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5-0鸡兔同笼问题例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三年级奥数5-0鸡兔同笼问题例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1a22491eb91a37f1115c78

三年级奥数 鸡兔同笼 例题及答案

一副象棋,就会少4?2?2(名)同学,可知一共有16?2?8(副)象棋,14?8?6(副)飞行棋.

【巩固】 一批钢材,用小卡车装载要45辆,用大卡车装载只要36辆.已知每辆大卡车比每辆小卡车多装

4吨,那么这批钢材有多少吨?

【解析】 要算出这批钢材有多少吨,需要知道每辆大卡车或小卡车能装多少吨.利用假设法,假设只用36辆小卡车来装载这批钢材,因为每辆大卡车比每辆小卡车多装4吨,所以要剩下4?36?144 (吨).根据条件,要装完这144吨钢材还需要45?36?9(辆)小卡车.这样每辆小卡车能装144?9?16(吨).由此可求出这批钢材有720吨.

【巩固】 王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

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解析】 我们分步来考虑:

①假设租的10条船都是大船,那么船上应该坐6?10? 60(人).

②假设后的总人数比实际人数多了60?(41?1)?18(人),多的原因是把小船坐的4人都假设成坐6人.

③一条小船当成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18人是把18?2?9(条)小船当成大船.所以有9条小船,

1条大船.

列式为: [6?10?(41?1)]?(6?4)?18?2?9(条)10?9?1(条)

【巩固】 松鼠妈妈采松果,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4个.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果,

平均每天采14个.问这几天中有几个雨天?

【解析】 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一共采了多少天,再根据“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计算.

因松鼠妈妈共采松果112个,平均每天采14个,所以实际用了112?14?8(天).假设这8天全是晴天,松鼠妈妈应采松果20?8?160(个),比实际采的多了160?112?48(个),因雨天比晴天少采20?14?6(个),所以共有雨天48?6?8(天).

【巩固】 小松鼠采松果,晴天每天可以采1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6个.它一连几天采了80个松果,平均

每天采8个.那么其中有几天是雨天呢?

【解析】 小松鼠一共采了80?8?10(天),假设每天都是晴天,那么一共可以采10?10?100(个),而实

际上少采了100?80?20(个),少1天晴天,就少采10?6?4(个),所以一共有雨天:20?4?5(天).

【例 9】 某旅游点有儿童票、成人票两种规格的门票卖,儿童票的价格为30元,成人票的价格为40元,

如果是团体还可以买平均32元一位的团体票,一个由8个家庭组成的旅游团(每个家庭由两位大人,或两个大人、一个小孩组成)来景点旅游,如果他们买团体票那么可以比他们各买各的少花120元,问这个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解析】 每个三口之家可以少花30?40?40?32?3?14(元),每个二口之家可以少花40?40?64?16(元),如果这8个家庭都是三口之家,那么一共少花14?8?112(元),所以这8个家庭中有

(个)家庭是二口之家,所以这个旅游团一共有4?2?(人). (120?112)?(16?14)?4(8?4)?3?20

【巩固】 有两次自然测验,第一次24道题,答对1题得5分,答错(包含不答)1题倒扣1分;第二次15

道题,答对1题8分,答错或不答1题倒扣2分,小明两次测验共答对30道题,但第一次测验得分比第二次测验得分多10分,问小明两次测验各得多少分?

【解析】 法一:如果小明第一次测验24题全对,得5?24?120(分).那么第二次只做对30?24?6(题)得

分是8?6?2?(15?6)?30(分).两次相差120?30?90(分).比题目中条件相差10分,多了80分.

说明假设的第一次答对题数多了,要减少.第一次答对减少一题,少得5?1?6(分),而第二次答

page 9 of 13 三年级奥数 鸡兔同笼 例题及答案

对增加一题不但不倒扣2分,还可得8分,因此增加8?2?10分.两者两差数就可减少6?10?16(分).(90?10)?(6?10)?5(题).因此,第一次答对题数要比假设(全对)减少5题,也就是第一次答对19题,第二次答对30?19?11(题).第一次得分5?19?1?(24?9)?90.第二次得分8?11?2?(15?11)?80.

法二:答对30题,也就是两次共答错24?15?30?9(题).第一次答错一题,要从满分中扣去5?1?6(分),第二次答错一题,要从满分中扣去8?2?10(分).答错题互换一下,两次得分要相差6?10?16 (分).如果答错9题都是第一次,要从满分中扣去6?9.但两次满分都是120分.比题目中条件“第一次得分多10分”,要少了6?9?10. 因此,第二次答错题数是(6?9?10)?(6?10)?4(题). 第一次答错9?4?5(题).

第一次得分5?(24?5)?1?5?90(分). 第二次得分8?(15?4)?2?4?80 (分).

【例 10】 大、小猴共35只,它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时,一只大猴一个小时可采摘15千克,一

只小猴子一小时可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以多采摘12千克.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猴王在监督,结果共采摘了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多少只?

【分析】 其实大猴子和小猴子就相当于鸡兔问题中的鸡和兔.但是却有猴王来捣乱,所以我们先让猴王消

失.一天中,猴王监视了2小时,假设猴王一直都不在,同猴王在时相比,每只猴子每小时都会少采12千克,那样猴群只能采摘4400?35?2?12?3560(千克);这是一天也就是8小时的工作量,据此可以求出这群猴每小时采3560?8?445(千克);假设都是大猴子,应该每小时采摘15?35?525(千克),比实际多采了525?445?80(千克).而每只小猴子被假设成大猴子,会多采15?11?4(千克).因此可以求出小猴子有:80?4?20(只).

【例 11】 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龄(整数)和是78岁,兄弟的年龄和是17岁.四年后(2002年)父的年龄是

弟的年龄的4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是公元哪一年?

【解析】 4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17+8=25,父母年龄之和是78+8=86.我们可以把

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是\总头数\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 (25×4-86)÷(4-3)=14(岁). 1998年,兄年龄是14-4=10(岁). 父年龄是 (25-14)×4-4=40(岁).

因此,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兄的年龄是 (40-10)÷(3-1)=15(岁),这是2003年.

【例 12】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

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7小时.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

【解析】 我们把这份稿件平均分成30份(30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打30÷6=5(份),乙每小时

打30÷10=3(份).

现在把甲打字的时间看成\兔\头数,乙打字的时间看成\鸡\头数,总头数是7.\兔\的脚数是5,\鸡\的脚数是3,总脚数是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 根据前面的公式

\兔\数=(30-3×7)÷(5-3) =4.5, \鸡\数=7-4.5 =2.5,

也就是甲打字用了4.5小时,乙打字用了2.5小时.

板块二、多个对象的“鸡兔同笼”

【例 13】 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

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

page 10 of 13 三年级奥数 鸡兔同笼 例题及答案

【解析】 这是在鸡兔同笼基础上发展变化的问题.观察数字特点,蜻蜓、蝉都是6条腿,只有蜘蛛8条腿.

因此,可先从腿数入手,求出蜘蛛的只数.我们假设三种动物都是6条腿,则总腿数为6?18?108(条),所差118?108?10(条),必然是由于少算了蜘蛛的腿数而造成的.所以,应有(118?108)?(8?6)?5(只)蜘蛛.这样剩下的18?5?13(只)便是蜻蜓和蝉的只数.再从翅膀数入

手,假设13只都是蝉,则总翅膀数1?13?13(对),比实际数少 20?13???7(对),这是由于蜻蜓有两对翅膀,而我们只按一对翅膀计算所差,这样蜻蜓只数可求7?(2?1)?7(只).

【巩固】 食品店上午卖出每千克为20元、25元、30元的3种糖果共100千克,共收入2570元.已知其

中售出每千克25元和每千克30元的糖果共收入了1970元,那么,每千克25元的糖果售出了多少千克?

【解析】 每千克25元和每千克30元的糖果共收入了1970元,则每千克20元的收入:2570?1970?600元,

所以卖出:600?20?30千克,所以卖出每千克25元和每千克30克的糖果共100?30?70千克,相当于将题目转换成:卖出每千克25元和每千克30克的糖果共70千克,收入1970元,问:每千克25元的糖果售出了多少千克?转换成了最基本的鸡兔同笼问题.

关键:将三种以及更多的动物/东西,转化为两种最基本模型。即:抓住转化后的“头”与“脚”。

【例 14】 (希望杯培训题)

在一次考试中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类题共22道.选择题和填空题每题4分,解答题每题10分.这次考试总分是100分,其中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分值比填空题多4分,这次考试有多少道选择题?多少道填空题?多少道解答题?

【解析】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分值一样,可以归为一类。如果这次考试的22道题全是解答题,则总分应是:

22?10?220(分),但实际总分是100分,所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共有:(220?100)?(10?4)?20 (道),解答题有:22?20?2(道).选择题比填空题少:2?10?4?16(分),选择题有:(100?2?10?16)?2?4?8(道),填空题有:20?8?12(道).

【例 15】 犀牛、羚羊、孔雀三种动物共有头26个,脚80只,犄角20只.已知犀牛有4只脚、1

只犄角,羚羊有4只脚,2只犄角,孔雀有2只脚,没有犄角.那么,犀牛、羚羊、孔雀各有几只呢?

【解析】 这道题有三种不同的动物混合在一起,这样假设起来会比较麻烦,像前面的题一样,我们可以观

察一下:虽然有三种不同的动物,但是犀牛和羚羊都是4只脚,这样,只看脚数,就可以把孔雀与这两种动物分开,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鸡兔同笼”问题,然后再通过犄角的不同,把犀牛和羚羊分开,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做两次“鸡兔同笼”. 假设26只都是孔雀,那么就有脚:26?2?52(只),比实际的少:80?52?28(只),这说明孔雀多了,需要增加犀牛和羚羊.每增加一只犀牛或羚羊,减少一只孔雀,就会增加脚数:4?2?2(只).所以,孔雀有26?28?2?12(只),犀牛和羚羊总共有26?12?14(只). 假设14只都是犀牛,那么就有犄角:14?1?14(只),比实际的少:20?14?6(只),这说明犀牛多了羚羊少了,需要减少犀牛增加羚羊.每增加一只羚羊,减少一只犀牛,犄角数就会增加:

,所以,羚羊的只数:6?1?6(只),犀牛的只数:14?6?8(只). 2?1?1(只)

[小结]这道题出现了三种动物,关键是寻找不同动物的相同点,把三种动物化为两类,先使用“鸡兔同

笼”问题的解法把另外特殊的一种区分出来,再使用另外条件区分具有相同点的动物.

【巩固】 某次数学考试考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题,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

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解析】 对2道,3道,4道题的人共有 52-7-6=39(人).

他们共做对181-1×7-5×6=144(道).

page 11 of 13 三年级奥数 鸡兔同笼 例题及答案

由于对2道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对2.5道题的人((2+3)÷2=2.5).这样 兔脚数=4,鸡脚数=2.5, 总脚数=144,总头数=39. 对4道题的有 (144-2.5×39)÷(4-1.5)=31(人).

【巩固】 有红、黄、绿3种颜色的卡片共有100张,其中红色卡片的两面上分别写有1和2,黄色卡片的

两面上分别写着1和3,绿色卡片的两面上分别写着2和3.现在把这些卡片放在桌子上,让每张卡片写有较大数字的那面朝上,经计算,各卡片上所显示的数字之和为234.若把所有卡片正反面翻转一下,各卡片所显示的数字之和则变成123.问黄色卡片有多少张?

【解析】 开始的时候,黄色和绿色的卡片上都是3,红色卡片上是2.如果全部是红色卡片,那么数字之

和为:2?100?200,比实际的少:234?200?34.每增加一张黄色或绿色卡片,那么数字就会增加:3?2?1.那么,黄色和绿色卡片之和:34?1?34(张),红色卡片有:100?34?66(张). 翻转过来后,红色和黄色卡片上都是1,绿色卡片上是2.红色卡片有66张,剩下的绿色和黄色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23?1?66?57.如果34张卡片都是黄色的,那么这34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比实际的少:57?34?23.每增加一张绿色卡片,数字之和就会增加:2?1?1,1?34?34,

所以,绿色卡片有:23?1?23(张),黄色卡片有:34?23?11(张).

【例11】 箱子里红、白两种玻璃球,红球数是白球数的3倍多2只,每次从箱子里取出7只白球、15只红

球.如果经过若干次以后,箱子里剩下3只白球、53只红球.那么箱子里原有红球多少只?

【解析】 假设每次一起取7只白球和21只红球,由于每次拿得红球都是白球的3倍,所以最后剩下的红球

数应该刚好是白球数的3倍多2.由于每次取的白球和原定的一样多,所以最后剩下的白球应该不变,仍然是3个.按照我们的假设,剩下的红球应该是白球的3倍多2,即3?3?2?11(只).但是实际上最后剩了53只红球,比假设多剩42只,因为每一次实际取得与假设相比少6只,所以可以知道一共取了42?6?7(次).所以可以知道原来有红球7?15?53?158(只).

【例 16】 商店出售大,中,小气球,大球每个3元,中球每个1.5元,小球每个1元.张老师用120元共买了

55个球,其中买中球的钱与买小球的钱恰好一样多.问每种球各买几个?

【解析】 因为总钱数是整数,大,小球的价钱也都是整数,所以买中球的钱数是整数,而且还是3的整

数倍.我们设想买中球,小球钱中各出3元.就可买2个中球,3个小球.因此,可以把这两种球看作一种,每个价钱是 (1.5×2+1×3)÷(2+3)=1.2(元). 从公式可算出,大球个数是 (120-1.2×55)÷(3-1.2)=30(个). 买中,小球钱数各是 (120-30×3)÷2=15(元). 可买10个中球,15个小球.

【例 17】 从甲地至乙地全长45千米,有上坡路,平路,下坡路.李强上坡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

平路上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下坡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从甲地到乙地,李强行走了10小时;从乙地到甲地,李强行走了11小时.问从甲地到乙地,各种路段分别是多少千米

【解析】 把来回路程45×2=90(千米)算作全程.去时上坡,回来是下坡;去时下坡回来时上坡.把上

坡和下坡合并成\一种\路程,根据例15,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现在形成一个非常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头数10+11=21,总脚数90,鸡,兔脚数分别是4和5.因此平路所用时间是 (90-4×21)÷(5-4)=6(小时). 单程平路行走时间是6÷2=3(小时).

从甲地至乙地,上坡和下坡用了10-3=7(小时)行走路程是 45-5×3=30(千米). 又是一个\鸡兔同笼\问题.从甲地至乙地,上坡行走的时间是 (6×7-30)÷(6-3)=4(小时).

行走路程是3×4=12(千米). 下坡行走的时间是7-4=3(小时).行走路程是6×3=18(千

米).

page 12 of 13 三年级奥数 鸡兔同笼 例题及答案

【例 18】 某商场为招揽顾客举办购物抽奖.奖金有三种: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250元,三等奖50元.

共有100人中奖,奖金总额为9500元.问二等奖有多少名?

【解析】 假设全是三等奖,共有:9500/50=190(人)中奖,比实际多:190-100=90(人)

1000/50=20,也就是说:把20个三等奖换成一个一等奖,奖金总额不变,而人数减少了:20-1=19(人) 250/50=5,也就是说:把5个三等奖换成一个二等奖,奖金总额不变,而人数减少了:5-1=4(人)。 因为多出的是90人,而:90=19*2+4*13.

即:要使总人数为100,只需要把20*2=40个三等奖换成2个一等奖,把5*13=65个三等奖换成13个二等奖就可以了。 所以,二等奖有13个人。

【例 19】 有50位同学前往参观,乘电车前往每人1.2元,乘小巴前往每人4元,乘地下铁路前往每人

6元.这些同学共用了车费110元,问其中乘小巴的同学有多少位?

【解析】 由于总钱数110元是整数,小巴和地铁票也都是整数,因此乘电车前往的人数一定是5的整数倍.

如果有30人乘电车, 110-1.2×30=74(元).

还余下50-30=20(人)都乘小巴钱也不够.说明假设的乘电车人数少了. 如果有40人乘电车 110-1.2×40=62(元).

还余下50-40=10(人)都乘地下铁路前往,钱还有多(62>6×10).说明假设的乘电车人数又多了.30至40之间,只有35是5的整数倍. 现在又可以转化成\鸡兔同笼\了:

总头数 50-35=15, 总脚数 110-1.2×35=68.

因此,乘小巴前往的人数是 (6×15-68)÷(6-4)=11.

【例 20】 一些奇异的动物在草坪上聚会.有独脚兽(1个头、1只脚)、双头龙(2个头、4只脚)、三脚

猫(1个头、3只脚)和四脚蛇(1个头、4只脚).如果草坪上的动物共有58个头、160只脚,且四脚蛇的数量恰好是双头龙的2倍,那么其中独脚兽有几只?

【解析】 把2个四脚蛇和1个双头龙捆绑在一起,则是4头12脚,即1头3脚,同三脚猫是一样的,所

以可以假设都是1头3脚,则有3×58=174只脚,但只有160只脚,差了174-160=14只脚,替换:14÷2=7只,故有7只独角兽。

【例 21】 学校组织新年游艺晚会,用于奖品的铅笔,圆珠笔和钢笔共232支,共花了300元.其中铅

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已知铅笔每支0.60元,圆珠笔每支2.7元,钢笔每支6.3元.问三种笔各有多少支 ?

【解析】 从条件\铅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这两种笔可并成一种笔,四支铅笔和一支圆珠笔成

一组,这一组的笔,每支价格算作 (0.60×4+2.7)÷5=1.02(元).

现在转化成价格为1.02和6.3两种笔.用\鸡兔同笼\公式可算出,钢笔支数是 (300-1.02×232)÷(6.3-1.02)=12(支). 铅笔和圆珠笔共 232-12=220(支). 其中圆珠笔 220÷(4+1)=44(支). 铅笔 220-44=176(支).

page 13 of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