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练习选修6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练习选修6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338564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0

人口数量,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人口的基本国策。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基本国策,此题较为简单,只需利用日常生活经验作答即可。 14、【答案】D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经济可持续即鼓励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即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态可持续即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要求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熟悉并掌握。 15、【答案】D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析】发菜加工工业所需原材料是发菜,在内蒙古草原大肆挖掘发菜,必定导致土地沙化,加剧荒漠化。此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 16、【答案】C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析】环境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因此要保护环境主要从人类自身入手,一方面控制人口数量,一方面提高人口素质。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保护环境的根本途径,注意是根本途径,抓住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综合题

17、【答案】(1)物质和能量;废弃物;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人类社会;环境

(2)①;② ③;⑦;⑧ ④;⑥;⑤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析】(1)图中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人类又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故A所示的是物质和能量;B所示的是废弃物;C所示的是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D所示的是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E所示的是人类社会;所示的是F环境。(2)结合(1)便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18、【答案】(1)社会;经济;生态;人的管理调控 (2)人口;资源;环境 (3)全球;D

(4)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涉及多个领域,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强调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含义、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本节的重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9

19、【答案】(1)④;⑥;⑤;③;①;② (2)D

(3)自净;供给或再生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析】(1)人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便能可持续发展,人类违背了客观规律,定会导致环境恶化。(2)人地关系“人天共存,人地归一”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体现。(3)人类无节制向环境索取和过度地向环境排放,都会导致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主要遵循客观规律,便可避免环境问题。

20、【答案】(1)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环境人口容量

(2)南通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渔业资源丰富;沿海,受上海、苏州等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强,经济发达,科技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时间早,开放程度高,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南通市的环境人口容量大。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析】(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对外开放程度、资源、科技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与对外开放、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和消费水平呈负相关。(2)结合到材料作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人口容量,注意结合到材料作答。

21、【答案】农业:利用河西走廊热量、土地资源和祁连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或巩固西北地区商品粮棉基地的优势地位).保护水资源(或节约用水,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

工矿业: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以镍为主)和能源(黄河上游的水能、石油以及风能、太阳能)发展有色金属、石油和电力等支柱工业;防治三废污染。

交通:利用兰州铁路枢纽以及地处“第二欧亚大陆桥”的变通区位优势,带动经挤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交通线路设施和运量。

旅游:利用“丝绸之路”丰富的文化推游资源(敦煌莫高窟、长城嘉峪关)发展特色旅游;保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环境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即鼓励经济增长(农业方面要生态农业;工业方面要清洁生产);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关键是能把握住甘肃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图中有提示),进而针对地理特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出发展经济的措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