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四章波与相对论教案选修3_4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四章波与相对论教案选修3_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4925c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a

不在波峰或波谷位置,则无法确定任意时刻运动的方向,故选项E错误。

第75课时 机械波(重点突破课)

[基础点·自主落实]

[必备知识]

一、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1.机械波的形成条件 (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波源; (2)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2.传播特点

(1)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迁移;

(2)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3)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4A,位移为零。 3.机械波的分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有波峰(凸部)和波谷(凹部);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有密部和疏部。 二、波的图像

1.坐标轴:横轴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2.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三、波长、波速、频率及其关系

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2.波速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3.频率f:由波源决定,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λ4.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1)v=λf;(2)v=。

T四、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普勒效应 1.波的干涉和衍射

波的干涉 波的衍射 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 波能够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向前传播 条件 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相位差保持不变 形成加强区和减弱区相互隔开的稳定的干涉图样 现象 2.多普勒效应 (1)条件: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

9

(2)现象: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

(3)实质:声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

[小题热身]

1.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 s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速为0.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长是12 cm B.这列波的周期是0.5 s C.这列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

D.t=0时,x=4 c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 E.这列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

解析:选ADE 由波形图读出波长,利用波速求解周期,根据传播时间求出可能的传播距离或者将时间与周期相比较,就可以判断传播方向。由题图知该波的波长λ=12 cm,故Aλ12×10t0.24项正确。由v=,得T= s=0.15 s,故B项错误。因==,故该波沿x轴

T0.8T0.153负方向传播,故C项错误,E项正确。由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可判定t=0时刻,x=4 c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D项正确。

2.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如果声源静止,就观察不到多普勒效应 C.当声源朝靠近观察者运动时,声源的频率不变 D.当声波远离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低

E.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解析:选CDE 波源运动时,波源与观察者距离不一定变化,不一定发生多普勒效应,A错;声源静止时,若观察者向声源运动,能发生多普勒效应,B错;声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声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C、D对,声源相对观察者运动时,二者距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可能变低,也可能变高,E对。

3.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

-2

10

图甲显示了波的________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________现象。

解析:由波的干涉和衍射概念知,图甲是一列波的传播,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是两列波的传播,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答案:衍射 干涉

[提能点·师生互动]

提能点(一) 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典例] (2016·全国乙卷)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1551

[解析]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说法A正确。根据题意得周期T= s= s,频率f=93T=0.6 Hz,说法B错误。

v1.8

波长λ== m=3 m,说法C正确。波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可以

f0.6

传递出去,但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说法D错误,说法E正确。

[答案] ACE

波的传播问题的分析方法

(1)波传播时,波的信息和能量可以向外传播,但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2)波的传播具有周期性,波在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长的大小等于相邻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λ

(3)波长、波速、周期和频率的计算利用关系式v=和v=λf。

T[集训冲关]

1.(2016·全国丙卷)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 Hz,波速为16 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两侧,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 m、14.6 m。

P、Q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 B.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

11

C.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 D.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 E.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

v16

解析:选BDE 简谐横波的波长λ== m=0.8 m。P、Q两质点距离波源S的距离PSf20

31

=15.8 m=19λ+λ,SQ=14.6 m=18λ+λ。因此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A

44错误,B正确。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的位置,Q在波谷的位置。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P在波谷的位置,Q在波峰的位置。C错误,D、E正确。

2.将一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其开始沿y轴作简谐振动,在t=0.75 s时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M点是位于x=10 cm处的质点,N点是位于x=50 cm处的质点。

(1)求绳波的传播速度。

(2)判断N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并求从t=0时刻开始到N点第一次沿y轴正方向经过平衡位置需要多长时间?

(3)求从t=0时刻开始到N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时,M点经过的路程。 解析:(1)由题意和题图可知λ=20 cm,T=1 s, λ

所以波速v==20 cm/s。

T(2)由题图可知t=0.75 s时,x=15 cm的质点,刚开始振动,并且振动方向为y轴负方向,所以N点开始振动方向也沿y轴负方向。

t=0.75 s时,x=5 cm的质点第一次沿y轴正方向经过平衡位置,这个振动形式传到Nx50-5

点还要t1==s=2.25 s,

v20

所以当t2=t+t1=3 s时N点第一次沿y轴正方向经过平衡位置。

(3)t=0.75 s时,M点已经经过的路程为8 cm,而N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还要经历t3==50

s=2.5 s,即2.5T,则M点还要经过路程2.5×4×8=80 cm, 20

所以M点经过的总路程为8 cm+80 cm=88 cm。

答案:(1)20 cm/s (2)N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3 s (3)88 cm

xv 12