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27a60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5e

三、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

最后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四、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活动收获】

我认为 (谁)说得好,因为

讲——说清楚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通顺、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听与评——认真倾听,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具体充实;表达是否流畅;语言是否简洁,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习作二(2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情况: 【习作准备】 一、我会审题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 。可以写 ,也可以写 ,还可

以写 。写的时候要抓住 。 温馨提示

本次习作的方向可以归纳为—— 中民族服饰 独特民居 华 民风 特色饮食 民族戏曲 民俗 动笔之前我们可以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俗的特点。

二、我会拟题:我准备写 (拟定的题目) 方法引路(从文中找出相关实例)

1.抓住特色写民俗:具有民族特色的,与众不同的。 2.抓住场面写民俗: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气氛,使读者有整体的印象。 (2)要有条不紊地观察节日的场面,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3)要注意刻画特定环境中的人物的活动,在人物的动态中写出人物的特征。

(4)要 注意“点”与在“面”的关系 ,把个别人物的活动或细节描写与整体概括描写结合起来,渲染气氛。

(5)把写人、写景、写事、写物融为一体,使文章形象真实,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抓住人情写民俗。如《和田的维吾尔族》。 【习作实践】另行安排 【交流点评】 一、佳文点播台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作品,找出习作的优点说一说。 二、病文会诊室

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病文例子,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回顾·拓展二(2课时)

班级: 小组: 姓名: 完成情况: 【自主预习】 一、资料链接

皮日休(约834—约883),晚唐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闲气布衣、醉吟先生、鹿门子等。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他和陆龟蒙、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他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太常博士官,后来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 二、预习回顾拓展: 1.阅读“交流平台”:

(1)你搜集了解到哪些民风民俗?

(2)结合本组课文相关具体内容总结其写法:

2.阅读日积月累:

(1)王安石的《元日》写 ,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 。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元日: 屠苏: 曈曈: 珊珊: 掷: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节日的诗句:

3.阅读趣味语文:

(1)趣味语文中唐朝诗人杜牧古诗《清明》标点符号变化之后变成了小令、小短

剧,读后谈谈你的体会: (2) 你还知道其他的与标点有关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