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 - 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北京市东城区201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 - 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319df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2

⑤当晾干的木耳攒够了六公斤时(平均九公斤湿的才能出一公斤干货),我们把它们仔细地包装好。我妈提着装着木耳的箱子,搭上一辆运木头的卡车去了山下。那天半夜时分,我妈才回来,她兴奋地告诉我们,在山下小镇,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想买木耳作为礼品,他把六公斤木耳全买了,八十块钱一公斤!这远远比我们靠小店做生意赚得多,我妈高兴得直想飞回来。那个夏天真是漫长,我不知道究竟弄了多少木耳。每次我妈下山,想要的人便闻讯而至,简直跟抢一样。我们就顺势把木耳涨到了一百块钱一公斤。

⑥渐渐地,有一些人也开始采木耳卖木耳了。采木耳的队伍悄然扩大。采过木耳的痕迹,满山遍野都是。木耳生长的速度极快,尤其在下过雨后。但采木耳的人一多,它就赶不上采摘的速度了。木耳明显地少了,于是除了采木耳以外,人们又挖党参,挖虫草。只要是能卖到钱的都挖,山脚下,森林边狼藉一片。秋天下山时,木耳已卖到一百八十块钱。刚入冬,又涨到两百块钱整。

⑦这时,木耳的用处已不是用来吃了,而是作为礼品和一种时髦的,用来消遣的东西,被用来进行着秘密地交流,最终流传到一个本来与木耳没有任何关系的地方。

⑧又一年春天来临,木耳的世界疯狂到了极限。远在宁夏甘肃的人也涌来了,山下的人爆满,像蝗虫一样,到处都是,他们靠着破旧的行李露宿在河边那片废墟里;还来了铁匠,专门给大家打制挖野货时要用的工具,炉火熊熊,贪婪地吞噬着早春的空气。进山的那两天,所有人背着铺盖行李,提着面粉粮油,扛着铁锹木铲,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向北走,进山,进山,对木耳狂热的渴望照亮了他们暗黑疲惫的脸……而来订购木耳的人把价出到了五百块钱。

⑨我们真有点怕了,我对我妈说:“今年我们还去弄吗?”

⑩她也怕了,但她想了又想,说:“不弄的话怎么办呢,你看我一天天老了,我们怎么生活……”

11那么我们过去又是怎么生活的呢?那些没有木耳的日子,没有希望又胜似有无穷希望的日子,那些简单的、平和喜悦的日子,不是生活吗?我们几乎都要忘了,忘了森林里除木耳之外的那些更多更广阔更令人惊喜的一切……

12就在那一年,像是几年前突然出现一样,木耳突然消失了,像是从来就没有过一样地没有了……森林里曾有过木耳的地方都梦一样空着……真的什么也找不到了……大风吹过山谷,森林发出巨大的轰鸣。天空的蓝是空空的蓝,大地的绿是空空的绿。木耳没有了,森林里的每一棵伏倒的树木再也不必承受什么了,它们倒在森林里,又像是漂浮在森林里。

13我觉得那一年的每一个人都在哭。木耳再也没有了……其实,我们对木耳的了解是多么不够啊!

14那一天我一个人进山,走了很远,看到前面有人,那是我妈,她还在找。远远地就看到她的附近有一朵木耳,整个世界最后的一朵,静静地生长着,但是她没有发现。我站在那里,看着她很久很久,直到看着她失望地离去。 (有删改)

【注】①[阿勒泰]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麓,森林、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金山”之称。

15.本文围绕着木耳,叙述了木耳从被发现到被采集一空的过程。请将下列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妈妈林中找到木耳 ? ? ?

?深山难再找到木耳

16.第①、13两段中的“了解”,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

答:

17.作者运用多种手法,表达了对过度采集木耳的担忧与思考,试举例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共8分)

①台风常常给人类以重创,因此,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对这个“海上暴徒”心存畏惧。然而,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甚至台风的功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严重,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想起台风,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雨水极大地缓解了旱情,并蓄满了江河湖泊,大小水库;它补充了地下水,减缓了地面沉降,确保了农业丰收。据统计,台风带来的丰沛的降水对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移行,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也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年7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我国也就没有了昆明这样的春城和四季常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气候环境而灭绝。

④由于台风的水汽源自热带洋面的海水,它是咸水,而降落的台风雨是淡水,因此台风还是天然的海水“淡化器”。研究表明,一个普通强度的台风登陆时即可带来约30亿吨的淡水资源。可见,台风在淡化水资源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⑤除此而外,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从而缓解电力供应的紧张程度。

18. 文中第①段引用“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9.说说文章第③、④两段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2分) 答:

20.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中相关知识,简要分析9505号台风到来时,广东省发电量增加的原因。(4分) 【材料】

据报道,1995年夏,广东省水利厅根据准确天气预报,下令在9505号台风来袭之前,全省大、中型水库放水发电,结果9505号台风果然为广东省多发电800万千瓦时。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共8分) ①长期以来,我一直思考:阅读仅仅是一种行为吗?

②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的定义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④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他们浑浑噩噩,吸引他们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和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卡拉OK。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则更是可怜。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 “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之类。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虽然某些高雅之士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目的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⑥读书人与不读书人,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光芒却并不刺眼。有些人的面貌是毫无魅力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气质”。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甲 】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 乙 】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 丙】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记心中。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入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力量,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人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令人好生仰慕他。

⑦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作者曹文轩 有删改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2.分析第②-⑤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23.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A.理直气壮 兴高采烈 辛辣尖锐 B.平易温和 不骄不躁 随意率性 C.随意率性 不骄不躁 平易温和 答:

六、作文(50分) 24.题目:沉醉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字数在600—1000之间。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

初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6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

题 号 答 案 二、填空(共8分) 7.?答案:决眦入归鸟 (1分。有错不得分) ?答案:怀旧空吟闻笛赋 (1分。有错不得分) ?答案:似曾相识燕归来 (1分。有错不得分) ?答案: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1 B 2 D 3 B 4 A 5 D 6 C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8.答案:①儒 ②孟子 ③学而时习之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9.答案示例:

主要信息:2011—2013年老国货化妆品上半年月销售额同期相比,呈逐年增长状态。 年。

现状:老国货化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共4分。“主要信息”共2分;“现状”共2分) 10.答案示例:

理由一:使用安全放心 理由二:承载美好记忆和怀旧情愫理由三:价格实惠 理由四:广泛适于各类消费群体 (共4分。“理由”共4条,每条1分) 11.答案示例:

[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