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预防医学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2f36eb551810a6f5248627

07级第三届学习部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简单抽样

6.某地区进行学龄儿童流脑疫苗接种率调查,首先将该地去各县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在每类中随机抽1/10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这种抽查方法属于( ) A系统抽样 B整体抽样 C分层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7.要保证抽样调查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真是情况,在于( )

A样本有代表性 B样本量足够大 C调查和测量的方法可靠 D以上都对 8.真正的普查是( )

A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 B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 C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 D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 9.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现场观察 B实验工作 C调查分析 D统计处理 10.下列哪项不是抽样调查的优点( )

A调查费用相对较少 B出结果速度快 C结果正确性高 D覆盖面大 11.进行一次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现况调查,调查资料整理如下表: 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调查结果(单位:人) 类型 肥胖 正常体重 消瘦 合计 低血压 50 170 380 600 正常血压 50 30 20 100 高血压 100 100 100 300 合计 200 300 500 1000 上述资料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

A25%的肥胖者为低血压 B50%的肥胖者患高血压 C50%的正常血压者是肥胖的 D20%的高血压患者是消瘦的

二.名词解析

现况调查 普查census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描述流行病学decriptive epidemiology

三、问答题

1.抽样调查的目的和优缺点各是什么? 2.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3.调查表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4.现况研究的用途有哪些?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10 BCDBD CDCCE 11 D 名词解释

1.现况调查: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人群,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和描述人群的特征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调查方法。

2.普查census: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

3.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总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一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称为抽样调查。

4.描述流行病学decriptive epidemiology(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它是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

32

07级第三届学习部

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以展示过期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特点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简答题

1.抽样调查的目的和优缺点各是什么?

抽样调查的目的:以所得的结果估计人群某病的患病率。

优点: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调查范围小,调查工作容易做得精细,适用于调查疾病发生频率较高的疾病。 缺点:调查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均比较复杂,且不适用于调查变异较大的资料。当某病的发病率很低时,小样本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 2.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1)确定研究目的,选择指标(2)掌握有关背景资料:文献,经验(3)确定调查人群及样本量(4)暴露的测量(5)疾病的测量:诊断标准要统一,明确“金标准”(6)拟定调查项目,制定调查表(7)调查员的培训与组织,后勤工作,时间进度,经费计划(8)预调查:修正与改进(9)正式调查:科学与公正(10)资料计算机编码录入(11)统计分析与整理成文。 3.调查表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1)每一项目的设置均应有实际意义(2)每一项目的定义必须清晰,明了,不能引起误解或多解(3)一个问句只能包含一个内容,避免双向问题和诱导性问题(4)尽量使用短句,少用调查对象不熟悉的术语或缩略语(5)询问的问题不能引起调查对象的反感。 4.现况研究的用途: (1)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2)了解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3)评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4)早期发现病人

(5)确定机体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整理: 严梓尹

来源: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教材

病例对照研究

【重点】

1、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

2、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 3、OR的计算与意义; 4、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一、单选题

1.以下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除了( ) A.设立对照

B.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C.可以估计疾病的患病率 D.观察方向由“果”至“因” E.可以从调查资料中估计比值比

2.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最好来源是( ) A.来自医院的死亡病例 B.来自社区的现患病例 C.来自医院的新发病例

33

07级第三届学习部 D.来自社区的死亡病例 E.来自社区的新发病例

3.在病例对照分析研究中,选择对照的最佳条件是( ) A.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

B.产生病例人群中非病例的一个非随机样本

C.产生病例人群中的非患者,其他非研究因素与病例组相同 D.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其他非研究因素与病例组有可比性

E.产生病例人群中的非患病者,其他非研究因素和特征与病例组有可比性 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系强度的指标是( ) A.比值比 B.某因素的暴露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D.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E.某人群中该病的罹患率

5.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方向是( ) A.由因到果 B.由果到因

C.描述因和果在某一时点的分布 D.由果到因,再由因到果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有关病例对照研究错误的描述是( ) A.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B.可以估计暴露与疾病的关系强度

C.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疾病常见而暴露罕见的情况 D.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疾病罕见而暴露常见的情况 E.病例对照研究不能得出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关系的结论 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配比过度会导致 ( ) A.提高研究效率 B.降低研究效率 C.对研究结果无影响 D.低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E.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8.以下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除了( ) A.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B.容易产生选择偏倚 C.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 D.混杂因素的影响较难控制

E.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病例某危险因素的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认为( )

A.暴露与该病无关系 B.暴露与该病由因果关系 C.暴露是该研究疾病的病因 D.该病是该暴露因素引起的

34

07级第三届学习部 E.该病与暴露存在统计学相关

10.以下是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除了( )

A.可提高流行病学调查效率 B.研究匹配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C.控制匹配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D.使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某些特征一致 E.使匹配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均衡 11.以下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除了( ) A.探索病因 B.建立病因假说 C.检验病因假说 D.验证病因假说 E.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12.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M配比,但M的取值一般( ) A.<2 B.<3 C.<4 D.<5 E.<6

13.在一项有关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资料分析显示: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程度的x2检验结果P<0.05,OR=4.7,说明( )

A.病例组的肺癌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B.病例组的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C.病例组患肺癌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D.对照组患肺癌的可能性明显高于病例组 E.吸烟者患肺癌的可能性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14.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暴露因素的OR值的95%可信限为0.8~2.1,说明( ) 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B.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C.该暴露因素是混杂因素 D.该暴露因素是无关因素 E.无法判断

15.在一次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和对照各400名,300名病例和80名对照具有暴露因素,则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为( )

A.3 B.4 C.8 D.12 E.10

16.在一次1:1比例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和对照共200对,其中病例和对照均具有暴露因素的有25对,病例和对照均不具有暴露因素的有70对,病例具有暴露因素而对照不具有暴露因素的有80对,对照具有暴露因素而病例不具有暴露因素的有25对,则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为( )

A.1.5 B.2.8 C.3.2 D.3.5 E.4.0

17.为探讨儿童白血病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白血病的儿童,同时选择了100例同期同医院的确诊无白血病的儿童,然后调查其母亲孕期X先照射情况,这种方法属于( )

A.临床试验 B.队列研究 C.现况调查 D.病例对照研究 E.历史性队列研究

18.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若计算的某暴露因素的OR值的95%可信限为0.5~0.65,说明( )

A.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