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0c1eb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5

也就是说,每一个具体物质形态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整个世界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

有限和无限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 首先,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无数个有限组成了无限。每一个具体的有限事物都是无限宇宙中相互联系的事物中的一个。

· 其次,有限体现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每个有限的事物由于自身的运动变化,而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进入无限之中。整个世界的空间、时间的无限性是通过无数个有限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空间、时间特性表现出来的,就存在于无数的具体事物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注意: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但并非有限的算数和等于无限。无限不是极大的有限值,而是指不可穷尽的性质。这种不可穷尽性存在于有限事物之中,并通过无数有限事物来表现。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出现以后,具有一定知识、情感和意志的人的大脑对客观实在的主观能动反映。(对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概括)

一、意识的起源

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唯心论、宗教神学和旧唯物主义提供了各自不同的解释。 1. 唯心论认为意识是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不是物质产生意识,而是意识产生物质。比如,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灵魂是最初的东西,是先于一切形体的,是形体的变化和移动的主要发动者。”黑格尔也认为人的意识是“绝对观念”的自我意识。

2. 宗教神学认为,意识起源于上帝,上帝给予了人们意识。

3. 旧唯物主义者中,有一派主张“物活论”,认为意识是物质的特性,所有物质

都可以产生意识,比如把磁铁能够吸铁也说成是磁铁具有意识。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的劳动的产物。(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出现后的产物。)

物质从其自身的发展中派生出意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人的意识的产生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

1)

无机物的反应特性

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地球早期是没有生物的,仅有无机物。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具有三种方式,即机械反应、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

无机物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后自己消耗掉或转化为别的东西。

2)

原生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大约在32亿年前,自然界由无机界发展出了有机界,出现了有生命的物质,相应地出现了生物的反映特性。

生物的反映特性 是,生物在反映过程中和反映后不是消耗掉或转化为其他的东西,而是仍然能独立存在。比如,给花浇了水,花吸收了水分长得更加旺盛,但花并没有变成其它东西,仍保持自己的存在。

生物有机体的反映特性随着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最早的生物是原生生物,没有专门的反映器官和神经系统,其反映特性叫刺激感应性,是生物最简单的反映形式。比如,植物的根系??,变形虫??

生物这种刺激感应性已包含了动物感觉的萌芽,动物的感觉就是在这种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低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原生生物——腔肠动物(出现网状神经,比如 )——环节动物(出现起调节作用的神经节、中枢调节机构,比如蚯蚓)——节肢动物(出现庞大的脑神经节、脑)——爬行类动物(具有分析、综合能力,比如蛇)——高级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相当

发达,反映特性已发展到动物的心理水平,可以产生感知、表象、情绪等,如海豚、鲸)。

4)

类人猿意识的萌芽

类人猿有很发达的大脑皮层,细胞一层层排列,各种感觉器官构造的精细程度与人非常接近,反映能力大大增强。类人猿中,大猩猩的脑量已有540毫升(现代人平均脑量为1500毫升)。

类人猿具有意识的萌芽。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类人猿对事物的反映能力较之一般动物都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综合属性,而且能反映事物与事物间的简单联系。

第二,类人猿已经具有原始的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不仅对现实的事物有精细的感觉和完整的知觉,而且对事物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

为什么类人猿所具有的仅仅是意识的萌芽,还不是真正的意识?

第一,类人猿对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的反映不能离开具体活动,不能离开眼前的现实感受,而只能在具体活动中形成。比如,大猩猩拿木棍取食物。

第二,类人猿所反映的事物的联系是表面的、肤浅的,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如,大猩猩取水灭火的实验。

5)

人的意识的产生

劳动是推动猿脑转化成人脑的决定力量。 劳动对人的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

第二,劳动使人脑的感觉和思维能力提高(猴子灭火吃香蕉的实验); 第三,劳动使人的语言产生,极大地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总之,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创造了可能条件,成为由猿脑变成人脑、由意识的萌芽发展到人的意识的重要推动力。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的活动,劳

动中需要人们相互配合,离开社会劳动是不能进行的,意识是在社会性的劳动中产生的,所以,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这句话包含了3个方面的意思: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因方面)

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意识活动的实现过程是人脑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产生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意识离不开人脑,离不开人脑的生理活动,人的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通过人脑的生理活动来实现的。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人脑具有和动物大脑不同的地方,人脑有第二信号系统,而动物没有,因此人脑对外界的刺激就有一种精神性的反映。

2.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意识反映的对象方面)

人脑有产生意识的机能,但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从意识的产生、形式、内容等方面都证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一,意识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的作用引起的。

◆ 意识不是主观自生的,是由于外界事物的作用引起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

观对客观的反映。

人的意识的产生是不能离开客观存在的,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了客观物质对象,人们就不会产生意识,就像画鬼一样,不管你如何想象,你笔下的鬼都逃不出你所见到的客观世界里人或物的模样,你不可能画出一个你想象不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