

方便查阅,避免重复,而且逻辑性也强,图书相互间的关系较明显。但对于将《科利尔百科》作为检索工具而非教育工具的读者来说,其效果并不太理想,因为他们往往习惯于在条目之后直接能找到参考书目。解决上述矛盾的办法之一是,在利用索引时注意有关索引条下的“书目”,如:

Library of Congress(U. S.) ??

-Bib 24-135:363

表明卷24,第135页的书目部分,第363条目是一本有关国会图书馆的图书(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 picture story of the world's largest library)。这时,索引词条起着书目主题索引的作用。

最后一卷还有一个有用的附录——学习指南(Study Guide),即将条目内容同学校的课程结合起来,分成22个类,下设子类,将百科条目按学习顺序和难易程度组织起来,引导学生沿着从宽到窄的路径使用百科,像上课一样,这样就将按字顺排列的、散在各处的有关条目变成一个有学科逻辑的有机整体,这是《科利尔百科》突出教育作用、力图实现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的尝试。

EC也采用连续修订制。还增加了许多幅彩色插图。内容更新速度较其它百科全书快,但仍跟不上形势发展,索引被认为是高质量的。每年还出版《科利尔年鉴》(Collier's Yearbook)。

4、《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从1978年开始,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 2 万余名专家学者,取精用宏,历时 15 载,终于纂成这部煌煌巨制。全书按学科或领域分成74卷,共收7.8万个条目,计1.26亿字,并附有近 5 万幅图片,册叶浩瀚,内容宏富,适于高中以上、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全书出版后,深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推许,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按照国际惯例,百科全书通常每间隔若干年出版一个新的版本。《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第二版计划在2007年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由胡乔木任总编辑委员会主任,姜椿芳、梅益先后任总编辑,1993年8月出齐。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全书按学科或知识门类分74卷出版,以条目形式全面、系统、概括地介绍科学知识和基本事实。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和领域。共收77859个条目,计12568万字,并附有适量的随文黑白图、线条图和彩色插页,适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使用。中国有2万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撰稿。各学科分卷的条目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在正文条目前一般有一篇介绍该学科卷内容的概观性文章,并附有反映该学科体系的条目分类目录。在正文条目后有介绍对该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大事年表和供寻检的条目汉字笔画索引、条目外文索引、内容索引。卷内条目有完备的参见系统,部分条目附有参考书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书目为:《哲学》Ⅰ、Ⅱ;《宗教》;《中国历史》Ⅰ、Ⅱ、Ⅲ;《外国历史》Ⅰ、Ⅱ;《政治学》;《法学》;《军事》Ⅰ、Ⅱ;《经济学》Ⅰ、Ⅱ、Ⅲ;《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社会学》;《民族》;《考古学》;《文物·博物馆》;《中国文学》Ⅰ、Ⅱ;《外国文学》Ⅰ、Ⅱ;《美术》Ⅰ、Ⅱ;《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电影》;《语言文字》;《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教育》;《体育》;《新闻出版》;《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数学》;《物理学》Ⅰ、Ⅱ;《力学》;《化学》Ⅰ、Ⅱ;《天文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地理学》;《地质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